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掀起海外投資潮 去年投資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
- 發佈時間:2015-01-28 10:05:00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是中國企業海外收購滿載而歸的一年,也是中國企業從“製造商”向“投資家”轉變的一年。當年中國海外投資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
商務部副部長鍾山日前表示,2014年中國海外直接投資增長14.1%,達1029億美元,其中能源和資源是中國海外投資最為集中的領域。同年,外商在華直接投資增長1.7%,達1196億美元,與2013年相比增速顯著放緩。中國對外投資實現了歷史性轉變,對外投資增速快於外商直接投資的增速。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中國對發達國家的投資大幅增加,其中,對美國投資增長了23.9%,對歐盟投資增長了近2倍。
中國資本佈局全球
在歐美日等發達市場,中國資本主要佈局品牌與技術。中國資本已經擁有了義大利存貸款能源網公司35%的股權、英國泰晤士水務10%的股權、法國藍鷹航空48%的股權、德國機械巨頭普茨邁斯特公司100%的股權……
據德國《世界報》報道,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2014年德國再次成為中國企業在歐並購案例最多的國家。2014年中國企業共收購36家德國企業,比2013年的28起收購增長了1/4多,而2009年僅有2起中國企業收購德企的案例。從收購企業數量上看,2014年中國已成為德國第6大投資國,美國以159起收購列第一位,其次是瑞士(70起)和英國(62起)。
2014年,中國在歐洲共收購了163家企業。安永合夥人孫軼表示,中國企業加大對外投資符合中國政府制定的目標,即繼續促進中國企業“走出去”,以提高其全球競爭力。中國企業收購的興趣中心是技術領先型企業,尤其是汽車和機械行業,德國則在這些領域提供了大量的機會,也是中國企業收購的重點。
孫軼指出,大多數中國投資者希望贏得新客戶,並向德國企業學習,因為“德國製造”是很好的賣點。在很多收購交易中,中國投資者還在保障就業崗位上作出了承諾和讓步。一些德國企業的經營狀況在被收購前十分艱難或行將破産,因此中國投資者的到來是雪中送炭。
中國資本在歐洲的快速蔓延僅僅是中國資本進軍全球的冰山一角。憑藉著雄厚的資金和多元化業務,中國開發商迅速在澳大利亞崛起。
據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報道,中國地産開發巨頭在澳東海岸手握超過40億澳元的公寓開發項目,過去一年半裏參與了逾21億澳元開發用地的交易。如此鉅額的交易規模意味著,它們有能力為最好的地塊報出高價。
世邦魏理仕澳大利亞分部的CEO薩瑟恩説:“與這些國際巨頭相比,澳國內多數大型開發商都顯得很渺小。”很多中國開發商如王健林、許家印及楊惠妍等,一年半前在澳大利亞幾乎沒有名氣。王健林執掌的大連萬達集團近期因投資雪梨環形碼頭及黃金海岸珠寶三塔綜合開發項目登上了澳大利亞各大媒體的頭條。與本土傾向於只做地産的開發商不同的是,許多新進入澳大利亞市場的中國開發商擁有非常多元化的業務。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5年中,中國資本已經遍及包括曼哈頓地産、緬甸服裝廠、非洲煤礦在內的全球各個角落。
外商對華投資增速放緩
相比之下,外商對華投資增速則相對放緩。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對汽車製造和兒童奶粉等行業的外企所進行的反壟斷調查和價格檢查,加劇了外國企業的擔憂。近些年由於土地和勞工成本上升,中國投資目的地地位日益受到東南亞國家的競爭和挑戰。
數據顯示,2014年傳統投資夥伴的對華投資額均有下降,歐盟28國對中國投資68.5億美元,同比下降5.3%;東盟對中國投資65.1億美元,同比下降23.8%;美國對中國投資26.6億美元,同比下降20.6%。而來自南韓和英國的投資則呈現增長勢頭,2014年韓英兩國對華投資分別為39.7億美元和13.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9.8%和28%。
2014年日本對華投資更是創下了25年來的最大跌幅。據商務部統計,2014年日本實際對華直接投資額比2013年減少38.8%至43.3億美元。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由於受中日關係惡化、中國國內勞動力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以製造業為中心的日本對華投資大幅減少。
據日中經濟協會介紹,2014年日本對華投資的降幅甚至超過了1989年(降幅約35%),這是自1985年有統計以來的最大跌幅。對華投資的日本企業面臨著不小的壓力。首先是對華投資的環境發生了劇烈變化。過去,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製造業是日本對華投資的主流。近年來,勞動力成本迅速上升,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的最低工資比2010年上漲了50%以上,土地租賃費用也出現較大漲幅。對華投資的日本企業不得不作出戰略調整,使得“中國+1”現象出現。例如,東芝關閉了大連液晶電視工廠,將該業務集中到印度尼西亞。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的産業政策也在變化。過去的政策以經濟增長為先,為引進促進國內生産總值增長效果明顯的製造業企業對華投資,地方政府制定了許多外資優惠政策。近年來,中國政府將産業重點轉向高新技術,削弱了傳統製造業來華的投資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