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探尋鄉村世界的美

  • 發佈時間:2015-01-28 07:33:1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何燁

  位於北京東三環的全國農業展覽館這幾天格外熱鬧,挂在門口的巨型標幅提醒著來往的路人,為期三天的首屆美麗鄉村博覽會正在舉辦。據介紹,這是農業部美麗鄉村創建成果的首次集中展示,那麼這個博覽有哪些亮點呢?請跟隨記者一起走進這個美麗的鄉村世界。

  亮點一:政策與實踐的集中展示,帶你全面了解成長起來的美麗鄉村

  “天藍、地綠、水凈、安居、樂業、增收”,這是自2013年2月啟動的美麗鄉村創建試點工作對1100個創建試點的期待,這其中也包含著對農村生産、生活、生態等各個方面的要求和指標。為此,農業部在資金、人才、政策、技術上給予了美麗鄉村創建工作很多支援,在博覽會上的創建實踐篇展區中,“美麗鄉村創建十大模式”代表了創建思路,它將頂層設計與各地自然資源稟賦、經濟發展水準、民俗文化差異等結合起來,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教材和典範。

  美麗鄉村的核心是什麼?當然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五星一員”的人物評選,是在農村經濟發展、村居環境改造之下突出了帶頭人的作用。這些“科技之星”、“環保之星”、“沼氣之星”、“致富之星”、“文明之星”和農民滿意的農技員,就是你身邊的能人,他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壯舉,他們以他們的樸實和踏實成為新農村中的新農人,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書寫著未來中國村莊的模樣。

  當然也少不了美麗鄉村的創建典型,貴州黔西南州、遼寧寬甸縣、北京韓村河村、江蘇永聯村等,帶來美酒,帶來了各種農産品,也帶來了美麗村民們的熱情,他們用實物、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來呈現自己的家鄉好。

  亮點二:農業科技的整合運用,讓你見識現代農業的“高大上”

  就在幾週前,農業部宣佈推進馬鈴薯主糧化戰略,馬鈴薯成為了我國的第四大主糧,那麼主糧化的馬鈴薯有啥不一樣?在科技支撐篇展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帶來了他們以馬鈴薯為原材料的各種加工食品,饅頭、麵條和馬鈴薯全粉,將更加豐富我們的餐桌。現場的食品僅供展示,很多來參觀的人詢問哪可以買,別著急,可量産的馬鈴薯加工食品將很快推向市場。

  1月26日,國家農業科技服務雲平臺在美麗鄉村博覽會的現場啟動,這是一個融合了體系綜合業務、智慧農民、農技推廣、科技創新支撐、成果轉化推廣和迴圈農業六個專項子平臺的物聯網系統,它將提供全方位的科技資訊服務,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亮點三: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藝交相輝映,給你記得住的鄉愁

  農耕文明曾經創造的燦爛文化已經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今天我們的農事日程、節令儀式和民俗活動依然息息相關。

  當代書法家、畫家也帶來了以美麗鄉村為主題的作品,有月夜中的古村、有村裏期盼的母親、有少數民族村美麗的苗族少女,濃墨重彩的油畫呈現出了農耕社會中那些精彩的瞬間。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民畫,展示的是活潑的、明亮的農村生活。

  正如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唐珂所説,現代意義上的美麗鄉村,是升級版的“新農村”,包含著生産、生活、生態的和諧,也有著産業美、環境美、生活美、人文美的統一,而美麗鄉村博覽會,也正是這麼一個中國農民對美的發現、塑造、追求和展示的舞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