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財經觀察:從國情咨文看奧巴馬經濟思路轉變

  • 發佈時間:2015-01-21 19:34:1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華盛頓1月20日電(記者 高攀 鄭啟航)美國總統奧巴馬20日發表國情咨文演講,旗幟鮮明地首次提出“中産階級經濟學”的執政理念和以向富人增稅、為中産階級減稅為核心的所有經濟政策方案,希望以稅收為杠桿縮小美國近年來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顯示其國內經濟政策重心已逐漸從促進經濟復蘇轉向調節收入分配。

  雖然這些進步主義色彩濃厚的經濟政策不大可能在崇尚“小政府”理念的共和黨掌控的國會獲得通過,但民主、共和兩黨都認識到,中産階級收入停滯不前和貧富差距擴大已成為當前美國經濟增長面臨的重大挑戰。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不僅將影響今後幾年美國的經濟政策走向,也將為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經濟議題辯論奠定基調。

  經濟議題一直是奧巴馬國情咨文演講的重點。2009年奧巴馬政府上臺時,正值美國陷入嚴重金融危機和深度經濟衰退的艱難時刻,奧巴馬引述《聖經》中“岩上之屋”的比喻提出了美國經濟再平衡的理念,強調美國必須重建經濟基礎和重塑經濟競爭力。奧巴馬在此後幾年的國情咨文中也延續了這個經濟思路。

  六年過去了,奧巴馬政府的經濟政策效果如何?從主要經濟指標來看,美國經濟增長已回到穩步復蘇的軌道,財政赤字和失業率大幅下降,製造業持續復蘇,頁巖油氣技術突破帶來傳統能源復興,推動美國經濟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亮點,遙遙領先於歐盟、日本等其他發達國家。

  與此同時,奧巴馬政府認為,經過六年調整,美國經濟已從如下五個方面初步實現了重建經濟基礎的目標:增加對能源和科技的投資,創造更多高品質中産階層就業崗位;完善教育制度和加強職工技能培訓,保證青少年和工人滿足未來的工作需求;推行醫療保險制度改革;降低財政赤字,實現長期財政可持續性;推行金融監管改革保護消費者金融權益和避免金融危機重演。

  因此,奧巴馬在當天的國情咨文演講中高調宣佈美國經濟已擺脫金融危機影響,“翻開新的一頁”。但他也承認,過去幾年美國經濟復蘇的成果並未被社會各階層廣泛共用,普通民眾收入持續下滑,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中産階層萎縮,美國需要就未來數十年如何發展作出抉擇。

  根據美聯儲公佈的消費者金融調查,收入排在美國前3%的家庭擁有的財富佔全部家庭總財富的比例從1989年的44.8%升至2013年的54.4%;而收入排在後90%的家庭擁有的財富佔比從1989年的33.2%降至2013年的24.7%。

  更令美國決策者不安的是,美國中産階層生活水準已持續下降十餘年,這可能會成為破壞未來美國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的危險信號。華盛頓智庫美國進步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2000年至2012年,美國中産階級家庭收入中位數下降了8%,而兒童護理、醫療、教育等基本生活保障成本卻上漲了超過30%。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去年進行的一項調查則顯示,僅有44%的美國民眾認為自己屬於中産階級,遠低於2008年調查時的53%。

  奧巴馬高級顧問丹·法伊弗在國情咨文演講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説,隨著美國經濟復蘇態勢日益穩固,奧巴馬政府需加倍努力解決薪資停滯不前和社會階層向上流動性減弱的問題。作為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熱門候選人的希拉裏·克林頓和羅姆尼近期也都表示需儘快著手解決這些問題。

  雖然奧巴馬政府和共和黨高層並不反對為中産階層減稅,雙方也都同意需對飽受詬病的美國稅收體制進行改革,但在錢從哪兒來的關鍵問題上存在較大分歧。奧巴馬政府採納了美國進步研究中心的政策建議,希望通過堵塞稅收漏洞,對富人資本利得和繼承財産增加徵稅,用於對中低收入家庭的稅收減免。這種“劫富濟貧”式的稅改方案遭到了共和黨議員的激烈反對,不大可能在共和黨控制的國會獲得通過。

  美國上一次大規模稅改還是在1986年,奧巴馬要想再次促成這一改革還需彌合兩黨分歧。但不管怎樣,如果不能扭轉中産階層收入下滑和貧富差距擴大的趨勢,美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基礎仍不穩固,最終可能還是重建在“沙土”而非“岩石”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