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安徽小麥創高産良種“統招統供”是關鍵

  • 發佈時間:2014-10-08 07:31:1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畢美家

  俗話説,“好兒有好娘,好種多打糧”。安徽省在小麥高産攻關過程中,連續8年在優勢産區採取省級統一招標採購良種、統一差價供種(以下簡稱統招統供)的小麥良種補貼方式,取得了顯著成效,小麥單産由2003年全國第14位上升到2014年的第4位。近日,我帶領辦公廳梁希震、鄭超兩位青年同志到安徽就小麥良種“統招統供”做法進行了調研。總的看,安徽的小麥良種補貼做法切實可行,值得各地借鑒。

  安徽省小麥良種“統招統供”的主要做法

  從2007年開始,安徽省農委根據農業部、財政部的統一部署和要求,連續8年採取小麥良種“統招統供”的補貼方式,有力地促進了小麥生産持續快速發展。主要程式如下:一是省級統一安排部署。每年統一採購良種前,省農委、省財政廳制定《小麥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就補貼品種和面積、採購代表人確定、良繁基地核查等相關準備工作進行專題安排。二是縣級確定主導品種。各項目縣組織專家、種糧大戶、農戶代表參觀種子企業的集中展示田,按照“品種合法、性狀優良、農民歡迎、市場認可”的原則,根據種植面積選定10-20個主導品種。三是行政村確定採購品種。各行政村召開由村民小組長、新型經營主體和村民代表等參加的會議,從縣裏確定的主導品種中選擇1-2個作為採購品種。四是補貼面積逐級申報核實。補貼面積按照農戶申報、村民小組匯總、村委會公示、逐級核實的程式匯總上報,縣級農業部門根據上報和核定情況確定全縣小麥種植品種、數量,上報至省農委。五是省級統一招標採購。省農委、財政廳和政府採購中心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及時組織省級統一政府採購,由各項目縣和中標企業簽訂合同。六是嚴把種子品質。供種企業根據合同要求進行規範包裝和運送到戶,種子管理部門在供種現場按照每2.5萬公斤抽一個樣品的要求,對種子發芽率、凈度、水分、純度進行檢驗,確保種子品質。七是補貼資金分次兌現。為保證供種品質,良種補貼款分三次結算:第一次在簽訂合同後由項目縣財政部門撥付補貼額的70%,第二次在播種出苗後,根據合同履約情況和大田表現,撥付補貼額的20%,剩餘10%補貼款作為品質保證金,根據田間種植鑒定報告,品質達到企業中標承諾後撥付。

  在實際操作中,安徽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確保小麥良種補貼政策有效落實。一是強化組織領導。省政府每年對小麥良種補貼政策作出統一部署,省農委、省財政廳、政府採購中心聯合成立小麥良種補貼省級統一採購領導小組,加強省級統一採購工作的協調指揮,確保省級統一採購規範有序進行。各地也成立了領導小組,明確專人負責,確保小麥良種補貼工作順利進行。二是注意聽取意見。為確保小麥良種統招統供取得實效,省農委多次開展專題調研和召開專題座談會,充分聽取社會各界和基層群眾的意見建議。2014年,省農委先後兩次召開小麥良種補貼專題座談會,廣泛聽取基層政府、企業代表、種糧大戶、農民代表和市、縣農業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對投標企業良種繁育統供能力、篩選確定補貼品種、確定補貼種子數量和價格、廉政風險防控等方面對今年小麥良種補貼實施方案進行認真修改完善。三是嚴明工作紀律。小麥良種補貼省級統一採購領導小組下設監督小組,強化對省級統一採購工作的監督檢查。邀請紀檢監察人員和特派監察員全程參與省級統一採購,採購結果經過現場督察組簽字確認後生效。各地嚴格按照實施方案要求,規範操作,加強管理,明確紀律,責任到人。嚴禁擠佔挪用中央財政補貼資金用於工作經費,嚴禁違規向供種企業收取費用。對在良種補貼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早發現、早彙報、早處理,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四是狠抓科技服務。為提高小麥良種補貼政策實施效果,省農委實行處室聯繫指導小麥主産縣、省級農業專家對口服務種糧大戶制度,全力推動各項關鍵技術落實。2014年小麥主産區參加服務農技人員25124人,指導小麥生産3266.6萬畝,舉辦各類培訓班2739場,廣播電視講座1823期次,印發技術明白紙737.1萬份,培訓農戶126.9萬人次。五是廣泛開展宣傳。為讓廣大農民群眾了解國家良種補貼政策,廣泛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路等多種途徑,加大良種補貼政策宣傳力度,讓農民掌握政策,加強監督。

  安徽省小麥良種“統招統供”的主要成效

  安徽省小麥良種統招統供實施以來,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小麥産量連創歷史新高。2014年,全省小麥總産278.7億斤,比上年增加12.3億斤,比2003年增加147.3億斤,增長112.1%,連續9年創歷史新高,實現了“十一連增”(相關數據見附表)。二是小麥單産水準大幅度提高。2014年,全省小麥畝産381.6公斤,比上年增加16.6公斤,比2003年增加135.1公斤,增長54.8%。小麥單産由2003年低於全國平均水準53.5公斤,到2007起超過全國平均水準,2014年比全國平均單産高26.9公斤。亳州、淮北2市和蒙城、濉溪等8縣(市區)小麥單産突破千斤。三是小麥品質結構持續改善。2014年,全省小麥優質率達到88%,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比2003年提高61.7個百分點。小麥收購品質總體較好,正常年份以最低收購價收購的二等以上小麥比例達到70%以上。四是小麥生産水準顯著提升。安徽省小麥麵積、單産分別由2003年的全國第4位、第14位提升到今年的第3位、第4位(總産仍居第4位)。2014年,全省小麥播種面積3651.8萬畝,比2003年增加755萬畝,小麥已成為全省第一大糧食作物。今年安徽夏糧增産12.3億斤,居全國第2位,為全國夏糧豐收作出了重要貢獻。

  安徽省小麥持續豐産豐收,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小麥良種“統招統供”、強化良種推廣發揮了牽動性、基礎性的支撐作用。一是加快了小麥種子商品化進程。通過實行小麥良種統一採購,種子商品化率進程大幅度提升,去年主産區小麥種子商品化率已經達到80%以上,徹底改變了以往農民自留種的傳統習慣。商品化供種穩定提高了小麥生産田間整齊度,良種的增産潛力得到充分發揮。二是提升了小麥良種繁育能力。實行小麥良種補貼統一採購,極大地促使種子企業轉變生産經營方式,更加注重良繁基地建設。據統計,2013年,各級種子企業已建設小麥良種繁育基地140萬畝,良種生産能力達到50多萬噸,滿足了安徽省內小麥生産用種需求,徹底扭轉了以往小麥用種“大引大調”的被動局面。三是加快了小麥品種更新換代。小麥良種補貼統一採購以來,安徽省的小麥品種實現了2次更新換代,主産區小麥良種覆蓋率已達到98.5%以上。四是穩定了小麥種子市場價格,廣大農戶得到實惠。實行政府統一採購,種子價格上漲得到了有效遏制。2013年,全省良種補貼項目統一採購均價為1.895元/斤,比市場價格低0.40元/斤。2014年,在小麥最低收購價提高0.06元/斤的背景下,今年採購均價1.95元/斤,僅比上年提高0.05元,預計比小麥種子市場均價低0.20元/斤。五是帶動了小麥關鍵技術的配套和推廣應用。針對小麥品種的特徵特性,配套推廣了控制播量、平衡施肥、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等技術。2014年,增産潛力大的半冬性小麥品種比例達到83.9%,拔節肥追施比例達98%,小麥種子包衣和藥劑拌種面積達62.8%,小麥生産科技含量不斷提升。

  小麥良種“統招統供”的幾個關鍵環節

  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推進小麥良種“統招統供”工作中,需要著重抓好以下六個關鍵環節。一是科學確定主導品種。參照國家發佈的小麥主導品種,在全面了解當年小麥品種表現和廣泛徵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科學確定主導品種。在工作中要堅持“陽光操作”,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確保公開、公正。二是規範確定採購品種。農民群眾擁有決定權,各行政村在確定採購品種時,要召開由村民小組長、新型經營主體和村民代表等參加的會議,廣泛聽取各方意見,採取民主集中制辦法,從縣裏推薦的主導品種中選擇1-2個作為採購品種。相關會議記錄要加蓋村委會公章並經鄉鎮監督人員簽字,報縣農業主管部門備案審查。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預村級自主選擇品種。三是認真核實補貼面積。根據“不漏報、不虛報”的要求,嚴格按照農戶申報、村民小組匯總、村委會核實、縣鄉兩級抽查、逐級匯總上報的程式,認真組織申報和核實補貼面積。四是規範包裝供種到戶。良種補貼種子要實行規範化包裝,種子包裝按照農業部“農作物種子標簽管理辦法”進行標注,包裝內要有適合供種地區應用的栽培技術要點。供種到戶時,農戶或農戶代表要在統一印製的種子供應清冊上簽名,供種企業要開具購種發票。五是加強品質全程監控。供種企業按投標承諾對供種品質負責,農業部門組織人員適時開展擬投標企業的良繁基地核查和中標後種子加工全程的監管,確保種源數量充足,品質可靠。種子管理部門負責對供種品質進行抽檢,要建立企業信用制度和“黑名單”制度,強化供種企業監管。六是強化配套技術服務。借助良種推廣的時機,將良種良法配套技術服務一同進行整合推廣,切實提高小麥生産科技含量。

  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總的看,安徽省小麥良種“統招統供”實施平穩、成效明顯,得到了各方尤其是廣大農民群眾的認可。但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一是廉政風險比較高。同補貼資金直接“打卡到戶”相比,統招統供的做法廉政風險點多。特別是小麥品種的確定和補貼面積的核定是統招統供的核心環節,容易帶來“尋租”機會。安徽省實施小麥“統招統供”以來,個別地方違規違紀現象時有發生。二是政府責任比較大。小麥生産週期長,旱、凍等自然災害和病蟲害等都會對小麥出苗、生長和産量構成很大影響。由於品種是政府統一採購的,受損較重的一些農戶會將減産歸結為品種問題,往往直接找政府陳情。同時,小麥“統招統供”觸動了部分種子企業的“既得利益”,容易引發種子企業陳情等矛盾隱患。三是工作保障不到位。實行小麥“統招統供”,農業部門要在組織招標、企業監管、供種到戶、面積核實、配套服務等方面做大量工作,但國家良種補貼項目中沒有配套工作經費,給開展這項工作帶來一定壓力。

  幾點體會與建議

  安徽省多年來的實踐證明,小麥良種“統招統供”效果顯著,建議相關做法在全國推廣。在推廣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加強政策配套。要高度重視“統招統供”容易引發的風險和隱患,及時研究出臺相應的配套政策,採取更有針對性的保障措施,確保良種“統招統供”安全規範運作。二是提高良種補貼標準。現行每畝10元的補貼標準是2003年制定的,目前種子價格與12年前相比已經漲了一倍以上,而補貼標準卻一直不變,補貼效應持續下降,弱化了政策效果,建議將良種補貼標準提高到20元,推動小麥統一供種。三是安排相應工作經費。補貼政策落實需要各級農業部門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特別是品質抽檢等環節的成本較大,建議中央財政對良種“統招統供”做法安排一定比例的工作經費。

  (作者係農業部總經濟師、辦公廳主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