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015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呈重發趨勢農業部門加強監測預警防控病蟲危害

  • 發佈時間:2015-01-22 16:47: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網訊據農業部全國農作物病蟲測報網監測和專家會商分析,2015年主要糧食作物重大病蟲呈多發、重發態勢,水稻“兩遷”害蟲(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玉米螟、小麥穗期蚜蟲重發區域廣;小麥赤霉病、稻瘟病、馬鈴薯晚疫病流行風險高;部分地區小麥條銹病、蝗蟲存在重度流行和高密度集中危害的可能。

  一、南方大部稻區水稻“兩遷”害蟲呈偏重及大發生態勢。由於去年越南等境外蟲源地“兩遷”害蟲發生較重,蟲源基數較高。加之入冬偏晚,冬季溫度偏高、降水偏少,利於我國華南、西南大部及境外蟲源地害蟲越冬存活;根據國家氣象中心預測,今年早春氣溫偏高,可能導致遷入危害期提前、發生代次增加;單雙稻混栽面積大及栽插、生育期不一,“橋梁田”多,利於害蟲發生和輾轉危害,預計稻飛虱在華南、西南南部、江南、長江中下游等南方大部稻區偏重至大發生。稻縱卷葉螟在黔、湘、鄂局部稻區大發生,華南和江南大部、西南東部和長江中下游稻區偏重發生。

  二、長江中下游、江淮以及黃淮南部小麥赤霉病呈重度流行態勢。小麥赤霉病是典型的氣候型病害,一旦小麥抽穗揚花期遇2天以上連陰雨或結露天氣,就可能大面積流行危害。據國家氣象中心預測,2015年春季長江中下游、江漢、江淮、黃淮南部麥區降水比常年偏多1-2成,部分地區偏多2-5成,利於赤霉病發生。同時,這些地區連年種植小麥,該病菌源不斷積累、基數較大,大多主栽品種對該病的抗性逐步退化喪失。預計小麥赤霉病在長江中下游、江淮大部以及黃淮南部麥區呈偏重以上流行態勢,與氣候條件適於流行的2014年相當。

  三、黃淮海大部小麥穗期蚜蟲呈大發生態勢。由於冬前江淮、黃淮、華北和西北麥區蚜蟲普遍發生,大部麥區種群密度同比增加50%以上,河北、山東部分地區增加近2倍;大部麥區冬季和春季氣溫與常年相當或偏高,降水接近常年,適於蚜蟲越冬存活和春季發生期提前、發生代次增加,預計小麥穗期蚜蟲在黃淮中北部、華北麥區大發生,黃淮南部、西北麥區偏重發生。

  四、東北玉米主産區玉米螟大部偏重發生。據田間監測,冬前玉米螟基數明顯偏高,黑龍江、吉林比上年平均值高10-20%,內蒙古部分地區高40%以上。另據國家氣象中心預測,今年春季東北等地降水偏多,有利於玉米螟發生危害。預計玉米螟在東北大部偏重發生。

  五、部分地區小麥條銹病、稻瘟病、馬鈴薯晚疫病流行風險較高。近年來,由於小麥條銹病菌源越夏區種植結構調整和大面積推廣小麥包衣或藥劑拌種,條銹病得到持續治理和有效控制,秋苗發生面積小、程度輕。但是,青海、四川等多地仍出現許多發病中心,尤其春季漢水流域降水偏多,利於病害發生和傳播,預計今年在四川西北部、甘肅隴南及隴中、陜西南部、湖北西北部等地偏重流行。稻瘟病在西南、江南丘陵山區存在適於發生的小氣候,東北地區水稻同質品種種植面積大、破口抽穗出現陰雨天氣幾率較高,適於稻瘟病發生和傳播,預計西南東部、江南南部、東北東部等偏重流行。馬鈴薯晚疫病由於感病品種比例大(70%以上),且多年連茬種植,菌源積累量大,加之西南主産區陰雨天氣較多,華北、西北主産區雨熱同季,花期遇降雨天氣幾率較大,預計西南東部、甘肅中南部、內蒙古東北部等地偏重流行。

  六、局部地區可能出現東亞飛蝗高密度集中危害。據各地調查,2014年秋季東亞飛蝗殘蝗面積、密度分別比上年減少4.5%和12.5%,但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陜西等常發區均存在每畝100頭以上的高密度殘蝗點片,且冬、春季大部蝗區氣溫與常年相當或偏高,降水正常或偏少,有利於其越冬和出土危害。預計大部蝗區總體偏輕發生,河北南大港、海興、安新,山西芮城、永濟,山東東明,河南中牟、鞏義、濮陽,陜西秦都等局部可能出現高密度群居型蝗蝻點片危害。

  針對2015年農作物重大病蟲發生危害嚴峻態勢,農業部要求各級農業部門高度重視、強化責任,提前謀劃、精心組織,加強監測預警,適時啟動應急防治,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堅決打好病蟲害防控攻堅戰,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損失,全力保障“蟲口奪糧”保豐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