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年報大幕今日開啟 高送轉概念股最有戲

  • 發佈時間:2015-01-15 03:33:15  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新股密集發行中,資金紛紛轉向一級市場,大盤也隨之展開震蕩,市場熱點相繼熄火。不過,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大幕今日開啟,為投資者帶來了新的掘金路線。按照A股市場慣例,除了業績預增的個股之外,高送轉概念常常是不可忽視的熱門標的。截至本週,兩市已有超過40家公司披露了高送轉預案,不斷推進的行情也使得相當數量的個股受到市場追捧。

  10股轉12股派2.1元

  沃華醫藥打響首槍

  今日,滬深兩市首份2014年年報亮相。沃華醫藥率先披露年報,公司2014年度凈利潤為3654.80萬元,同比增長244.10%,並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2股並派現2.1元。二級市場上,該股的走勢也打響了年報行情的首槍——昨日大單買入,股價以漲停報收。

  A股歷來有靚女先嫁的傳統,而披露首份年報的沃華醫藥果然年報靚麗。該股今日披露的年報顯示,沃華醫藥2014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15億元,同比增長23.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54.80萬元,同比增長244.10%;基本每股收益0.22元。對於業績大幅增長,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公司主導産品心可舒的銷售市場趨於穩定成熟,報告期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公司繼續加強銷售費用使用效率與支出的管理,包括對部分效果不明顯的費用項目進行控制和壓縮,優化學術推廣及市場推廣動作以減少學術及市場投入額度,使得報告期較上年同期營業收入的增長幅度大於營業總成本的增長幅度,造成營業利潤增長幅度較大。

  不僅業績靚麗,沃華醫藥還在年報當中慷慨回報投資者,給出了一份“大紅包”。公告顯示,擬以公司2014年末的總股本為基數,以未分配利潤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金紅利2.10元(含稅),累計派現3443.58萬元,同時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2股。對於這樣一份業績靚麗且慷慨分紅的年報,市場也以放量大漲回應,以30.14元的漲停價收盤,且創出5年多來的收盤新高。

  本報記者 劉泰山

  年報看業績

  白馬股開啟業績浪

  股市是宏觀經濟的晴雨錶,而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是個股股價波動的關鍵因素。因此,儘管上市公司年報透露出各種資訊,但最受關注的還是上市公司在報告期內的業績,以及公司對於未來經營的預期和展望。投資者在掘金年報之時,首先需要關注的還是那些業績優良,具備成長性的優質白馬股。

  七成公司業績預喜

  年報業績是上市公司股價走勢的決定因素,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掘金白馬股有望成為年報披露期間的主要掘金線索。據統計,在已經預告年報的公司中,近七成公司預喜。

  1月份將有28家公司公佈2014年報業績,其中,17家公司已經發佈了2014年報業績預告。在已經發佈預報的17家公司中,預喜公司達到12家;猛獅科技凱迪電力、沃華醫藥、*ST南鋼鼎漢技術億帆鑫富澳洋順昌7家公司預計,2014年凈利潤同比最大增幅達到或超過100%,其中,猛獅科技預增283.54%、凱迪電力預增270.00%、沃華醫藥預增250.00%,增幅居前。此外,截至1月13日,共有1081家上市公司發佈2014年年報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增的為730家,佔比為67.5%,業績預減或預虧的322家,佔比為29.8%,此外還有29家業績不確定,佔比為2.6%。在預喜的730家上市公司中,172家公司業績預期翻倍增長。

  券商板塊形勢喜人

  上市公司年報也是其行業的晴雨錶。分行業來看,交通運輸、公用事業、通信、傳媒、券商等行業凈利潤保持高速增長,其中券商股受益於股市行情的火熱,年報形勢最為喜人。

  2014年,券商行業業績普遍上漲。日前各家上市券商發佈的2014年12月運營數據普遍喜人。數據顯示,20家券商發佈12月業績情況,除去國信證券外,19家券商單月收入200.5億,環比增加64%。年度累計收入1087.46億,同比增長67%;單月凈利潤71.29億,環比增加43%,年度累計凈利潤434.28億,同比增長81%。海通證券分析認為,隨著券商年報的逐步披露,市場將迎來券商股的終極爆發點。高華證券分析認為,2015年券商行業將連續第三年迎來盈利復蘇,2014年至2016年每股盈利增速將分別為52%、25%、13%,建議投資者選擇性買入那些存在估值折讓且盈利潛力高於同業的券商股,推薦海通證券、中信證券等股。

  本報記者 劉泰山

  高送轉表現強勁

  概念股等待挖掘

  昨日,高送轉題材概念股趕在年報季開閘的前夕又火了一把。這其中,永大集團賽象科技聯建光電聯手漲停,立思辰隆基股份東陽光科攜手漲逾6%,而亞太科技浙江美大佳隆股份也錄得超過5%的漲幅。

  事實上,昨日高送轉板塊的群起而動不過是此前多只相關標的的集中爆發,從去年12月中旬永大集團宣佈10送15後的連續飆升到此後賽象科技公佈10送20後的一路上揚,作為A股市場每年必炒的傳統概念,高送轉也伴隨著牛市的升騰而展現出極其強勁的上攻步伐。分析人士稱,由於大盤在去年初走勢相對疲弱,高送轉概念股並未獲得資金太多關注,而隨著滬指去年年末放量走高,市場環境逐漸轉暖,臨近年報季,高送轉個股的表現也將開始活躍起來,但從目前來看,在股指持續震蕩調整的影響下,雖有不少個股表現活躍,但高送轉板塊的行情仍未全面展開,但這也恰恰為此後高送轉概念的繼續演繹留下了空間。

  隨著年報季的開啟,高送轉概念也將由預期炒作過渡到實質性年報高送轉炒作階段。市場人士表示,作為年報季市場熱點的標配,雖然高送轉對於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改善本身並無太大幫助,但由於拆股後股價更低,有利於股價的後市運作以及吸引機構資金參與增發等並購,再加上高送轉本身代表了公司管理層對上市公司長遠發展的看好,因此儘管目前已有相當數量個股提前表現,但部分資金介入度較高的高送轉概念股仍值得逢低買進。

  在選股層面,判斷高送轉潛力,可從公司的經營和管理兩方面展開,主要依據財務指標,如每股未分配利潤、每股資本公積金等。分析人士建議投資者首選具備高凈值、高分配利潤以及高公積金的個股,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可以預見年報季的到來將吸引相當數量資金對高送轉展開追逐,但仍有分析人士不忘提示風險,長城證券分析師就認為,高送轉此前受市場追捧很大程度上源於過去A股“分紅少融資多”的習慣,現在隨著資本市場的成熟,高送轉已不再稀缺,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也在下降,同時仍有不少個股在披露了高送轉預案後股價不升反降,因此在選擇個股時儘量挑選貨真價實的高成長個股。

  本報記者 馬玉寶

  鎖定牛股

  年報亦是選股利器

  經過了大盤藍籌,經過了軍工題材,由沃華醫藥開出的兩市首份年報又將A股市場領入了對業績浪的挖掘。對於很多普通投資者來説,面對動輒上百頁的年報,抓住重點,集中突破,能夠做到窺一斑而知全豹便顯得尤為重要。那麼,面對著諸多的年報,投資者又該如何從中找到有用資訊,讓年報成為自己的選股利器呢?

  分析人士表示,選擇一隻股票的首要標準為業績好壞,年報中的“基本情況”與“財務會計報告”則是一個公司經營狀況的晴雨錶,其中,“基本情況”披露主要財務數據和指標,包括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和每股收益、加權平均凈資産收益率在內的種種指標都是重要參照。除此之外,上市公司的利潤構成,尤其是主營業務利潤所佔比例等也是不可或缺的指標。

  除了大體的經營狀況,股本變動及持股情況、股東大會簡介、董事會報告、重要事項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一般意義上,從“董事會報告”中,可以得到對年度經營結果的解釋,而在股本變動中,則可以洞悉該只股票所受到的青睞程度。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名大股東有證券投資基金等機構身影,則往往意味著其受到市場關注度較高,未來有望在中長線迎來較大機會。不過,在具體操作上,仍需結合二級市場上公司股價所處價位水準。若大機構重倉持有的品種股價處於較高位置,則仍需儘量回避。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質地優良、主營突出、有盈利、成長性良好的上市公司之外,年報中一些虧損、特別是“巨虧”公司也有一定的參與價值。分析人士建議,對於年末選擇一次性清理公司歷年包袱、輕裝上陣的虧損公司尤其需要重點關注,“在年報披露之際,部分公司已經通過業績預虧提前釋放了風險,而劣質資産的剝離也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未來的重組預期。”當然,相比業績突飛猛進的個股,此類公司則往往具有相當程度的風險,參與時還需謹慎。本報記者 馬玉寶

  變盤節點臨近

  投資者可備戰年報行情

  週三,10隻新股正式發行,資金面壓力繼續顯現,滬深兩市呈縮量調整格局。雖然銀行、券商兩大金融板塊出現反彈,但市場做多動能有限,煤炭石油、有色金屬、保險等其他藍籌板塊仍處於調整態勢。同時,近日連續反彈的創業板也出現回調,市場熱點大幅減少。最終,滬指下挫0.40%,收于3222.44點。市場成交量仍處於低位水準,滬市單邊成交2672億元,與週二相差無幾。

  昨日,銀行、證券等金融板塊是做多大盤的主要力量。創業板指數小幅調整。但由於得不到量能的有效配合,權重股也不能托起大盤,下午兩點後市場出現跳水走勢,滬指一度擊穿3200點整數關口支撐。

  盤面上看,因受央行對即將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進行續做消息影響,銀行股表現搶眼,中國銀行中信銀行雙雙漲逾3%,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緊隨其後,漲幅也都在2%以上。而券商股也迎來大面積反彈,國元證券大漲5.60%,領漲整個板塊。

  不過,由於量能不濟,銀行、券商股的做多效應並未擴散至整個權重板塊,特別是中石油午後一度跌逾3%,拖累煤炭、石油、有色、鋼鐵等資源類權重股齊齊下挫。與此同時,創業板也出現回調,導致市場熱點散亂,兩市漲停個股不足20隻,人氣活躍度大大降低。

  週五是期指交割日,多空雙方大戰一觸即發。分析人士指出,連續兩天成交量萎縮到3000億元下方,再次表明瞭這裡大盤已經開始進入指標的修正期,但這種連續快速縮量的走勢也表明瞭這裡沒有恐慌性殺跌的出現。同時,這種連續縮量的走勢表明瞭大盤已經開始進入方向性選擇,需要注意的是,因為縮量這裡即使向上也不會有很大空間,相反如果向下,更強勁的反彈也將出現。短線來看,繼續關注金融板塊的風向標作用,大盤的變盤將由成交量確認,點位主要關注3200點一線的得失。

  廣州萬隆分析師表示,本週的回調,直接原因是打新資金對二級市場的“抽血”作用,而根本則在於股指短線實在上漲太快,畏高情緒、洗出浮籌等需求都壓制做多量能的釋放。在沒有量能的配合下,儘管權重板塊出現了試探性上攻,但馬上被股指空單收割。短期內市場或將延續回調整理的走勢。不過,縮量回調並不可怕,前幾個月放量兩市涌入了大量資金,縮量表示這些資金仍在場內,回調更像是大趨勢上的洗盤。之後隨著打新資金的逐步回流,市場有望重回升勢。而在此之前,一旦盤面出現大幅下跌,則就是低吸的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本週年報披露正式拉開大幕,市場已進入到年報時間。投資者應重點關注那些業績與股價倒挂的個股,尤其是之前遭到錯殺,出現明顯超跌的股票,畢竟在年報因素發酵、打新資金回流預期高漲的背景下,市場交投重現活躍也是遲早的事。本報記者 蔡雲舟

  一言難盡

  A股進入年報時間

  自去年11月以來,滬港通、新股等成為了A股走向的關鍵。隨著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的揭幕,A股或由此正式進入“年報時間”。那麼,“年報時間”對於A股意味著什麼呢?

  上市公司年報是其一年“成績單”,業績成色對相關個股的走勢至關重要,在當前市場消息面真空且市場略顯疲軟的背景下,年報無疑將成為影響市場走勢的主要因素。隨著年報披露的啟動,市場的焦點將轉向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以及高送轉、經營思路、來年規劃等年報的各種題材。可以預期的是,上市公司年報的陸續披露將會帶來各種各樣的題材、故事和機會。在年報披露時期,A股市場絕對不會寂寞。從A股歷史走勢來看,在上市公司披露年報的春季,A股市場大多時候都會有一波行情。因此,當前投資者有理由期待年報行情的啟動。而在操作層面上,也應該圍繞年報主線來挖掘機會。當然,年報期間也會有風險,對於績差股、業績地雷投資者也應該及時回避。

  本報記者 劉泰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