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去年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回落

  • 發佈時間:2015-01-27 20:29:28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程亞麗  責任編輯:羅伯特

  1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4715.3億元,比上年增長3.3%,增速比上年回落8.9個百分點。其中12月份實現利潤8507.3億元,同比下降8%,降幅比11月份擴大3.8個百分點。

  在上個月公佈2014年前11個月工業利潤數據時,4.2%的同比跌幅已經被記錄為“連續27個月以來的最大跌幅”。業內人士認為,工業企業利潤下跌是我國堅持進行産業結構調整的必然體現。

  利潤下降原因多項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認為,2014年12月份工業利潤降幅擴大的主要原因包括價格走低對利潤下滑的影響加劇,成本費用增長加快擠壓利潤空間,石油、煤炭等行業利潤下降明顯等。

  據國家統計局測算,2014年12月份因出廠價格同比下降3.3%造成了工業主營業務收入減少約3650億元;同時,因購進價格下降4%,工業主營業務的成本減少了約2740億元。兩者相抵,工業利潤凈減少約910億元。

  民生證券宏觀研究團隊對企業營業成本的估算則呈現不同結果:2014年12月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從85.91元下降到了85.64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則從5.69%上升至5.91%。

  為何利潤率上升,利潤額卻出現負增長?民生宏觀認為原因在於“通縮遭遇緊信用”。

  “企業利潤負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營業收入下行和融資成本高企。”該團隊稱,經濟增長放緩導致銀行風險偏好收縮,貨幣傳導機制受阻,企業財務費用高企,通縮壓力下銀行降息後實際利率不降反升。

  産業結構調整“進入中場”

  早在2014年11月份,華泰證券宏觀團隊就針對明顯下滑的工業利潤指出,通縮之下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對中上游部門景氣影響“超乎想像”,中上游部門經歷的量價齊跌的噩夢在延續。同時,下游新興製造業表現表明,在短期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同時,“長期的産業結構調整正在進行”。

  儘管12月份利潤降幅擴大,但從2014年全年數據看,我國工業利潤仍保持增長態勢。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4715.3億元,比上年增長3.3%;全年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91%,基本穩定。

  何平指出,從年度數據來看,我國工業利潤的增長動力正在發生變化。採礦業全年利潤下降23%,原材料行業利潤下降1.4%,而消費品製造業利潤增長5%,“這表明增長動力由投資驅動轉向消費拉動”。

  此外,轉型升級促進經濟增長提質增效。裝備製造業利潤增長12.4%,高技術製造業增長15.5%,增速比全部製造業分別高5.9和9個百分點。“中國的産業結構調整已經進行到了中場。一部分競爭力較弱的企業被淘汰將不可避免,但同時整體增長的品質將得到提升。”一位匿名人士就此評論道。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4年四季度以來,國家發改委密集批復大批基建項目。國信證券分析認為,近期基建項目的頻發加碼,應該有助於工業企業利潤在今年一季度企穩回升。但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學良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在當前企業債務負擔沉重的背景下,是否會及時投資開始項目也未可知。“企業本身盈利狀況不好,但是工人工資還要繼續付,銀行貸款利息還要繼續還,開始新項目的積極性未必會足,拿到批文後再等待市場行情好轉也很容易理解。”劉學良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