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高新區打造“育苗造林”全産業鏈

  • 發佈時間:2015-01-26 11:31:28  來源:濟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 祝蕾 通訊員 張昊)日前,濟南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獲批國家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創業孵化鏈條建設示範單位。以此為契機,高新區將為不同成長階段的科技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打造適應科技企業發展的完整生態系統。

  據了解,創業孵化鏈條建設由科技部火炬中心牽頭實施,此次評選首次提出把孵化器由企業孵化向産業轉化邁進。全國共有15家孵化器被評為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創業孵化鏈條建設示範單位。

  近年來,高新區通過自建和聯建,整合社會資源,成立了不同所有制模式、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孵化器,孵化器集群不斷壯大,形成了育苗、孵化、産業化整套培育體系,尤其是在構建濟南藥谷、培育生物醫藥産業方面,通過孵化載體建設,形成了從先導化合物發現與優化到産業化的一條龍孵化機制,壯大了生物醫藥集群。

  據介紹,在前端育苗階段,創業服務中心與濟南大學、同科孵化器合作建立苗圃和孵化器,同時依託市人社局在濟南藥谷設立國際孵化園,實現了由“培育企業”到培育“孵化器”的角色轉型。在“濟南大學創業苗圃”內,260平方米的C.D.Cafe創業咖啡廳設有60個交流席位及演講兼路演臺,一方面聚集掌握技能、懷有創業夢想的大學生,另一方面吸引天使投資,把寬鬆的環境和天使+導師的創業模式導入C.D.Cafe創業咖啡廳,吸引了泉城高校旅遊資訊卡、留學生國際會展服務等多個項目落地。面積600平方米的“同科創業苗圃”同樣做得有聲有色,設立開放式工作位61個,在這裡租一張辦公桌,便可開啟創業之門。

  近年來,創業服務中心通過創業苗圃,培育出大量科技創新“幼苗”,這些“幼苗”進入孵化器後逐漸長成蔥蔥綠樹。作為全市科技孵化的重要載體,該中心已累計轉化高新技術項目1400余項,孵化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00多億元。孵化器面積從12.6萬平方米拓展到近70萬平方米,孵化對象由企業向産業,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由此崛起。

  業內人士認為,近幾年來,高新區在科技孵化産業方面特色鮮明,這成為其成功躋身15家國家級科技創業孵化鏈條建設示範單位的主要原因。在孵化階段,創業服務中心拓寬了孵化載體,打造整套平臺管理運營體系,實現了園區與院所共建、企業與園區聯建、企業自建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在技術上,生物基因工程平臺和醫學轉化平臺、藥物安全性評價公共服務平臺等一批公共服務平臺成為助推企業發展的源泉;在服務上,“濟南高新區國際人才項目雲平臺”已經開始運作,實現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通過電腦、手機、iPad等終端,線上進行人才、技術、項目溝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