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換媒”,鯰魚推著銀行走
- 發佈時間:2015-01-22 07:35:02 來源:新華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18日,全國首家網際網路銀行——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試營業。一條鯰魚,終於遊進長期壟斷的傳統金融領域。此前,國際知名諮詢機構麥肯錫發佈調研報告稱,逾七成中國消費者考慮開辦純網際網路銀行賬戶,近七成中國消費者考慮將純網際網路銀行作為其主要銀行。
來勢洶洶的網際網路銀行,究竟能在金融領域掀起多大風浪?傳統銀行又該如何接招?
無網點無櫃檯,生意都在網上做
背靠擁有數億用戶的騰訊,微眾銀行被認為是國內首家行銷網際網路化的銀行,沒有物理網點、沒有櫃檯,無論是尋找客戶、還是開戶、放貸款,生意都在網上做。
在經過近半年的籌備後,微眾銀行悄悄試營業。該行人士表示,試營業將持續三四個月,僅針對銀行股東、銀行員工辦理開戶;邀請目標客戶參與業務體驗。
作為一家完全新興業態的銀行,微眾銀行究竟是什麼樣?登陸該行官網,記者感受到濃濃的網際網路味道。銀行主頁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一共只有31個字,最顯著處是個二維碼。記者用手機掃碼後,頁面立即轉向官網。手機終端官網以三維動畫形式呈現,很活潑,但內容僅有公司大事記、股東組成等,並沒有産品介紹。
微眾銀行業務主打個人小額消費。該行高層表示,微眾目標客戶定位就是網際網路草根用戶,主要面向收入不是特別豐厚的年輕白領、産業工人等藍領群體,以及小城鎮網際網路用戶。
金融“換媒”,傳統銀行有點慌
當金融碰上網際網路,傳統銀行有點慌。
餘額寶,無疑是網際網路金融興起的導火索,由於分流銀行的存款,各家銀行從圍追堵截到推出類似産品搶留資金;P2P平臺的爆髮式發展,也使得銀行紛紛上線直銷銀行。從存款到貸款,網際網路企業屢屢衝擊傳統銀行的業務。可以説,傳統銀行現在被網際網路金融推著走。
京北金融CEO羅明雄説,網際網路金融出現後,金融“換媒”成為現實,即借貸雙方完全可以換掉銀行這個媒介達到各自需求。的確,目前網貸平臺已不再是最初的點對點借貸,而是出現融資租賃、票據、信託等理財産品,大有變為線上金融資産交易平臺的趨勢。而網際網路銀行的出現,無疑更是對傳統金融的直接“亮劍”。
“領導前天剛給我下達任務,主題是談談網際網路金融。”省內一位不願具名的國有銀行零售部老總向記者拋出一連串問題,到底是金融網際網路化還是網際網路金融化?是不是把原有産品完全搬到網上去?網際網路銀行究竟怎麼做?他直言,説老實話,我們也看不懂。
從微眾銀行籌備到其試營業,傳統銀行始終關注這個潛在的競爭對手,不敢小覷。
作為靠零售銀行發家的銀行,招商銀行近日推出“閃電貸”,顧名思義,就是強調“快速”,客戶通過手機註冊、申請、發放貸款。信用貸款最高額度50萬元,超過這個額度,或申請人資質不符,系統將自動直接分發給全國1300個網點,由網點客戶經理隨即到府提供線下服務。
不僅是招行,建設銀行此前推出業內首個全流程個人網上自助貸款産品“快貸”;浦發銀行推出全新小微融資平臺“網貸通”。此外,還有中信銀行“POS網路貸” 、光大銀行“POS快貸”等等。傳統銀行還加快大數據分析、研發移動終端産品流程的速度。
傳統模式下,銀行審批個人貸款,至少要3個工作日,而通過移動終端,只需3個步驟、60秒審批放款。招行南京分行個貸部經理李縝告訴記者,“銀行零售業務本身就是培育客戶粘性的過程。在網際網路技術和運營思維衝擊下,網際網路金融模式正在影響零售業務模式,銀行必須積極迎戰。”
鯰魚入海,前方困難還不少
微眾銀行首款産品是“信用付”,支援“先消費,後付款”,類似于京東的“白條”和阿裏的“花唄”。這種普惠的微型業務,佔用資金不多,又能覆蓋更多用戶,是網際網路金融的新嘗試。
羅明雄認為,網際網路金融以革命性的方式,通過更低的成本、更靈活的業務滿足用戶需求,提高借貸效率。
不過,作為新興事物,網際網路銀行這條鯰魚,發展面臨重重困難。
對網際網路銀行而言,開戶即線上身份識別非常重要。根據現行監管政策,客戶開立銀行賬戶必須面簽,而網際網路銀行無網點、無櫃檯,面簽難以實現。監管層正在給網際網路金融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央行已下發“指導意見”,對銀行遠端開立賬戶提出框架性意見。
此外,無論傳統銀行,還是網際網路銀行,都面臨資訊不對稱這個大問題。央行近日印發通知,要求8家機構半年內做好個人徵信業務的準備工作。上述國有大行零售部老總則擔心,加快個人徵信,技術上沒問題,關鍵是如何保證所徵信用的完整性、可靠性,包括出了問題,比如,有人從網上銀行貸款,逾期不還款,到時怎麼辦?
本報記者 趙偉莉 曹旭超 杭春燕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