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種業人眼裏不能只盯著産量

  • 發佈時間:2015-01-12 06:31:5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劉石

  開欄的話

  深化種業改革,首先需要拆除思想的“籬笆”。隨著種業改革進入深水區,需要解決的問題個個都是“硬骨頭”,這些問題的癥結在哪,破解的辦法有哪些,新政策如何落地,新情況如何應對,不僅需要探索,更需要智慧。為更好地為種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援,匯聚改革創新正能量,現代種業週刊今年將在五版開設“種業大家談”專欄,邀請業內專家暢所欲言為新常態下的種業發展指點迷津。

  ●在傳統農業中,不計成本地追求産量的最大化是人們唯一的選擇。

  ●進入現代農業之後,基本驅動力不再僅僅是為了吃飽飯,而逐步演變為一种經濟活動。

  世界各國農業發展的階段、技術水準和組織方式不同,但是在其各個主要階段所表現出的特點卻是相似的。

  在傳統農業中,世界各地的人們唯一目標都是追求農作物産量的最大化。由於當時的農業的産量水準受到技術和自然條件的限制,食物短缺是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因此,不計成本地追求産量的最大化是人們唯一的選擇,也是農業生産活動最主要的驅動力。

  但是進入現代農業之後,由於農作物品種的改良、化肥和農藥技術的普遍使用,農業機械的使用和普及,世界主要國家的農業生産力得到極大的提升,全球農業生産能力和總人口對於糧食的需求達到了總體的平衡。局部的食物短缺更多是由於不平衡的發展和分配機製造成的,而不是由於供應總量的不足。世界大部分國家人們從事農業生産活動的基本驅動力不再僅僅是為了吃飽飯,而逐步演變為一种經濟活動,因而農業生産活動主要目的也就從追求高産轉變為追求經濟效益上來。

  從歐美國家的農機技術和實踐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農業將不只著眼于農作物的産量,也不僅考慮中短期的經濟效益,而是更注重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基於保護性耕作、節水農業、生物農業、綠色農業、有機農業、立體農業等技術手段的充分應用,人類在滿足自身數量需求的前提下,更注重産品的安全性、品質的優良性、食物的多樣性、個性化定制以及人與環境的和諧關係等。

  基於以上的規律,要提升和發展中國農業現代化和産業化的水準就應該從提高農業生産效率和效益上下功夫,而不只是單純追求産量的增加。

  要解決農民生産的效率和效益的問題,除了制度和政策的因素,就必須在提高産量、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産品價值四個方面綜合考慮。

  提高産量的核心是提高以種子技術為核心的科技水準。優良品種的引進和培育是農作物高産的“內因”,最佳適應區域的篩選和定位、配套技術措施的摸索和運用,合理的水肥配合,及時的病蟲害防治等,都是達成最終高産的重要因素。

  提升效率的核心是農業機械化的普及以及操作流程的標準化。我國農業人口結構的變化和土地規模化的提高,催生農業機械化的普及。從播種、田間管理、收穫到深松整地四大環節來看,我國的農機普及程度和裝備水準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著較大差距,同時,在標準化操作流程的建設和資訊化能力的運用方面也落後甚多。要想拉近與西方發達國家農業領域生産效率的的差距,必須從農業機械化的硬體和軟體兩個方面下工夫。

  當前農業生産投入的前幾項分別是地租、農機、勞動力、化肥和種子。降低生産成本必須從多方面考慮。減少勞動力的投入靠農業機械化程度和管理水準的提升;農機投入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借助相關的政策和企業的能力,以及融資租賃的資源;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運用和體系建設既可以提高施肥效果,又可以降低成本和減少環境污染;通過試驗選擇當地最適合的品種,並輔以配套技術等。提高農産品價格的核心則是加強與市場對接能力,通過提高産品的安全性、品質、口味和多樣性等價值內涵,來提升産品的價格。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效率和效益是産業發展的基礎。只要投資農業和從事農業生産能夠獲得與從事其他行業相匹配的收入機會和社會地位,農業的産量水準和技術水準就會有保障。過於強調産量因素而忽略經濟因素,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會受到根本性的制約。

  總之,在現代社會農業産業的發展不但要提升技術水準,更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産量或者高産是農業生産的重要指標,但不是唯一指標。只有通過農業生産和投資的經濟效益的提高,才能夠調動農業生産者的積極性和投資農業的動力,才能夠保證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

  (作者係種業資深人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