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有錢難任性
- 發佈時間:2015-01-25 07:46:0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月24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沈忠浩)歐洲央行22日宣佈擴大版資産購買計劃,即市場期待的量化寬鬆(QE)。從2015年3月起,最少至2016年9月,歐洲央行將每月購買600億歐元成員國政府及私人部門債券。超出市場預期、接近美國QE3規模的、至少1.14萬億歐元基礎貨幣投放,無疑讓歐元區“很有錢”,但歐元區的市場信心、通脹水準和經濟復蘇能因此“任性”起來嗎?答案怕是“很難”。
QE至今已覺不新鮮。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日、英三國央行先後開啟QE,尤以美聯儲三輪總額近4萬億美元的QE對全球市場影響最大,其也幫助美國經濟率先步入穩健復蘇軌道。相比之下,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領導下的歐版QE,卻面臨掣肘。
德拉吉在22日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了歐版QE出臺的兩個背景:一是歐元區通脹持續超預期走低;二是歐洲央行去年6月至9月出臺的刺激政策,不足以應對日益嚴峻的長期低通脹風險。
僅從貨幣政策角度看,QE固然可以壓低長期利率,進一步降低歐元區政府和企業融資成本;可以進一步壓低歐元匯率,一定程度提升歐元區出口競爭力;可以拉升商品與資産價格,繁榮歐元區房市和股市;可以使人們看到歐洲央行拉升通脹的決心,從而一定程度扭轉通脹預期。然而,歐版QE對歐元區的上述作用,預計不如美版QE收效明顯。比如,歐元區企業主要通過銀行間接融資,央行撒錢難以直接撒到企業身上;歐元區個人股票持有率遠低於美國,意味著股市繁榮不會使民眾財富明顯增值,也就難以直接刺激消費。
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增強信心和拉升通脹預期僅靠貨幣政策難以完成,美版QE起作用的關鍵,在於擁有強力的財政政策支援,而歐元區至今存在貨幣政策統一而財政政策分裂的結構性缺陷。
若各成員國政府不能形成共識,不能堅持結構性改革,不能在財政整固的同時擴大研發、教育、數字化等提升競爭力的投資,減少其他公共支出並減稅,那麼歐洲央行即使把貨幣政策用到極致也無力將歐元區拉回穩定、持續增長軌道。遺憾的是,各國圍繞歐元區經濟政策的角力始終沒有停歇。近期,德國強烈反對QE是一例,反緊縮改革黨派很可能在25日希臘大選中上臺是另一例。
對中國投資者而言,歐版QE有助於緩解美國QE退出後的全球流動性緊縮,但要注意其對我國跨境資本流動和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同時需謹慎看待歐元區復蘇進程,其低通脹和弱復蘇格局短期不會改變。此外,投資歐元區應注意歐元資産泡沫化風險。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