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生態農業看“浙”裏
- 發佈時間:2015-01-16 03:29:34 來源:浙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顏偉傑 通訊員 厲寶仙
“2014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自2010年以來首次恢復到1900萬畝以上,糧食總産151.5億斤,早稻單産連續兩年居全國首位;預計實現農業增加值1808.7億元,同比增1.5%……”15日舉行的全省農業工作會議公佈了2014年農業農村工作的“成績單”。
“成績單”上的數據令人振奮,而支撐這數據的,是背後糧食擴面增産、農業生産方式轉變、農村體制改革等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我們調減了禁養區生豬566萬頭,化肥減量3.3萬噸、農藥減量2350噸,新增沼液利用量514萬噸、面積660萬畝。”省農業廳廳長史濟錫介紹。
而不久前,農業部和浙江省在北京共同舉辦新聞發佈會,宣佈了浙江成為全國唯一現代生態迴圈農業試點省。“2015年,在推進現代生態迴圈農業試點省建設過程中,浙江的農業農村,將再次令人刮目相看。”史濟錫説。
農業生産方式已改變
2014年,生豬價格低迷與環境倒逼,對生豬養殖戶來説是最困難的考驗。全省87個縣(市、區)重新調整劃定畜禽禁限養區,禁養區關停搬遷養殖場戶7.46萬個,過載區嘉興、衢州等地的生豬養殖量分別調減45%和25%以上。
以環境承載力為杠桿,畜牧業區域佈局與産業結構兩個加減法已呈現出産業轉型升級的曙光。生豬存欄50頭以上養殖場規模經營水準大幅飆升,場均存欄數達到475頭,較2013年翻了一番。在金華大堰河農牧場,農場主金新振用一隻手機就把500多頭豬的智慧豬舍管理得井井有條。
轉型並不僅僅體現在規模上,産業結構上,生豬調減的同時,湖羊等污染小、富有特色競爭力的養殖業呈現增量態勢。以湖州為主實施湖羊産業振興三年行動計劃以來,湖羊存欄達33.09萬隻,比實施前增長26.5%。
養殖業轉型,種植業提升。紹興市柯橋區,肥藥減量新技術、新産品、新模式同樣受到了種糧大戶的追捧。2014年,當地農業部門開展糧田高效緩釋肥示範推廣,讓不少農戶嘗到了甜頭,儘管肥料成本略有上升,但可節省35%的氮素投入,減少施肥2至3次,每畝可直接節本20元至30元。
目前,浙江大地上以科技為特徵的農業生産方式變革持續推進,一系列肥效提升、有機肥替代以及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等整合技術,以及秸稈資源化利用與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置機制全面發力,讓浙江田野水更清、田更綠、天更藍。
生態迴圈建設正鋪開
嘉興敦好牧場位於南湖區余新鎮金星村,有生豬養殖區200畝,農業生態種植區888畝、生態休閒農業區100畝。豬場養殖廢水和排泄物採用“厭氧+好氧”處理工藝,實現養殖零污染排放。種植區的蔬菜老莖葉則經乾燥粉碎作為生豬輔助飼料,形成了“豬-沼肥-作物-豬”生態迴圈農業體系。
通過生態迴圈農業體系,可以高效地將養殖業和種植業相結合,一方面從養殖地直接解決了生豬養殖過程中所産生的污水污料,保護了環境;一方面將死亡牲畜轉化成有機肥料,從根源上防止疫情擴散,也避免了死亡牲畜給周邊環境帶來的影響。
小到村莊,大到現代化的農業園區,甚至全縣域,這樣的場景在浙江並不少見。2015年,作為全國唯一的現代生態迴圈農業試點省,浙江將繼續做好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全部完成1.1萬家生豬存欄50頭以上的養殖場治理,在22個生豬生産重點縣全面推廣生豬保險與無害化處理聯動模式。
在浙江的”生態迴圈“理念裏,農業廢棄物,不僅要治理,也要利用。2015年,畜禽養殖排泄物、農作物秸稈、食用菌種植廢棄物及“三沼”綜合資源化利用將逐漸向全省推廣。全省還將通過21個縣(市、區)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處置試點,啟動廢棄農膜回收處置市場化運作工作。
農産品安全有新保障
這幾天,浙江飛翼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老總杜東方看著網上的訂單喜不自禁,僅上海一地,年價1.2萬元的蔬菜配送制會員已經發展到了6000多名。在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的當下,農産品消費升級也正在加速,從過去的吃得飽、吃得好向吃得平衡、吃得營養、吃得健康轉變。
生態農業釋放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今年我省在穩定糧食生産、保障有效供給的前提下,還將在每個市至少選擇兩個縣,力爭全省有三分之一以上縣創建農産品品質安全放心示範縣,並積極與國家級創建標準接軌,有5個縣成為國家級農産品安全縣,為創建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省打下良好基礎。
針對農産品生産主體,全省將按照一個産業標準、一張模式圖、一套操作規程、一套講解光碟、一本操作手冊、一個示範園的“五個一”要求,組織推廣從源頭開始的全程標準化生産,加快“三品一標”優質農産品認證,力爭新認證無公害農産品350個、綠色食品130個。
與此同時,全省還將深化追溯農産品品質安全平臺功能開發,完善規模以上主體資訊庫,構建全省統一的農産品追溯體系;加大特色優勢作物農藥登記力度;穩步推進畜禽屠宰職能交接,全面推行設區市主城區家禽殺白上市。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