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瑞郎海嘯 交易商感受像“9·11”

  • 發佈時間:2015-01-26 08:32: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 唐逸如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中國,人們更喜歡投資股票和房地産市場。如何鼓勵中國人參與外匯市場投資?”

  “我認為外匯投資並不適合所有人。與其他投資活動相比,外匯投資需要大量的時間,你需要時時刻刻關注市場行情,但相應地你也能收到很好的回報。”

  這是《國際金融報》記者與英國艾福瑞公司CEO大衛·霍奇(David Hodge)在去年11月20日採訪中進行的對話。當時,作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外匯經紀商,艾福瑞公司正在積極開拓亞洲市場。大衛·霍奇此行目的就是為了籌備上海辦事處。在完成採訪之後,他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南韓進行訪問。

  在採訪的過程中,大衛·霍奇始終表現得興致勃勃。他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自己對中國市場充滿了信心,“中國人的理財素養非常高,他們只是缺少投資的機會。我認為上海自貿區的試驗是一個突破。”

  然而兩個月後,擁有17年曆史的艾福瑞公司轟然倒下。因為瑞士央行意外宣佈放棄瑞郎兌歐元上限,導致包括艾福瑞在內的多家外匯交易商出現鉅額虧損。在經歷了一個週末的掙扎之後,艾福瑞公司沒有找到接手的買家,只能宣佈進入破産流程。

  1月20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再次聯繫大衛·霍奇,卻收到了來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高級公關經理凱蒂·布魯姆黑德(Katy Broomhead)的回信。而就在前一天,英國高等法院已經任命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成立聯合特別管理團隊接管英國艾福瑞有限公司。

  “在現階段,特別管理團隊沒有更進一步的評論。”凱蒂·布魯姆黑德在回信中答覆記者。

  黑色的一週

  消息來得很突然。1月15日晚間,瑞士央行突然“變臉”,在宣佈降息的同時還放棄瑞郎兌歐元1.20的干預水準。消息傳出後,瑞郎兌歐元匯率一度飆升38%,金融市場一片混亂。

  方榮立是上海川澤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的一名外匯分析師。他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瑞士央行的決定令市場感到非常意外。“當時我正在開車,接到了電話説瑞郎對美元漲了2000多點,我的第一反應是這不可能。”方榮立説,“我馬上把車停到路邊,看了手機後確認這是真的。”

  而瑞士央行的突然決定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一場貨幣“海嘯”。全球多家外匯交易商、對衝基金和銀行遭受巨大損失。

  美國上市外匯經紀商福匯集團(FXCM)宣佈,公司賬面上出現約2.25億美元的客戶欠款。當天紐約上市的福匯集團股價從12.63美元一度跌至1.49美元,跌幅高達88%。最終,FXCM福匯從美國上市資本集團Luecadia融資3億美元,獲得了喘息的機會。

  投行在此次危機中也損失慘重。瑞郎突如其來的升值給花旗集團帶來共計1.5億美元的損失。德意志銀行的損失也達到了1.5億美元,巴克萊銀行的損失接近5000萬美元。

  彭博新聞社報道稱,操持Everest Capital基金公司的馬爾科·迪米特裏傑維奇(Marko Dimitrijevic)正在關停旗下最大的對衝基金Global Fund。該基金自2014年底投入8.3億美元做空瑞士法郎。近日瑞郎大漲後,該基金幾乎血本無歸。

  “市場的反應完全令人意外,非常暴力,(瑞士)央行沒有給市場準備時間。”IG集團市場分析師亞歷山大·巴拉代説,“(這個決定)引發恐慌。”

  而艾福瑞公司更是陷入破産的危機。在早前的一份聲明中,艾福瑞公司稱:“瑞士央行意外改變政策,放棄瑞郎/歐元上限引起的匯價波動,導致市場出現異常波動,流動性極度匱乏。”

  “這導致大部分客戶蒙受損失超過了他們賬戶資金。客戶無法彌補損失的時候,就會將損失轉嫁給我們。這迫使艾福瑞證實公司已進入破産狀態。”

  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國際金融報》記者聯繫艾福瑞公司上海代表處市場總監曹陽。她告訴記者,目前艾福瑞公司上海辦事處還是正常上班,大家都在等待“最終的結果”。

  “這次瑞郎事件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甚至超過了當年‘9·11’事件的嚴重程度。”曹陽説,“當年美元暴跌了900多點,而這次瑞郎暴漲3000多點。再加上瑞郎的流動性沒有美元好,導致用戶賬戶瞬間爆倉。”

  “黑天鵝”來了

  新加坡FX1外匯學院創始人兼總裁馬利奧·辛格(Mario Singh)認為,此次瑞士央行的意外舉動引發金融市場“海嘯”,算得上外匯史上最大的“黑天鵝”事件。

  2010年初至2011年9月底,隨著歐債危機的持續演化,作為傳統的避險天堂,大量歐洲資本流入瑞士,進而推升瑞郎匯率。由於瑞士對歐元區的貨物和服務出口約佔其總出口的一半,瑞郎升值將極大地影響出口商和旅遊業的利益。

  為阻止瑞郎繼續升值給實體經濟形成衝擊,瑞士央行于2011年9月宣佈,將瑞士法郎與歐元的最低比價定位在1.2瑞郎兌1歐元。只要市場需要,瑞士央行就會通過拋售瑞郎購買歐元的方法打壓本幣匯率,以防止本國貿易競爭力下滑。

  在隨後3年多時間裏,瑞郎對歐元匯率保持穩定。就在2014年12月18日,瑞士央行宣佈降息25個基點,並表示準備無限量購匯,以捍衛歐元對瑞郎1.20的底線。

  然而為何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瑞士央行突然改變了立場呢?

  一些市場分析師認為,歐洲央行預期一週後大規模購買國債,標誌著首次發出明確的全面量化寬鬆(QE)信號,歐元供應量增加可能導致歐元進一步貶值。

  在市場普遍看貶歐元的情況下,人為壓制匯率的成本很高。在過去三年,瑞士央行購買了大量以歐元計價的資産,這已導致瑞士外匯儲備截至2014年11月底膨脹至4600億瑞郎的創紀錄水準,超過瑞士國內生産總值的70%,與2011年8月份時相比翻了一番,這導致瑞士央行越來越難以捍衛匯率上限。

  “隨著歐元的不斷走弱,瑞士央行外匯儲備中的大量歐元已經失去了價值。”馬利奧·辛格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此外,歐美央行貨幣政策正分道揚鑣,歐洲央行即將推行QE,而美聯儲趨向收緊。這意味著今後趨勢是歐元走軟、美元走強。浙商證券指出,在歐元對美元持續貶值格局下,維持一個“近似固定匯率”必然使得瑞郎對美元也持續大幅貶值,在聯儲加息預期下,資金流出壓力明顯加大。

  在瑞郎引發的“海嘯”中,投資者應如何應對?瑞銀財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資總監馬克·海菲爾建議投資者保持冷靜,全球其他央行表現出更多的寬鬆意向,能源價格下跌有可能推遲美聯儲和英國央行加息的時間點。與此同時,全球增長依然穩健,這些因素都有利於全球風險資産。

  而馬利奧·辛格認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此次瑞郎事件導致投資者購入避險資産,比如日元或者美元。因為這兩國的貨幣政策更加清晰。“在現階段,投資者需要注意市場行情是風險喜好還是風險厭惡。與此同時,投資者還要留意各國央行貨幣政策的分歧。”

  行業大洗牌

  事實上,在外匯歷史上也曾出現過類似的“黑天鵝”事件。

  1992年,英國國內經濟疲軟,但是為了加入歐洲匯率體系,英鎊將兌馬克的匯率定在2.95的高位。包括索羅斯在內的投資者認為英國經濟無力支撐這一高位匯率,動用大量資金做空英鎊。兩天之內,英國政府動用269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救市,依然未能阻止英鎊的暴跌。

  1992年9月16日,英國政府宣佈政府將不再履行匯率波動範圍的維持義務,將從歐洲匯率機制中撤回英鎊。那一天是“黑色星期三”。

  1997年7月2日,與美元匯率掛鉤的泰銖在華爾街巨量對賭盤的壓力下,無法繼續耗資美元維持匯率穩定,最終宣佈實行泰銖浮動匯率制,導致單日泰銖兌美元匯率狂跌18%,亞洲金融危機正式爆發。

  馬利奧·辛格指出,在這兩次事件之中外匯市場都損失慘重。“外匯經紀商必須從中吸取教訓,實行更嚴格的風控措施以及更好的策略,以避免出現無法預料的情況”。

  過去15年間,零售外匯交易蓬勃發展,吸引散戶將自用資金投入這種交易時間長、費用低,而且要冒高風險獲得相對低收益的交易中。

  國際清算銀行的最新調查顯示,全球每日近2萬億美元的現匯交易中,零售外匯交易佔近4%,而在上世紀90年代期間幾乎沒有零售外匯交易。

  如此小的比例意味著零售外匯交易對金融體系構成的風險有限,但零售交易商承受巨虧的能力要比銀行小很多。紐西蘭、中國香港、英國和美國的監管當局表示,在得知波動性和虧損情況後,他們在對交易商和銀行進行檢查。

  方榮立認為,此次瑞郎事件也導致外匯行業即將迎來重新洗牌甚至用戶資源的再分配,“只有那些嚴謹、正規,遵守金融風險管理準則的外匯經紀商才能在新的競爭格局中重新崛起。”方榮立説。

  金融脆弱性加劇

  事實上,瑞郎事件爆發後不久,1月21日加拿大央行也意外地宣佈降息25個基點,至0.75%,導致加拿大對美元暴跌200多點。

  加拿大央行聲稱,降息將“確保”油價下滑帶來的下行風險。聲明進一步指出,央行預測加拿大經濟在2015年下半年緩慢增強,實際GDP增長率平均值為2.1%,2016年為2.4%,在2016年快要結束時重新全速運轉。

  方榮立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此次瑞郎事件打亂了全球金融市場,但並不是一件壞事。“這給投資者深深地上了一堂課,必須注意市場不定期可能出現的意外信號。”方榮立説。

  “瑞郎事件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方榮立説,“當人民幣逐漸國際化之後,可能也會遇到類似的事件,我國的監管部門應該加快制定相關法律條文,實施更嚴格的監管。”

  而在“美偏緊、歐亞偏寬”的格局下,資金流動將更明顯。申銀萬國指出,更多出奇不意的“黑天鵝”政策可能繼續出現,全球金融體系脆弱性正在加劇。

  早在2014年底,南韓央行行長曾經提出,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存在波動性加大的風險。對亞洲新興經濟體來説,既是挑戰又是機遇。亞洲各國需加強合作,使區域金融一體化更上一層樓。

  “我們今天全球的貨幣金融體系是完全沒有任何秩序的一個時代,沒有人能夠根據國際貨幣金融的秩序來作出一個趨勢的判斷。”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長向松祚在文章中寫道。(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