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穀物折價”遭遇挑戰 土地流轉能否多方共贏?

  • 發佈時間:2015-01-20 19:12:5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成都1月20日電(記者 周相吉、陳地)在農村土地流轉中,一般採取“穀物折價”模式,村民流轉土地後,一畝地按多少斤稻穀折合市價獲得土地租金。記者在四川農村一線調查發現,已有村民不滿意這種模式,四川探索出土地入股、分季共用、返租倒包等多種利益聯結形式,解決村民與經營主體利益共用難題。

  “穀物折價”土地流轉遭遇挑戰

  在四川農村,土地流轉價格一般是每畝每年按400斤至1000斤稻穀的市價折算。然而,這種模式開始受到部分村民抵制,一些地方甚至出現村民與業主走上對立面的情況。

  2014年4月,在遂寧市射洪縣金華鎮,一大批村民與種植雜柑的峻原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産生糾紛。村民介紹説,在雜柑效益年年增加的情況下,土地流轉費用卻很低。“很長時間一畝土地的穀物折價只有400元左右,太少了。”村民杜志凱向記者透露,如果不漲租金,村民們就不租地給公司,那段時間,偷果、盜樹甚至砍樹、毀地的情況時有發生。

  一些村民認為,他們應與業主一起分享農業發展成果,而不是簡單收取土地租金。否則,寧願把土地留在手中也不願意流轉。在四川綿陽市梓潼縣,仙峰鄉迎春村的村民在近3年的時間裏,先後回絕了近20家農業公司的土地流轉計劃。村民王定秋説,所有來訪企業“胃口”都很大:要一口氣包下全村2000多畝土地,並且只以租金的方式流轉土地。村裏摸底調查,只有一小部分舉家外出務工的村民接受。“大家顧慮很多,一直談不攏。”王定秋説。

  部分農業專家表示,簡單採用穀物折價模式,村民得到的是傳統農業形式下的土地收益,失去的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土地、就業和社會保障的依託。村民即使在土地上打工,那也是少數。

  “利益聯結”實現多方共贏

  記者調查發現,四川農村正逐漸形成土地入股、土地分季共用、返租倒包等多種利益聯結形式,受到村民的歡迎。專家認為,一個合理、完善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僅可以讓村民分享現代農業發展成果,也能讓業主的發展環境更加穩定。

  峻原農業有限責任公司流轉了當地900余戶村民3000畝土地,2014年4月以後,村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公司負責生産管理及經營。峻原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産總監倪德全説,村民按流轉土地入股後,按土地面積産值獲得25%的收益,公司佔74%,以村集體為依託的土地流轉合作社佔1%。無論公司效益如何,村民每畝土地每年都將獲得600元的保底收入。村民杜志凱説,他把6畝地流轉給公司,最低産值可達4萬元,他有1萬元的收入,比簡單土地流轉多7000元左右。“現在我們都自覺護林,害怕哪個環節出問題,不像以前對流轉的土地漠不關心。”

  記者調查了解到,以入股的形式增加農民收入也是四川增加農民財産性收益試點的重要內容之一。四川崇州市探索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村民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折股入社,土地交由合作社理事會統一生産管理,每個社員只需按入股面積出生産成本。生産季度結束後,按照股份進行分配。四川農發辦主任郭飛説,隨著農村改革的推進,四川還把財政補助資金量化成股份給農戶,農戶通過合作社以優先股形式參股企業,農民按股分紅

  此外,四川還出現一種業主與農戶對土地“分季共用”、“返租倒包”模式。江油市農辦主任楊旭光説,在江油市新安鎮農業公園,業主在流轉的土地上只種一季羊肚菌,剩餘季節村民仍可種植蔬菜。

  “風險防範”讓利益共同體更緊密

  記者調查發現,隨著土地確權頒證的進行,一些村民開始意識到土地不僅僅是生存的保障,還是獲得收益的重要途徑。隨著各種利益聯結機制的探索及實踐,風險防控也需給予關注。

  土地入股的利益聯結當前較為流行,但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股份制。按照市場法則,村民土地入股,不僅要利益共用,也要責任共擔。但農村大多情況並非如此,村民入股後不管業主經營好壞,都有保底收入,所有風險都押在經營主體上。“一旦老闆‘跑路’,就會留下爛攤子,這種情況需要警惕。”楊旭光説。

  四川省委農工委綜合處長張能坤説,在風險防控方面,可以考慮收取土地流轉保證金、土地復墾基金。具體多少比例合適,需要業主和村民進行協商,地方政府金融部門也需進行調研。以不損害村民利益為原則,讓不斷涌現的新型利益聯結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

  一些涉農幹部預測,在新一輪農村改革中,以土地為核心的利益聯結方式會不斷出現,農村市場經濟要素也會更加活躍,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糾紛的增加。建議加強鄉村法制觀念的宣傳、普及,通過法治途徑解決糾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