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信貸規模創歷史新高 專家稱降息降準仍有較大空間
- 發佈時間:2015-01-16 09:07:2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放鬆銀根保障經濟發展成為監管層的選擇。央行昨日發佈數據顯示,去年人民幣貸款增加9.78萬億元,同比多增8900億元,創下歷史最高水準。
雖然2014年全年信貸並未達到此前市場傳言的10萬億元,但這一規模已經高於2009年金融危機時的9.59萬億元。從信貸結構來看,企業中長期信貸和居民中長期信貸投放較快,其中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2.23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增加3.83萬億元。
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人民幣新增貸款創出歷史新高的主要原因是外匯佔款大量減少,以及監管推動下大量表外業務回歸表內。由於美元升值、國內經濟回暖緩慢等多種因素,跨境資金外流趨勢較為明顯,央行需要更加主動地投放流動性,一方面通過擴大新增貸款規模,另一方面通過MLF、SLO等新創設的政策手段提供流動性支援。
商業銀行更是在臨近年末時上演了一次突擊放貸潮。去年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8527億元,12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973億元。而2010-2013年期間,11月和12月的新增信貸平均值分別為5700億元和5100億元。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表示,“通過測算,去年12月企業戶中長期貸款新增近5300億元,創同期歷史新高,企業貸款‘淡季不淡’對經濟而言是積極信號,可能與之前央行調高合意貸款規模有關,也有可能與近期密集出臺的投資計劃有關”。
去年12月社會融資規模數據也是個亮點,當月社會融資總量達到1.69萬億元,好于歷史同期,信託、委託貸款都有大幅增長。全年社會融資規模為16.46萬億元。
相比之下,M2(廣義貨幣)未達預期目標令全年金融數據失色不少。截至去年12月底,廣義貨幣(M2)餘額122.84萬億元,同比增長12.2%,未達年初定下的13%目標。
對此,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徐博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利率市場化、金融創新加強的環境下,商業銀行存款增速放緩,去年人民幣存款增加9.48萬億元,同比少增3.08萬億元;此外,外匯佔款增速持續放緩,去年1-11月累計新增外匯佔款不到9000億元,較上年同期少增1.6萬億元,這導致基礎貨幣增速放緩。
對於未來一段時期的貨幣政策風向,多位研究人士給出了1次降息+多次降準的答案。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點評認為,由於中國經濟增速持續放緩,通縮風險不斷上升,中國的貨幣政策將繼續放鬆,央行今年將降低存款準備金率3次,每次降準50個基點,一季度就可能第一次降準。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貨幣政策寬鬆加碼,是政府今年應對通縮風險的首要選擇。目前的低通脹和高存準率令降息降準有一定空間,預計年內將有2次單次幅度為25個基點的對稱性降息以及至少3次單次幅度為50個基點的降準。
中金公司的報告預計今年會降息1次、降準4次,時間點發生在今年上半年的可能性更高。(記者 孟凡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