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公益眾籌為公益捐助帶來新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1-27 00:31:02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眾籌概念一時興起,並很快從商業領域延伸到公益圈,"眾籌公益"隨之出現,指NGO組織或者個人將想要完成的公益項目展示在網際網路平臺,通過向網民籌集資金來完成項目目標。

  公益眾籌通過低門檻的公益捐助方式,匯集大眾的力量,産生意想不到的籌款效果,幫助特別需要幫助的人群,是現代進行公益慈善所不可缺少的一種方式。公益眾籌必將改變傳統的公益慈善,為公益捐助帶來新的發展。

  眾籌翻譯自英文CrowdFunding,廣義的眾籌是指利用網際網路和社交網路傳播的特性,讓中小微企業家、藝術家和個人對公眾展示他們的公司、創意或項目,爭取公眾的關注與支援,進而獲得所需要的資金完成融資目標。

  公益眾籌則是指公益機構或個人在回報眾籌平臺發起的公益籌款項目,出資者對項目進行資金支援。公益眾籌項目的發起需符合眾籌平臺的具體規則,它跟傳統的金融籌資的區別就在於它的門檻特別低,而且非常強調大眾的參與性。

  眾籌運營模式通常會需要三方,包括發起方、出資人和眾籌平臺。眾籌平臺在當中的角色是項目的發佈平臺、資金的發放平臺,但是不會承擔項目的執行和監督過程。

  當公益遇到眾籌

  據記者了解,目前的眾籌大概有四種類型,債券眾籌是還本付息的方式;股權眾籌是出資人對錢有很好的預期,希望得到一定的分紅;回報眾籌是出資人不關注資金的回報,而且對項目和産品的理念非常感興趣;捐贈眾籌就是無償性的捐贈。

  業內專家認為,公益眾籌和商業眾籌的區別,從兩個方面可以分析,首先發起項目的目的,商業眾籌是為了獲取經濟回報,公益眾籌主要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從項目回報這個角度來分析,商業眾籌回報是具有商業價值的,公益眾籌是純捐贈行為,有些是産品周邊的回報,但是它的商業價值遠遠低於它捐贈的定價,所以中間溢價部分是有捐贈屬性的。

  所以,之所以把公益眾籌定義為在回報眾籌平臺上發起的公益項目,是因為公益項目可以依託三種眾籌類型,第一種是債券眾籌,但是對大部分公益機構來説這種模式不可複製。第二種模式是捐贈眾籌,這種模式是目前用得比較多的,但是它的範圍非常寬泛,例如網路捐贈。而回報眾籌更具可操作性,通常一個項目會設計幾種不同的捐贈選擇,小額捐贈是純粹的捐贈行為,大額的捐贈會附帶一些實物的回報。

  儘管如此,公益眾籌和商業眾籌也是有非常緊密的聯繫點,公益眾籌更需要商業思維。

  “首先可以用商業的思維來進行産品的設計。因為我們認為在眾籌平臺上發起的眾籌項目目標的受眾並不是傳統熱衷於公益的人士,而是喜歡在平臺上關注非常有創意的項目的年輕人,所以我們在進行産品設計的時候傳播點不能用眼淚指數,更多是要在産品設計的吸引力和項目設計的新穎度上來吸引公眾。”有業內人士強調,需要用商業思維進行産品的展示和傳播。

  目前,在專業以及綜合類的公益眾籌平臺一共有164個成功的公益項目,95%是來自於綜合類的眾籌網站。從籌款的金額來説,超過669萬元。在去年發佈的中國網路捐贈報告當中顯示網路捐贈超過了5.2億,所以眾籌比例約佔到整個網路捐贈的1%。

  公益眾籌“看上去很美”麼

  雖然在過去一段時間裏,“公益眾籌”的概念被炒得火熱,但事實證明,其實際效果卻很難令人滿意:通過公益眾籌獲得的善款金額約佔網路捐贈總額的1%。

  據了解,我國首家專業公益眾籌平臺于2013年7月正式上線。這個名為“創意鼓”的網站,先後發起了21個項目,目前仍無成功案例。另外兩家專業眾籌平臺“積善之家”和“新公益”分別於2014年3月和2014年4月上線,分別成功項目5個和3個。

  數據顯示:在164個成功籌款的公益項目中,有95%是來自於綜合類的眾籌網站。更具體的數據是:在專業公益眾籌平臺上發起的公益眾籌項目共40個,已成功項目8個,成功項目募集金額7.8萬元;在綜合類眾籌平臺上發起的公益眾籌項目共267個,已成功公益項目共156個,成功項目募集金額661萬元。

  可以預見的是,當公益遇到眾籌,可以為個人發起公益項目提供平臺,實現很多年輕人有趣大膽的公益夢想,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公益機構募資的門檻。同時,眾籌對公益機構的能力有提升作用,特別是有商業背景的綜合類的眾籌平臺,對項目的篩選和指導可以用商業思維提出有效的建議。另外,在眾籌平臺上對資訊披露的充分性有比較高的要求,因此可以推動公益行業的透明、規範。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國內專業的公益眾籌平臺發展格局呈現數量少、知名度低、活躍度低的特點,主要因為平臺地域性較強,無法獲得廣泛關注,“創意鼓”平臺的所有項目均為深圳本地項目,“積善之家”的項目則大部分來自成都。另外,平臺發起方的資源和運營能力有限也制約著平臺發展。

  而針對公益眾籌本身,雖然優點是降低了公益參與門檻,提高了公眾參與性。但同時,由於公益眾籌發起門檻較低,對發起人的資格認定較寬鬆,使項目可能存在一定的違約風險。另外,眾籌平臺無法對公益項目的回報執行進行監督,雖然有明確的風險提示以及分批將款項撥付給發起人的機制,若在項目回報發放過程中出現爭議,眾籌平臺有免責的權利。

  可以顯見,公益眾籌也面臨獨特的挑戰。“因為眾籌平臺也會有對自己的保護,比如免責條款和風險提示。所以在項目回報執行當中會有一些爭議,這些爭議平臺是沒有辦法得到有效保證的。雖然會先期撥付70%的資金給公益機構,但是30%是作為風險保證金,已經撥付的資金是沒有辦法追討回來的。”業內人士稱,公益眾籌對個人和草根機構是開放的,也是有成本的,如果前期花了非常多的精力但是沒有達到籌資目標的話,成本是無法回來的。

  企業公益眾籌籌什麼

  此前,一個與公益眾籌相關的“益調查”結果顯示:半數網友表示願意成為公益眾籌支援者。對於是否會成為公益“眾籌”的支援者,46.2%的網友表示願意嘗試這種新穎的模式。38.5%的網友表示要看項目內容,如果是很有創意的公益點子可以支援,畢竟創意需要付諸實施才知道效果。15.4%的網友則表態不願意,看不出這個和傳統的籌款方式有什麼不同,而且比較欠缺保障。對於一個眾籌項目什麼環節最重要,76.9%的網友認為是項目的監督機制,以及項目執行的透明化,公益項目的資金使用應該比其他類別的項目更謹慎。11.5%的網友認為給支援者的回報不能太敷衍,一定要讓支援者感受到誠意。只有7.7%的人認為創意一定要夠,太過普通的公益項目在眾籌的平臺上可能很難真正引起大家的興趣。

  中國社科院民間組織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王世強指出,其實企業可以通過眾籌的方式做公益,而且“這種方式有利於增加企業與公眾之間的互動,增強公眾參與的積極性”。

  王世強舉例説,新希望乳業通過企業官方微網志以及企業員工個人微網志發起了“你點1個讚,我捐1元錢,為300名孤兒籌專屬體檢”的活動。該活動一經發起,即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短短兩天就收到了近8500個讚。這也意味著有8500人知曉了新希望乳業的這次捐助活動。在微網志上出現的由企業發起的所謂“品牌捐”活動都是這種形式;而這種利用網際網路平臺,連接企業、公眾和受助人群的公益模式已經被很多企業採用。

  在王世強看來,依靠移動網際網路開展社會化、眾籌化公益行動是對傳統公益模式的巨大變革,這種方式能更好地協調公益行為與商業目標之間的關係。但是與眾籌不同的是,企業作為項目發起方籌集的不是資金,而是“關注度”,因此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種項目並不算眾籌,這幾種模式還是企業社會責任和公益行銷的一些具體方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