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中國旅遊貿易逆差”是誤導性説法
- 發佈時間:2015-01-15 15:4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南昌1月15日電 (記者 周音)中國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15日在南昌召開的2015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上表示,“中國旅遊貿易逆差”是誤導性的説法。
李金早説,有一種説法很流行,説“中國存在鉅額的旅遊貿易逆差”,説“2013年中國旅遊貿易逆差730億美元,2014年旅遊貿易逆差突破1000億美元,增長近50倍,中國已成為世界旅遊服務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但是,這實際是一個誤導性的説法。
李金早指出,出境旅遊支出和入境旅遊收入,目前不是同一個統計口徑,不具備可比性,更不能簡單相減。目前中國還沒有建立起海外旅遊花費的調查統計制度體系。出境花費是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的境外中國公民的花費,它既包括了旅遊,也包括了求學、就醫等花費,它是一個大口徑的統計。
而入境旅遊收入,只是對入境遊客進行抽樣調查的旅遊花費,兩個統計數據口徑一大一小,不能簡單的直接相比,更不能直接相加相減。國家外匯管理局在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時,出境旅遊執行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標準,口徑中包含了長期(超過一年)醫療和留學費用,除常見的出境旅遊消費外,留學生等特殊人群的學費、食宿等花費以及在外短期工作人員的當地消費也劃入國際服務貿易項目統計範疇。而國家旅遊局測算的入境旅遊收入數據則執行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的統計標準,未包含長期(超過一年)醫療和留學費用,二者在統計口徑上不相同。
此外,出境旅遊花費和入境旅遊花費還存在一個統計口徑的差異,入境旅遊花費調查分為過夜和不過夜,出境旅遊花費調查則不分過夜和不過夜。而且,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的境外花費,是根據其他國家和地區發佈的中國人入境花費整理計算的,而各國和地區對遊客在當地的每人平均花費統計測算方法不盡相同,各國遊客花費數據也不具備可比性。
他強調,出境購物花費高有著突出的階段性特徵和政策制約因素。中國出境旅遊花費高,主要就是高在境外購物,特別是到國外購買奢侈品上。聯合國2008版國民經濟核算中的旅遊衛星帳戶部分的調整,已將奢侈品購物從服務貿易中調整到貨物貿易,中國出境旅遊花費會在所傳言的數據上大大減少。而且,中國出境旅遊花費有著突出的階段性特徵和政策因素,主要是關稅高和人民幣升值等因素,這不是典型旅遊消費行為,而是一種貿易替代。隨著自貿區建設、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以及出境遊客消費逐步成熟,這種排浪式的海外購物特別是購買奢侈品消費將會發生理性回歸。現有研究發佈的數據,沒有扣除這些因素。
他稱,測算出境和入境旅遊花費應該進行結構性分析和調查估算。2013年,入境旅遊總人數12907.78萬人次,出境旅遊總人數9818.52萬人次,目前入境旅遊比出境旅遊人次還多3089.26萬人次。出境旅遊的地區結構與入境旅遊地區結構也基本一致。應該對港澳臺、亞洲、歐美等主要客源市場出境和入境花費進行對比調查分析,而不應籠統的説出境和入境旅遊花費。此外,計算差額還應該扣除海外接待體系的資金回流,以及出境旅遊花費中發生在國內費用。
因此,要正確測算出真實的入境旅遊花費差,就必須扣除上述因素。根據國家資訊中心課題組的初步調查研究,扣除上述因素後,不僅沒有所謂鉅額的中國旅遊貿易逆差,還存在順差。
李金早還説,不應當將出境旅遊、入境旅遊割裂孤立的看,而應建立“旅遊入出境總人次”的概念。中國已從入境旅遊目的地轉變為入境旅遊目的地與出境旅遊客源地的雙重旅遊國,這是民富國強、旅遊發展的表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