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口岸繁忙顯示絲路國際貿易趨熱

  • 發佈時間:2015-01-19 11:18:5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西安1月19日電(記者 梁娟 陳鋼 李曉玲)西安德佰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從澳大利亞進口的1.8萬箱純牛奶,從墨爾本港出發,1月中旬直達“西安港”,目前正在緊張繁忙地報關報檢,近日將進入消費市場。

  德佰公司總經理續智明説:“這是西安港獲得國家港口代碼和國際港口代碼後辦理的第一單國際直達業務。因為不用在沿海港口轉關,運輸時間從原先50多天縮減到了20多天,物流和倉儲成本降低了約15%,貨品在當地售價可望降低30%左右。”

  中國物流學會常務理事、長安大學教授董千里説,古絲綢之路起點西安憑藉升級版的“西安港”邁向港口時代,顯示了“一帶一路”戰略引發沿線貿易持續升溫的趨勢。“一帶一路”戰略正在給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各省區和各國國際貿易帶來新的機遇和新的景象。

  記者在新疆採訪看到,如今的阿拉山口口岸格外繁忙。阿拉山口市常務副市長狄永江説,一列列火車將中亞各國的礦産品、糧食小麥油品等運往中國,而中國的機電産品、彩電、手機、日用百貨等則通過口岸運往哈薩克等國。

  歷史地理學博士、西北大學兼職教授徐君峰説:“重慶、西安、鄭州等地開行的中歐快線貨運班列,與海運、空運、公路貨運一起,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構建了更加立體、高效的物流載體。”

  一年多來,西安至中亞的“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從最初的每月兩班增加到每週一班,已累計出口陜西、山東、上海、浙江等地貨物共六大類、206個品種,總值約7200萬美元,貨物出口目的地遍佈哈薩克等中亞5國的44個城市和站點。

  在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記者看到全國各地客商投資的商城裏,一些哈薩克的商販在購物打包,中國的遊客也在選購麵粉、餅乾、蜂蜜、巧克力等農副産品。據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劉亞農介紹説,目前每天都有1萬多人進入合作中心購物、交易。

  浙江義烏的企業家金興忠説,他準備利用3-5年時間,將義烏小商品城建到哈薩克去,包含1萬多個商鋪,經營150萬種商品,

  絲路沿線省區搭建的國際貿易平臺吸引了大量中外客商。近一年來,記者屢見中亞各國的政要和商務人士在西安的第一屆絲綢之路博覽會、新疆的中國-亞歐博覽會以及敦煌絲綢之路經貿洽談會上進行商品展銷和會談簽約。在2014年上半年舉行的西安第一屆絲綢之路博覽會上,來自土庫曼的穆拉特帶來了本國的手工挂毯和傳統服飾,他説:“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我們的生意大有好處。”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鄭躍聲1月13日介紹,據初步測算,2014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或地區進出口雙邊貿易值接近7萬億元人民幣,增長7%左右,佔同期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四分之一。其中,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增長超過了10%,進口增長約為1.5%左右。

  “一帶一路”進入實施階段後,將成為中國外貿未來增長的重要發力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外經部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是中亞五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預計到2015年貿易額可能會突破1000億美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