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理財産品或突破貨幣基金範疇

  • 發佈時間:2015-01-21 04:33:21  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胡楠)2013年餘額寶的誕生開啟了網際網路金融元年。但僅僅一年多以後,“寶寶”類理財産品就在2014年下半年集體遇冷。昨日,線上金融搜索平臺融360發佈2014網際網路金融理財報告預測,網際網路金融“2.0時代”或將開啟,網際網路理財將突破貨幣基金範疇。

  2014年1月,一場沒有硝煙的網際網路金融之戰拉開序幕。“微信紅包”成為其中最突出的代表,騰訊借此為理財通的上線拉來了大量的用戶,試圖與餘額寶抗衡。在接下來短短的兩三個月時間內,“寶寶軍團”擴容步伐加速。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産品的爆髮式增長,已經對傳統銀行理財市場構成了較大威脅。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在衝擊之下也紛紛推出自己的專屬“寶寶”。

  據融360統計,2013年共有25個寶寶類理財産品相繼問世。但截至2014年12月31日,市面上已經有56家機構共推出79個寶寶類理財産品,在數量上翻兩倍。網際網路理財市場上形成了基金係、銀行係、第三方支付係、代銷係四係“寶寶”相互競爭的格局。這些寶寶類理財産品雖然由不同類型的機構發行,但本質上都是貨幣基金。

  從整體的規模變化來看,2014年前三季度寶寶類産品的規模在不斷增長,但規模增速從下半年開始放緩。到第四季度,寶寶規模甚至出現下降。這也是自2013年6月份餘額寶誕生以來,寶寶類産品首次出現整體規模負增長。

  與寶寶類産品規模增速放緩相對應的,是其收益率不斷下降。據融360數據監測顯示,寶寶類理財産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由2014年1月的6.5%—7.5%的收益區間,跌至12月的4%—4.5%的區間範圍,“寶寶”高收益神話破滅。

  融360分析師認為,除了收益率下降之外,各係寶寶同質化嚴重,應用功能單一也讓投資者日趨疲軟、熱情消退。隨著貨幣市場化進程的推進,貨幣基金優勢的消失,依賴於貨幣基金的傳統寶寶類理財産品也將逐步走向衰退。

  該分析師預測,隨之而來的,將是網際網路理財“2.0時代”的開啟。為尋求更高收益,網際網路理財産品已不僅僅是貨幣基金範疇,將更多地對接保險理財、票據理財、P2P、眾籌等領域,網際網路金融開始朝著更加契合用戶需求、個性化定制理財的方向發展,幫助用戶獲得更高的收益。

  調查>>>

  五成受訪者購買銀行理財産品沒被告知風險

  昨日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超五成的受訪者沒有被告知購買理財産品有風險。

  第三方金融分析研究機構銀率網日前通過網路、街頭路訪、定點發放問卷等方式,對41家銀行的29622位消費者進行調查,重點了解消費者對銀行各類金融産品與金融服務的使用狀況及滿意程度。

  測評結果顯示,2014年有50.2%的受訪者購買過銀行理財産品,該比例是近五年來首次突破50%。從購買過理財産品的受訪者的年齡分佈來看,依然是23歲至35歲的青年人群佔主導地位,但佔比大幅下降,中老年人比例上升。

  2013年,23歲至35歲的人群佔比高達71.74%,2014年該比例僅為59.24%。而36至45歲、46至60歲的中老年人的佔比上升明顯,分別上升3.7%和6.09%。

  在購買銀行理財産品時,投資者首先最關注的依然是産品的收益,其次才是風險以及購買的便捷性和銀行客戶經理的服務等。

  也許正因如此,在理財産品的銷售過程中,弱化風險、暗示或承諾收益依然是理財産品銷售誤導的主要現象。産品最差收益、産品風險往往是理財經理最不願意與客戶詳細説明的內容。

  在調查中,超過四分之三的受訪者沒有被告知最差收益情況,超五成的受訪者沒有被告知産品風險。另外有超過兩成的受訪者沒有被告知産品期限和收益類型。記者胡楠 通訊員許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