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政府安心“修路”企業努力“跑車”

  • 發佈時間:2015-01-13 00:32:1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以前和政府官員吃飯,每星期總有一兩次,現在一個月也沒一次。”——江蘇鳳凰畫材集團董事長陳衛宏談及政商關係變化時如此感慨。記者在江蘇十余家企業採訪都聽到了類似感受:與官員見面少了、應酬少了,守法多了、闖市場多了。企業家們希望這種“新常態”保持下去,營造更加公正的發展環境。

  從“感覺企業是政府的”到“叫不全官員名字”

  “技術始終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與其他繪畫材料生産企業一樣,鳳凰畫材面臨著人力、環境等方面成本上升的壓力,但陳衛宏自信能通過轉型升級渡過難關。

  除了充分的技術儲備,給予陳衛宏信心的還有新型政商關係。以前政府相關部門經常來公司參觀、考察、座談,雖然多是為了推動工作,但接待壓力確實大。2014年情況明顯改變,基本不用再為吃飯犯愁,可以把更多精力用到正常經營上。

  對於“接待減負”,江蘇森威精鍛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敬民感受同樣深切。森威曾經是自行車零部件龍頭企業,鳳凰、永久等名牌都是其客戶,多年來少不了和政府打交道。“那時候什麼事都要找官員,感覺好像公司是政府的。”戴敬民説,這種本已習以為常的政商關係,現在發生了改變,除了正常處理公司業務,再不需要與政府部門私下來往,甚至連當地主要官員的名字都叫不全,只要一門心思去開拓市場就行了。

  戴敬民認為,這種轉變比公司的業務轉型更加難得。“如果徹底從找市長轉向找市場,那整個中國經濟都將受益。”目前森威從自行車轉向轎車零部件生産,市場上一線品牌汽車基本上都是他們的客戶,訂單已經排到2024年。

  政府安心“修路”企業努力“跑車”

  政商關係的“新常態”,一方面讓企業減輕了壓力、集中了精力,更重要的是讓企業家“心中有底”。多位企業家表示,以前和官員來往密切,很多時候難免公私混淆,表面看似風光,實際上如同“走鋼絲”。

  一家高科技企業的負責人説,有這樣的先例,企業上市時會有少數官員來揩油,希望得到一些股份。他的公司近日上市,完全沒有這種困擾,當地政府部門只是全力做好協調等服務工作,沒有任何利益糾葛。

  記者採訪蘇州晶方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時,市經信委一位負責人同行。這位負責人與該公司董事長王蔚彼此不認識,交換名片時,兩人都説“原來你就是××啊?”原來,市裏給了這家公司一筆科技專項扶持資金,剛好是這位負責人經手審批發放的,兩人“神交已久”,卻並無私人來往。

  蘇寧電器副董事長孫為民認為,政府扮演的角色應是“修路人”,讓企業在路上“跑車”,好比發展電商,必須按照行業規律來維持市場秩序,“否則市場按江湖規則辦事,是難以想像的一件事。”

  “從繞著紅燈走,轉為迎著綠燈走”

  有企業家形容説,以前和官員感情“濃如酒”,現在慢慢轉向“淡如水”,後者遠比前者更加長久可靠。從長遠看,期待新型政商關係的建立,歸根到底是希望競爭環境更加公平。

  江蘇某知名企業的總裁告訴記者,一些企業以前習慣“繞著紅燈走”,比如通過政府熟人,試著突破一些禁區;現在不行了,要強調法治思維,“迎著綠燈”走正道、走大道,原因就是政商關係進入“新常態”,各類企業的待遇越來越公平,沒有理由和空間再去突破禁區。

  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解子勝表達了相同觀點:“企業猶如一棵樹,政商關係改變後帶來的公平環境,正是企業成長需要的土壤和陽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