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溫州製造業迎破産潮引發巨大震動 “鞋都”落寞

  • 發佈時間:2015-01-26 07:5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長江商報消息 大量鞋廠半停工,破産陰影籠罩中小製造業

  □本報記者 石偉 發自溫州

  1月15日,一條拍賣公告,在溫州引起了巨大的震動,“溫州最大的建築企業、曾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溫州中城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4216萬元的底價拍賣所有股份。”受震動的不僅僅是單純的房地産行業,還有溫州不少的鞋廠、打火機廠和服裝廠等製造企業。

  長江商報記者來到了位於溫州市的一個産業園,這裡號稱“中國鞋都”,“我一個月前還在跟一個鞋廠老闆開賓士,他被房地産套住,車子賣了,自己搭公汽,我來開出租。”記者在街上搭乘計程車時,出租司機介紹。溫州的鞋廠裏,從老闆到工人,都在為接不到單子而發愁。

  而這也是溫州中小製造企業的一個縮影,有專家表示,溫州小製造業將迎來破産潮。

  落寞“鞋都”

  1月14日, 記者乘計程車由溫州市區向西,接近雙嶼村的範圍時,路邊連連閃過不少“某某鞋業”的招牌,司機師傅説,“這裡方圓幾千畝,都叫‘中國鞋都’。”

  “中國鞋都”位於溫州市鹿城區雙嶼村的一片産業園區,聚集著數千家大小的鞋廠和商鋪。這些鞋廠的規模在幾十人到五六千人之間,高峰時期,産業園裏務工人員超過30萬。在這些務工人員帶動下,産業園內外的道路兩側,佈滿了大批的飯館、手機專賣店、超市,甚至還有郵局,完整得像一座小城。

  在溫州,像雙嶼村這樣以某類産品為核心,扎堆聚集形成産業園的地方還有許多,其中眼鏡、鞋子、玩具、打火機生産世界聞名。“中國鞋都”産業園是溫州民營經濟的縮影。

  恰逢中午下班,工人們從道路兩邊的建築裏涌出來,在不少鞋廠門口,都支著地攤,擺放著各式的鞋子,底價銷售,吸引著工人們上前。聽介紹説,這是廠裏低價處理的産品。

  在工業園附近的橋上,長江商報記者遇到了兩個來自小鞋廠的工人。

  小柯來自江西,“快來一年了,在一個小廠,只有50多人,廠子自己不生産鞋子,主要到大廠裏接活加工,給鞋子鑲鑽。”小柯説,一雙鞋子能掙5塊多錢,有時候能掙7塊錢,上個月掙了6000塊。“現在比去年少了一半。”小柯是被老鄉浩子帶來溫州的。浩子在鞋都幹了六七年了,在幾個不同的廠子待過,手腳利索,技術熟練,效益好的時候,一個月最多掙了兩萬。

  “我去年最多的時候也做過一萬,過年只放一個星期假,活幹不完。今年廠裏一半的人都先放假了,都回去個把月了,沒得活兒。我昨天放的假,玩兩天回家。”小柯説,廠區現在沒多少人了,大部分都放假了。

  對小柯這樣的年齡來説,早晚放假無所謂,但對於其他上班兩年以上的“老工人”來説,多放一天假就是金錢上的損失。“我上個月才4000多塊,沒有單子,急人。”在一家正規鞋廠待了5年多的老魏説,自己和老婆都在産業園,2014年收入逐漸下降,特別是下半年,幾乎沒加多少班。家裏的小孩馬上要上小學了,老魏正在猶豫明年要不要繼續來上班。

  廠商的困惑

  “我們廠有4條生線,停了三條,只留了一條還在上班。不敢全放假,怕明年招不到人。”在一家有2000多工人的鞋廠擔任組長的老李説,産業園今年普遍放假比去年早了一個多月,但都沒敢完全停工,多少還在維持生産,給工人們明年繼續返廠的信心。

  明年怎麼辦?老李很困惑。

  同樣困惑的還有小鞋廠的總經理楊華。今年剛30歲的楊華,做過護士、裝修設計師,2013年拿出70萬積蓄開了一家皮鞋專賣店,不到半年虧完了。隨後到她舅舅的廠裏幫忙打理生意,負責向內地市場的銷售。

  “現在越來越不知道做什麼樣子的鞋子好,不知道市場需要什麼樣的鞋子。”楊華説,去年之前,廠裏每個季度還會推出20種左右的新款式,現在只能推出七八種,“淘寶青睞便宜、簡單的貨,鞋廠都一窩蜂生産那些款式。傳統的、貴一點的,走不動量,批發商每次來轉半天,頂多挑中一兩款,不敢多推。”

  在楊華的店裏,來自成都批發商的熊先生忍不住跟記者吐槽“要不是孩子,我就不幹這一行了”。熊先生在成都和瀋陽都做鞋子生意,兩年以前,每個季度要到溫州兩次,專門挑貨、上貨,現在一個季度只能來一次,進貨量也只有原來的一半。

  在他看來,電商的攻城略地,擠壓了自己的市場;同時,等到鞋廠産品到自己店裏,款式也不再流行了。

  “今年一米皮子價錢漲了一成,人工費、場地費都在漲,新産品走不了量,明年會很難過。”楊華説,最近四五年,鞋廠經營越來越難,擔心廠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倒了。

  又一輪倒閉潮

  楊華的擔心不是杞人憂天。在製造業扎堆的溫州,企業倒閉並不是一件新鮮事,每年都會在各個産業園上演數次。

  根據可查閱的資料統計,自2009年之後,每年都會有數十家大小的製造業在溫州倒閉。僅2011年,溫州就有上百家企業出現老闆失蹤、公司破産、員工討薪事件。諸如溫州當地知名的三旗集團、波特曼、江南皮革等一批民營企業。在這些破産企業中,先後出現過“一代鞋王”王躍進攜千萬跑路、“眼鏡大王”胡福林負債20億出逃事件,都曾給行業內外帶來巨大震動和影響。

  2009年8月16日,霸力鞋業的部分工人還在忙著生産,一位副總突然宣佈,根據老闆王躍進的意思,企業停工。這座建廠15年、溫州製鞋業第一家的鞋廠,被當地形容為“猝死”。當時,被民間稱為“鞋王”的王躍進已經“人間蒸發”多時。據後來公佈資料顯示,霸力集團當時拖欠本地4家銀行貸款共1.065億元,欠49家債務人(已登記供貨商)共700多萬元;另外,溫州某知名服裝企業作為擔保,向其提供了4000萬元的貸款。

  2011年9月22日,溫州最大的眼鏡企業浙江信泰集團董事長胡福林突然通過企業裏的屬下,向工人宣佈破産,自己孤身逃到國外。行業內預測他出逃時已經負債20億,其債務關係涉及近萬人、幾十家企業,包括信泰上下游企業和債主,這一事件在溫州企業界引發了一次大地震。

  2011年9月25日同時有3位溫州企業老闆出逃;9月27日下午,溫州正得利鞋業的老闆因債務問題從溫州市區順錦大廈22樓跳下身亡。網上甚至由此出現了一份“溫州企業破産名單”,上邊列舉了僅2011件溫州破産的企業就有22家,其中不乏當地知名的鞋廠、五金廠、眼鏡廠。儘管曾有企業出來辟謠,表示“還在生産”,但一時間,溫州當地人心惶惶。

  “今年的情況也不好,過半的企業接不到單子都早早放假了。過完春節的明年,形式更加嚴重,不少製造企業要停産,又將是一輪倒閉潮。”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副會長、溫州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説。

  內外壓力下的窘境

  上世紀90年代,正是溫州製造業飛速發展的“黃金十年”。高峰時,全國30%的服裝和鞋,以及全球90%的打火機均産自溫州。2000年之後,受全球經濟頹勢影響,加上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人力成本大幅上升等因素影響,曾令溫州人引以為傲的製造業開始一蹶不振。

  “目前溫州製造業的利潤率只有1%—3%,服裝、鞋業、眼鏡、打火機等傳統製造業每天都有企業在消亡。”周德文認為,溫州製造業目前還承受著國內政策不利、國外市場萎縮的雙重壓力。

  周德文介紹,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之後,溫州製造業的海外訂單劇減,大部分都轉為內向型企業。在國內方面,近幾年一直緊縮的財政政策,民營製造業在銀行貸款難,曾經膨脹發展的溫州民間融資,2011年前後又遭遇了嚴重的崩盤,溫州製造業現在普遍缺錢。

  “2009年至今,我的企業在歐美的零售量減少了60%。”日豐打火機廠老闆黃髮靜介紹,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歐美、日本等國又發生了債務問題,海外市場已經處於艱難維持的局面。

  黃髮靜介紹,溫州的打火機目前主要是金屬類産品,受到了一定的市場限制。在1997年之前,溫州也生産塑膠打火機,但因為一次嚴重的火災,市政府開始禁止本地生産塑膠打火機。“消費者買一塊錢的塑膠打火機,用完就扔,金屬打火機不行。”黃髮靜説,現在人工費、材料費上漲,金屬打火機利潤下降,而塑膠打火機被廣泛接受,已經嚴重擠壓了金屬打火機的份額。“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例子。國內方面,消費者消費傾向在變化,製造業企業創新跟不上。”黃髮靜説。

  不光是鞋廠和打火機,整個溫州的民營企業都深陷泥潭,“硬扛”也成了企業家們心照不宣的秘密。

  opinion

  目前溫州製造業的利潤率只有1%—3%,服裝、鞋業、眼鏡、打火機等傳統製造業每天都有企業在消亡。溫州製造業目前承受著國內政策不利、國外市場萎縮的雙重壓力。

  ——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副會長、溫州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