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業夠潮不能“一拍腦門兒”

  • 發佈時間:2015-01-23 15:34:0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當今中國,“創業”不再是新鮮的、只有少數人敢於嘗試的事物。

  創業潮有多“洶湧”?一組數字可以説明問題: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1至8月,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800多萬戶,其中3至8月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後新登記註冊企業同比增長61%,出現井噴式增長。

  回首過去,創業潮每每成為活躍國民經濟的重要因子。上世紀80年代,以個體戶為代表的創業者,開創了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創業浪潮;90年代,大量體制內的人放棄鐵飯碗,選擇“下海”,萬科等商業巨頭正是誕生於那個時代;新千年之交,第三波創業浪潮開啟,網際網路成為創業的主戰場,當年稚嫩的阿里巴巴、騰訊現已組建自己的商業帝國。

  上述創業潮,有以“草根創業”為主,有主打“精英創業”,也有“海歸創業”。當下新一輪創業潮幾乎涵蓋社會各個階層,只要你敢幹就能立刻開工,堪稱一場創業的“社會總動員”。

  目前,社會鼓勵創業的積極信號被不斷釋放,不少蠢蠢欲動的年輕人正準備踏進創業的浪潮,做一回時代的弄潮兒。你真的準備好了嗎?《法制晚報》邀請創業的親歷者與指導者為你解讀其背後的生意經。

  創業·潮流

  年輕人成主力 半數網友“動心”

  騰訊科技於今年年初推出《中國細分人群創業潛力調查》,在收集並分析了來自全國20個省(包括自治區)和直轄市的57375個調查樣本後,發現近半數網友存在創業想法。在19%已經創業的網友中,21-30歲年輕人佔比達到48.2%,位列第一,31-40歲人群排名第二位。

  去年出爐的《北京市創業青年群體調查報告》顯示,三十五歲以下創業青年佔到七成。早在2013年,中關村示範區35歲及以下的創業者達到6785人,佔當年示範區創業者的五成,其中30歲以下創業者佔比達22.6%。創業者的年齡不斷年輕化,新一波的中關村創業潮已在催生“21歲現象”。

  中國新興産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設立,領導人在多個場合提到鼓勵創新創業,都傳遞出國家助推新一輪創業創新熱潮的信號。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預言中國固有的商業模式將在2015年煙消雲散,涌現大量商機。教育部也于去年下發通知,允許在校學生休學創業,並計劃從2014年至2017年,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這一切向世界發出信號,中國新一輪創業潮已經來臨。

  未來十年,中國將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草根創業迎來井噴。産業的升級換代,正為年輕的創業者們提供更為廣闊的舞臺。

  創業·目的

  尋求人生獨立 符合社會需求

  經濟形勢不好,找不到工作;工資不高,接點私活兒;工作不順心,受憋屈……你一定聽到過很多創業的理由。但你若以為開個網店、幹點兼職,或者弄點別的副業、賺了些外快就算是創業了,真正的創業者會告訴你:NO!它們都不叫創業。

  中國行銷實戰訓練導師、共青團中央CCT大學生(青年)就業創業計劃發起人高海友給本報記者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工作或兼職仿佛一道菜,只需一技之長,做好自己或涼菜、或熱菜、或甜點的角色足以;創業是一桌宴,它將考量一桌菜的整體搭配,是對創業者綜合素質的考量,並且對非技術方面的能力要求更高。

  80後創業者、融友財富(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溫哲屹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創業和副業是兩碼事,創業必須和國家與社會發展的需求相吻合。中國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留下了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就是商機,創業者需要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並構建一個經濟組織,解決社會問題。

  正如很多創業者所言,創業並不是為了一時的追名逐利,急功近利的追求利潤,不僅短視,而且難以存活。它是一種生活方式、一個尋求人生獨立的過程,年輕又富有激情的人們在創業的過程中不僅體會著榮耀與辛酸,更期待成為千千萬萬助推社會前行的人中的一員。

  創業·項目

  電子商務受寵 關注新型商機

  創業者都知道:項目運作優於公司組建,項目選擇將決定創業未來的方向。時下,最熱門的潮流是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平臺。吳曉波曾撰文稱,如果用一個字形容即將到來的2015年,那就是“輕”。電子商務和年輕人對整個中國市場的衝擊仍然會加大,我們的消費行為會變得越來越輕,創業者變得越來越輕。他認為過“重”的傳統領域的商業模式都將煙消雲散。

  如今,購物網站、婚戀網站、虛擬辦公已將我們的生活搬至網路,這樣的社會發展趨勢確實創造出更多的商機。生涯規劃師、新精英生涯創始人古典對本報記者説,網路的繁盛大大拉低了創業門檻,無論是公司辦公還是生産效益的成本都大大降低。這讓年輕人有想法就敢創業,也讓公司的産能變得更大。

  高海友又提出了當代年輕人創業中普遍存在的誤區,目前很多人創業過於關注與個人興趣愛好相關或者聽起來很時髦的東西,但它往往將成為一種陷阱。創業者更應關注社會的産業升級,以及其釋放出來的商機。

  溫哲屹的創業經歷或許是對這種説法最好的注腳。畢業于2008年的他,正好遭遇金融危機,資金借貸困難讓大量優秀的中小企業關門歇業;與此相對的是,有錢的人沒有好的理財渠道。溫哲屹從美國引進p2p金融模式,讓有錢人把錢借給有需求的個體或者中小微企業,然後回報以符合國家法律的較高利息。不僅能讓中小微企業起死回生,也能讓出借人獲得利益,刺激消費。

  北京大學企業社會責任專家崔志如這樣向本報記者詮釋了一個富有生命力的創業項目應具備的特質: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符合國家政策和鼓勵方向,能夠成為創業者個人所喜愛的一種生活方式,這樣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創業·方式

  團隊崇尚自我 巧用社會資源

  古典對記者説,60後、70後對工作的訴求是穩定、有閒、名利不同,90後對工作的訴求是自控、有價值感、夠酷夠炫。嚮往自由的年輕人更願意我的生活我做主,於是他們從情感上更傾向於做自己的老闆。

  崔志如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後現代主義的放縱理想和消解責任將成為新一代剛入職場的年輕人的共同特質。它將比以往的團隊管理更需要以個人能力和個人魅力作為黏合的因子,在成員之間形成文化認同,並最終形成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就像現在的阿里巴巴一樣。他補充道,既然我們無法阻止年輕人的流動,那就建立起良好的文化氛圍,讓離開者依然保持認同,並且能夠吸引到更多的新鮮血液。

  年輕人作為社會經濟最為活躍的因子,正攪動著一股“輕商業”的熱潮。扶持青年人創業的社會組織無異於雪中送炭,不論是各個高校的創業大賽、校企合作模擬沙盤,還是由政府主導的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抑或是類似于創新工場的社會扶持機構,他們正為年輕的創業者培育著“造血能力”。

  溫哲屹如今不僅是一個創業者,他也扮演起北京工商大學研究生創業導師的身份,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後來者。他説,創業扶持機構能夠為創業者從項目選題、團隊構架、營商環境分析等方面給予必要的建議,它能盡力避免創業新人精力、財力、物力的無謂消耗,不會因為太多的彎路而錯失商機。

  崔志如同時表達了另外一種觀點,創業扶持機構的出現,是社會整體創業領域配套設施的完善,這在西方發達國家早已有之。它確能促進創業者的成功,但不是決定性因素。並且,作為産業鏈中的一環,也勢必存在盈利行為。

  創業·風險

  機遇風險並存 心理素質要強

  創業的過程是艱難的,風險是極高的。《南方日報》在去年年末的報道中曾提及,中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平均為3%。馬雲對於創業者的描述也是,“今天很黑暗,明天很黑暗,後天就是光明,但大部分人都死在黎明前一晚。”

  初入商場,年輕的創業者對於法律、財務、商機、市場等各個領域並不諳熟,又因為懼怕失敗後還得重頭找工作“放不下面子”,讓夢想停滯不前。高海友對記者説,職業生涯磨礪就是一個由社會經濟生存法則自然形成的過濾器,不同的人經過了創業摸索,具備創業能力的人被沉澱了下來,其他的人必須再次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古典告訴記者,真正的創業者並不會因為顧慮太多,而怯于起步,創業在很多情況下就是拼的一股子熱血和倔強。作為社會工作的管理者或者從業者,有60%的把握,他才會去嘗試;作為創業者,若有30%的把握,他就願意放手一搏。創業者本人就有極其強大的風險偏好,他們也必須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這是成功創業者的必備素質,他們也樂在其中。

  溫哲屹對記者説,創業不一定就意味著個人成功,失敗也不是人生的失敗,閱歷的豐富、精神的飽滿將使一個人今後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享有令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清華大學剛剛發佈的《全球創業觀察中國報告:創業環境與政策》顯示,中國的創業環境在參加全球創業觀察的69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在第36位,其中,研究開發轉移和市場開放程度是中國處於前30%位置的創業環境條件。

  中國經濟市場的迅速變革為無數幼小的經濟體提供了生存的機遇,正如溫哲屹所言,創業若是為了自己,機遇難覓;若能從國家需求和社會變革出發,處處商機無限。

  你適合創業嗎

  高海友為記者提供了三條評測標準

  1.優秀的心理素質,不懈的堅持。在貌似沒有希望的時候依然堅持,才能等到黎明的到來。

  2.對人的了解和掌控能力。管理者與技術人員最大的區別便是一個管理機器、一個管理人,只有能合理配置人力資源的創業者,才能發揮經濟體的最大效能。

  3.抓大放小的能力。優秀的創業者要能從社會經濟轉型中洞見商機,而不是依據自身優勢拿來便用;再加上一份踏實與勤懇,才能成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