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市公司如何擺脫“輸血依賴”

  • 發佈時間:2015-01-14 03:52:3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進入2014年年報披露期,記者發現通過地方政府補貼來提升全年業績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數。

  綜合同花順和巨潮資訊網數據統計,截至1月13日,自2014年12月1日以來的40多天中,滬深兩市共有31家公司發佈公告稱獲得了地方政府補貼,其中滬市18家,深市13家。

  公告裏的“地方特色”

  除去政策支援的一些高成長性、高科技含量的新興産業公司之外,獲得地方政府補貼的公司大多為業績較差、瀕臨退市的上市公司。經營業績連續虧損兩年的ST公司,往往在虧損期滿3年之時,由當地政府給予財政補貼,幫助它“起死回生”;而*ST類公司因面臨退市風險,更是獲得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

  以*ST東力為例,近日該公司就發佈了兩則補助公告。其2014年12月4日發佈的公告稱,收到了區財政撥付的500萬元配套資金;而在11月19日,公司已經收到了市級財政撥付的500萬元産業扶持基金。

  而天利高新今年1月1日公告也表示,2014年獲得挖潛改造資金、稅收返還、政府購買崗位補貼等共計17項政府補助,合計1217.63萬元。而該公司此前預告2014年全年凈利潤虧損。

  值得關注的是,天利高新曾于2012年虧損2.24億元,而2013年凈利潤卻為540.22萬元。助其實現扭虧為盈的主要原因是2013年該公司獲得的各類政府補助高達2981.76萬元。該公司2014年能否借助地方政府補貼,再次實現凈利潤逆襲引起資本市場廣泛關注。

  Wind數據顯示,上市公司2014年半年報中,有超過80%的公司收到地方政府各項補助,不少上市公司獲得的補助遠遠超過凈利潤。

  目前,地方政府補助的主要形式有財政撥款、財政貼息、無償劃撥非貨幣性資産等形式。在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看來,在上市IPO仍是一種相對稀缺資源的環境中,盡可能保住公司上市資格,對地方政府來説,也有解決地方企業融資和就業問題的考量。

  打鐵還需自身硬

  不管是歐美發達國家還是在我國香港地區,成熟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獲得如A股如此高的地方政府補貼力度實屬罕見。“倘若企業屬於國家引導發展的新興産業,虧損只是暫時的,政府補貼或能幫助其渡過難關。”董登新表示,如果只是為了公司不被戴帽和不退市,在凈利潤上做“小動作”,補貼多為不合理之舉,也對企業發展沒有實質性的幫助。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主體。一般情況下,它通過股票發行籌集資金,也可以通過定向增發、配股等手段籌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明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高額的補貼不利於資本市場優勝劣汰,也會阻礙市場化改革的進程。”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鄒亞生表示。

  “對於地方政府補貼企業的亂象,亟須監管層徹底調查並予以糾正。一方面要重新劃定補貼的具體範圍;另一方面,要縮小補貼規模。”國開證券分析師杜徵徵補充説。

  打鐵還需自身硬。上市公司要想長遠發展,不能一味依靠地方政府“輸血”,而自身更應學會“造血”。

  上市公司要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亟須提高自身的生産經營能力。“一方面要注重高管和普通員工研發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建設,生産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産品,採取差異化競爭的策略,逐步掌握市場優勢;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並購重組、定向增發等手段,進行産業多樣化改革,優化經營戰略,助推産業轉型升級。”鄒亞生建議,為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對企業主體的服務作用,上市公司應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平臺為自身贏得更好、更快的發展機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