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局談資金流出壓力:調整可承受
- 發佈時間:2015-01-22 14:2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匯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22日在北京表示,雖然去年下半年中國出現了一定的資金流出壓力,但並沒有改變全年外匯供大於求、外匯儲備增加的基本格局。
管濤是在當天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2014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作如是表述的。
管濤強調,目前的這種調整是適度的、可承受的。市場保持了平穩運作,企業用匯需求基本上是有保障的,外匯市場流動性非常充足,企業包括個人並沒有出現恐慌性的囤積外匯。11、12月份,外匯供求缺口由前兩個月的兩三百億美元收斂到百億美元左右。
去年下半年,中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出現“貿易順差、資本流出”的現象,被不少市場人士視為外資逃離中國的信號。數據顯示,三季度經常項目順差為722億美元,比上半年每季平均的402億美元大幅上升;但跨境資本流動由上半年的每季平均凈流入389億美元轉為三季度的凈流出90億美元。
“初步估計,第四季度國際收支仍可能呈現‘經常項目順差、資本項目逆差’的運作態勢。”管濤説。
針對這種現象,管濤認為,主要的原因在於,一是2014年3月份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浮動幅度進一步擴大,匯率雙向波動逐漸深入人心,人民幣匯率預期分化,促使企業結匯意願減弱、購匯動機增強,並採取了增加外匯存款、減少外匯貸款的財務操作。
二是2014年世界經濟整體呈現一種不平衡的緩慢復蘇,美聯儲逐步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美元匯率全面走強,導致國際資本大量回流美國,而許多新興市場出現了資本外流、本幣貶值的壓力,這對中國也産生了一定影響。
三是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後,市場越來越關注中國經濟運作狀況,以及其中可能蘊含的一些風險和問題,市場情緒處於較大波動期,加之人民幣匯率已經趨於均衡合理水準並被市場廣泛接受和認可,激發了境內市場主體資産負債幣種結構的調整。
針對未來的趨勢,管濤判斷,考慮到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將繼續分化等因素,預計今後一段時期,中國將呈現“經常項目收支基本平衡、跨境資本流動雙向波動”的國際收支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