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深圳婚介高端服務有玄機

  • 發佈時間:2015-01-23 10:06:00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點擊今日

  □ 楊貞晶 本報記者 傅江平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在深圳這座生活節奏頗快的城市,不少“單身貴族”都容易在奔波中錯過姻緣,眼看著也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卻總又不肯低就,於是很多人都希望通過婚介所這一“媒婆”找到意中人,由此便催熱了婚介高端市場。儘管婚介機構這座“喜鵲橋”讓都市裏的單身男女提供了不少便利,但近期深圳的婚介服務糾紛頻發,虛假宣傳及婚托現象層出不窮,使不少人的終身大事變成“獵艷遊戲”,徵婚者與婚介所的矛盾日益凸顯。

  快餐式交往凸顯“婚托”現象

  婚姻大事,豈能兒戲,但在深圳的婚介高端市場,一些“坑爹”的“婚托”卻讓許多盼望脫單的男女傷透了心。“自始至終我都沒見著這兩人,我甚至懷疑根本就不存在,是‘託兒’。”深圳市民陳小姐在去年3月28日接到婚介機構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答應會給陳小姐找一名符合條件要求的男性,隨後陳小姐便交了9086元並簽訂服務合同,然而對方卻遲遲未安排陳小姐的“真命天子”與她見面。

  其實,這種案例在深圳並不少見。據了解,深圳市消委會曾收到多宗“快餐式交往”的投訴,消費者稱婚介所收了費用後,安排約見的絕大部分屬“見一次就杳無音信”的對象,懷疑婚介所提供的為“婚托”。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婚托”的認定存在難度,需要綜合多種情況分析。而深圳市消委會則提醒徵婚者,要認清自己的真正需求,找婚介機構時要多考察,慎防被“紅娘”忽悠。

  虛假宣傳讓人撲了個空

  擲千金求姻緣,成功率幾何?據統計,2014年深圳市、區消委會共受理婚介類投訴185宗,比2013年的165宗略有增長,較2012年的99宗增長87%。其中,珍愛網123宗,新良緣11宗,百合網9宗,天利百合和天合百合各5宗。然而,相比線上幾百元幾千元的服務費,婚戀機構線下見人的服務動則以上萬元計費。不少消費者反映,所謂高端服務大有玄機,他們紛紛抱怨“高價成為會員未必能找到理想的TA”。

  其中一大玄機便是誇大宣傳。據了解,深圳不少婚介服務機構為吸引消費者,吹噓是大型相親網站的線下服務商,甚至誇大介紹見面次數和服務效果等。當事人在接受相關服務後認為其宣傳不實,從而引發糾紛。深圳市民劉小姐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她在與某婚介公司簽署了一份價格為2.38萬元的徵婚合同後,原本一心期待能在“紅娘”的牽線下開花結果,不料商家推薦的男士卻讓劉小姐大跌眼鏡。更讓人氣憤的是,在劉小姐提出退費要求後,對方還表示需扣20%的手續費。對於這種為了達到婚介機構發展目的而輕易承諾消費者的現象,專家建議只要得到對方的某些承諾,消費者就必須要求在合同中白紙黑字加上其承諾的條件,切勿輕信婚戀網的廣告和工作人員的口頭承諾。

  違法從事跨國婚介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婚姻觀念不再保守,也有不少徵婚者對外籍對象情有獨鍾。然而,一些不法商家正是利用中國公民渴望嫁到外國的心理,通過組織交友會、以諮詢的名義等方式從事跨國相親業務,往往騙得消費者人財兩空。

  據了解,早在1994年,國務院辦公廳就發佈了《關於加強涉外婚姻介紹管理的通知》(國辦發〔1994〕104號)。該通知表示,為加強涉外婚姻介紹管理,嚴禁成立涉外婚姻介紹機構。同時,國內婚姻介紹機構和其他任何單位都不得從事或變相從事涉外婚姻介紹業務,任何個人不得採取欺騙手段或以營利為目的從事或變相從事涉外婚姻介紹活動。對已成立的從事或變相從事涉外婚姻介紹的機構,由民政部門會同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聯合進行清查,一經查出,堅決取締;對在婚姻介紹活動中採取欺騙手段或牟取暴利造成嚴重後果的直接責任者,要由司法機關依法懲處。因此,網上凡是以涉外婚介為目的的交友仲介機構均屬違法,消費者更要謹慎對待境外相親資訊。

  由於婚介高端市場的特殊性,即便消費者和婚介機構因服務品質、效果和收費標準等問題産生糾紛,但由於事實取證難等問題,消費者往往處於較弱勢的地位。如何不讓自己的終身大事變“獵艷遊戲”?記者從深圳市消委會了解到,今年將加大約談披露力度,對投訴量大的婚介機構進行公開約談,以保障廣大徵婚者的利益。此外,深圳市消委會還提醒消費者,簽訂詳細的婚介服務合同是維權的最好利器,而國家標準《婚姻介紹服務》(GB/T 23861-2009)附錄《婚姻介紹服務合同》,對婚介服務的內容、服務品質、介紹次數、婚介合同的時間及雙方的違約責任等都有明確約定,因此消費者在與婚介所簽訂合同時大可參照此標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