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市城鎮每人平均收入首破4萬元

  • 發佈時間:2015-01-28 06:22:01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市統計局昨公佈2014年經濟盤點數據。去年一年,我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8820.7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1%,高於全省和蘇南地區平均水準;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首次突破10萬元。

  進一步梳理這份“成績單”發現,其中亮點多多,比如:城鎮居民每人平均收入首次超過4萬元,民生福祉持續改善;民營企業、小企業活力迸發,對整體經濟貢獻不斷增大;創新驅動“點石成金”,新興産業持續高速增長等。

  亮點一:

  服務業佔比過半,省內獨一家

  在這份“成績單”中,最大的亮點當屬服務業。統計顯示,去年,我市實現服務業增加值4925億元,比上年增長11.5%。這一難能可貴的兩位數增長,是GDP增長10.1%、經濟增長領跑蘇南的有力推手。

  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是衡量地區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指標。去年,我市這一指標為55.8%,較上年大幅提升1.6個百分點,是全省唯一一個佔比超過50%的省轄市。

  統計顯示,去年,南京服務業中,金融、資訊服務、科技服務、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增長較快。其中,資訊服務、科技服務同比分別增長13.6%、12.4%。

  亮點二:

  城鎮每人平均收入比上年增長8.8%

  百姓錢袋鼓不鼓,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去年一年,我市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2567.8 元,首次突破4萬元,比上年增長8.8%;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7660.9元,比上年增長10.3%。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於城鎮居民1.5個百分點,同時也跑贏了GDP。

  除此,政府在民生上的投入力度也在加大。全市文化、教育、體育、衛生、交通、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等社會事業投資增幅達20.1%,遠高於全市固定資産投資平均水準。城鄉基本社會保險覆蓋率達98%以上,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實現全覆蓋。

  亮點三:

  取消各類審批權,民營企業活力四射

  2014年可謂真正的改革之年,工商登記改革、取消各類審批權等給力舉措先後出臺。

  這些“束縛”的放鬆,讓民營企業、中小型企業迸發出空前活力。全年新增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6.8萬戶。全年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完成工業總産值3898.18億元,比上年增長8.8%,高於全市工業3.5個百分點。全年個體、私營企業實現稅收62.78億元,比上年增長26.5%,增幅高於全部稅收增幅2.9個百分點。全年小企業實現工業總産值4267.47億元,增長8.2%,增幅高出全市工業平均增幅2.9個百分點。

  亮點四:

  創新驅動多點呈現,發明專利申請增35%

  經濟發展的源泉在於創新。去年,我市的創新發展同樣“四面開花”。最能凸顯創新成果的指標——發明專利申請量,增長35%左右。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25件,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創新驅動讓新興産業繼續高速增長,全年六類九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15.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高新技術産業産值5817.94億元,佔規上工業總産值近一半。工業新産品産值1335.11億元,增長15.2%;新産品産值率為10.1%,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産品出口62.73億美元,增長25.0%。

  去年,我市共引進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企業研發機構22家,不少研發成果就地轉化、生産。

  本報記者 劉蒙丹

  經濟結構

  一産:2.6%

  三産:55.8%

  先進製造業

  增速 9.3%

  二産:41.6%

  高耗能石化鋼鐵行業

  增速 0.1%

  節能減排

  化學需氧量排放量

  下降1.42%

  簡政放權

  全年完成131家

  “三高兩低”企業整治

  二氧化硫排放量

  下降2.82%

  單位GDP能耗

  下降 6.5%

  取消行政審批事項109項

  下放行政審批事項104項

  703項非行政許可審批全部取消

  民生福祉

  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 42567.8元,增長8.8%

  城鎮職工、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住院報銷比例分別提高到84%、74%和75%

  全年新開工保障房347萬平方米,竣工414萬平方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