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製造之殤”亟待破局

  • 發佈時間:2015-01-28 21:29:25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范曉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12月,知名手機零部件代工廠蘇州聯建科技正式停産並宣佈倒閉。這家曾為蘋果、小米手機生産觸控螢幕的知名代工企業,在短短幾年間從鼎盛時期的20000余名員工銳減至2000余人,最終徹底衰敗。無獨有偶,位於蘇州胥口鎮的手機零部件供應商閎暉科技也宣佈關門停産,並遣散了大部分員工,目前廠區內僅剩數十名管理人員。

  風起于青萍之末。不只是蘇州,東部沿海、珠三角地區都有大量大型代工廠停産或倒閉。以東莞地區為例,統計數據顯示,僅去年10月份,就有包括台灣興鴻鞋廠在內的十多家大型代工企業破産。

  多年來,國內無數的國外品牌代工廠支撐起中國“世界工廠”的盛譽,然而隨著國內生産成本的上漲,加上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國內代加工産業正逐漸被前所未有的寒冬裹挾。

  代加工産業式微

  閎暉科技是台灣上市公司閎暉實業在大陸地區最大的工廠,主要生産手機和汽車零件。2014年4月25日,諾基亞宣佈完成與微軟公司的手機業務交易,正式退出了手機市場,這讓作為諾基亞下游代工廠的閎暉科技面臨生存困境。當觸摸屏手機風行後,其業務受到沉重打擊。

  據了解,從去年11月份開始閎暉科技就已經完全停産。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季度公司稅後凈虧損達到了12.65億元新台幣。

  聯建科技的命運也很相似:聯建曾是蘋果和小米公司的重要零部件供應商,其母公司勝華科技曾為蘋果供應螢幕,但當時都是iPhone4S以前的款式,隨著蘋果推出螢幕更薄的iPhone5和iPhone6等産品,聯建的産品技術已經跟不上了,終因其技術落後、成本太高而被蘋果和小米剔除出供應商之列。

  代工廠遇寒流,是當前中國製造所面臨困境的一個縮影,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白光裕告訴國際商報記者,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使利潤原本就很微薄的勞動力密集型代工廠商生産經營面臨較大挑戰;同時,代工廠商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下游廠商,缺乏自主性,生産經營活動也容易受到關聯廠商的影響,下游客戶因倒閉或虧損而拖欠鉅額貨款或將代工企業資金鏈拖垮。“此外,代工廠商缺乏自主品牌和技術,沒有議價權,抵禦風險和應對危機的能力非常有限,加之許多企業對單一客戶的依賴性過高,一旦丟失主要大客戶,企業生存堪憂。”白光裕補充道。

  轉型方可迎來“機遇之春”

  曾經支撐中國製造業雄霸世界的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失,在滋養了中國製造業近30年之後,它的“雙刃劍”效應開始顯現,帶來了一系列後遺症。

  過去的靠低人力成本、有産量無品牌的生産模式正逐漸喪失競爭力。我國的代工産業面臨“尷尬”局面:拼價格低廉,比不上越南、馬來西亞等新興代工産業國家,比品質又不敵歐美日韓。

  東莞一位經營代工企業的熊先生告訴記者,訂單、成本、資金等問題已壓得他們喘不過氣。有很多企業或是被迫倒閉,或是將工廠關閉轉向其他行業,也有企業將工廠遷往東南亞等勞動力成本更低廉的地區。

  代工廠遭遇寒流,在短時間內定會影響部分地區的經濟形勢,造成不少工人失業,但專家指出,從長遠來看,代加工産業的式微是改革與發展中必然會伴隨的陣痛,不經歷這樣的陣痛,中國的製造業很難實現重生的蛻變。

  産業寒冬是一部分企業的“死期”,也是另一批企業的機遇之春。有遠見的代工企業早就開始謀劃轉型,如宏碁、華碩等,如今已是擁有自主品牌的知名企業。

  對此,白光裕表示,未來隨著我國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單純依賴勞動力低成本優勢的代工企業恐怕需要向我國中西部地區或東南亞國家轉移。

  “相關廠商也應緊跟形勢變化,改變經營思路與策略,加快自主創新,實現代工向自主品牌的轉變,真正掌握核心科技,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白光裕指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