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常態下環保産業大有發展前景

  • 發佈時間:2015-01-09 00:32:15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的“2014中國環保上市公司峰會”在北京落幕。本屆峰會以“新常態下環保産業:模式創新與技術創新”為主題,著重探討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國環保産業的發力點和持續動能。來自政界、商界、學界的環保領袖就中國經濟形勢及未來發展趨勢、“水行動計劃”基本思路、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PPP政策、新環保法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其中,特別就“垃圾處理——燒還是不燒?怎麼燒?”“近零排放——行業異數還是行業趨勢?”“市政公用領域政企合作——政府主導還是市場主導”等問題舉辦3場行業論劍,備受各界矚目。

  本報記者對第十屆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委員毛如柏,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等人的精彩觀點進行了整理,以饗讀者。

  毛如柏(第十屆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委員):

  回顧這一年多,我國在環保領域有如下幾點深刻的變化:

  一、我們對環境問題的嚴峻性有了更加深刻和清醒地認識,特別是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作出了一個判斷,即環境容量已經達到或者接近上限。二、我們對環境品質的要求,對於環境污染治理的要求,更加嚴格,更加明確。三、我國在進一步修訂完善嚴格環保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新的環境保護法2015年1月1日開始施行,近日召開的人大常委會正在討論《大氣污染防治法》的修訂,環境領域的專家們都在進一步醞釀如何進一步修改完善嚴格環境法律的立法工作。環境標準領域有的標準已經制定出臺,標準比過去要求更嚴了,有一些標準還在進一步的醞釀之中,從政策層面來講,環境稅呼之欲出。所以説,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正在採取著這樣一些法律法規標準政策的措施來推動環境保護工作向前健康的發展。

  有這樣一些力量的推動也就必然推動著環保産業進一步快速地向前發展。環保産業發展的新時期到來了。但是我們當前還面臨著一些問題,主要有三點:第一,監管不力。第二,企業的責任沒有到位。現在的污染主要還是工業污染,工業污染首先應該是企業的責任,企業應該把治理污染、減少污染、發展新的經濟運作的方式作為自己的責任。第三,體制、機制和科技的創新明顯不足。在新形勢下應該進一步探索如何通過體制的、機制的、技術的創新來推動環保産業的進一步健康持續發展。前一段,環境商會積極推動第三方治理,得到了國務院的認可,這就是一種努力。

  在新的經濟常態下,我國環保産業將會是一個大有發展前景的産業。在政府、社會和企業共同努力下,相信新興環保産業的成長週期將會走得更健康、更持續。

  吳曉青(環保部副部長):

  在經濟新常態下,生態文明建設、保護環境也進入了一個新常態。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新常態必將對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的環保産業發展産生積極而深遠地影響。可以説,我國環保産業將迎來更加發展的大機遇、好時期。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大規模集中治理污染已成為新常態,環保産業的總體規模將進一步擴大。二、依法治污、嚴格執法已成為新常態,環保産業的市場需求將進一步釋放。三、政府購買環境服務已成為新常態,環保産業的轉型升級步伐將進一步加快。四、環保投融資主體多元化已經成為新常態,環保産業的市場活力將進一步激發。

  總的來説,當前我國環保産業發展正處於難得的歷史機遇,為了更好地適應和推動經濟新常態下的環保産業發展,需要環保等政府部門和環保企業攜手努力,樹立改革創新的意識,建立公平的市場環境,加快轉型升級,提升整體水準,把環保産業發展成為一個有活力、有長久生命力的産業。一方面環保部門將履職盡職,加大推動環保産業的發展力度。首先是健全法治,重點圍繞環保法的實施,全面推進環保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體系的建設,充分發揮環境經濟政策的引領作用。其次是強化管理,重點圍繞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略,加強環境管理和監督執法,把污染治理需求有效轉化為環保産業發展的市場需求,促進重大環保技術裝備與産品的産業化應用。第三是轉變職能,重點圍繞簡政放權,繼續推進環保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高審批效率,拓寬政府環境服務的供給渠道,積極推動各級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環境服務。另一方面,環保企業要創新發展,努力提高環保産業的整體實力。一是科技創新,企業要不斷加大關鍵技術的研發力度,擔當起行業技術先導的重任,力爭在一些制約的行業發展的重點難點方向上取得突破。二是業態創新,要認真分析環保産業需求方與供給方的責權利,聚焦難點問題,促進環保産業由傳統的裝備製造為主逐步向服務業為龍頭的轉型升級。三是市場創新,探索新的環境保護市場化機制,通過新的金融幫助,來推動環保産業做大、做強。

  文一波(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

  隨著環保企業數量和規模不斷發展,中國環保總體規模顯著擴大,並已初步形成一帶一軸的總體分佈特徵。今以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區域聚集發展了沿海發展帶和東起上海沿長江至四川等中部省份的沿江發展軸。此次峰會前,環境商會著重對環保上市公司進行了分析,分析對象為國內和香港上市的84家環保相關公司,其中77家公司以環保為主營業務,另外7家公司業務涵蓋環保板塊。分析顯示,環保上市公司這一群體存在以下三個特徵:

  一、市值呈金字塔形和雁形分佈。以2014年12月12日人民幣市值為準,77家環保主營上市公司市值大概分三個梯隊,200億元以上的8家,100億-200億元的14家,100億元以下的55家。二、國有與民營平分秋色,在22家市值100億元以上的環保上市公司中國有11家、民營11家,可謂各佔半壁江山。這充分反映民營環保企業正越來越被資本市場接受和推崇。三、平臺垂直公司兩棲發展,在分析環保上市公司業務範圍我們發現,一方面一些環保企業正逐步由單一業務向多元業務發展。例如原來由單一從事水務的企業正逐步拓展固廢處理、大氣治理以及資源綜合利用、新能源等業務,形成業務範圍廣泛的平臺公司。另一方面,一些環保企業立足自身現有技術和市場,不斷強化技術創新和市場投入,形成在某一領域專、精、尖的垂直公司。

  經過分析,環保産業在未來發展有如下三個方面的方向:

  一、由市政公用領域向環境治理全領域轉型,中國環保産業的快速發展得益於本世紀初推行的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經過十餘年發展,目前市政公用領域市場已趨於飽和,隨著環境形勢的不斷變化和國家政策的引導,環保企業的業務領域正逐步向工業污染治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環境領域全領域開拓。

  二、由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轉型。近年來,隨著國內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加快,市場已趨於飽和,中國環境裝備産品以及工程建設能力急需開拓新的市場,環保産業國際化發展成為一種必然選擇,同時中國在水處理、固廢處理、大氣治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建設和運營經驗,擁有了門類齊全的技術裝備,培育了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的環保龍頭企業。所有這些都為中國環保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由項目拓展向企業並購型轉型。近年來,一些大型的環保企業通過並購企業快速增強實力,實現跨越式發展。同時也提高了産業集中度並通過並購整合和投資經營,環保企業可迅速整合形成産業鏈,延長産品線,提升技術服務水準,快速搶佔市場制高點。

  國家已經和即將出臺的大氣、水和土壤三大環保行動計劃到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PPP模式,再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推動形成綠色低碳迴圈發展新方式,所有這些為環保産業的發展提出了不竭的動力。

  柴發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新的環境保護法2015年1月1日開始施行,近日召開的人大常委會正在討論《大氣污染防治法》的修訂。這次《大氣污染防治法》修改要點總結一下,有五點:一是加強了政府對本轄區環境品質負責的責任,特別是通過建立考核評價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二是體現了多種污染物的協同控制,深化和細化了重點領域大氣污染防治措施。三是擴大了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的實施範圍,細化相應的實施程式。四是增加了重點區域聯防聯控和重污染應對的兩個環節,增加了區域聯防聯控重污染天氣應對。五是強化了法律責任,加大了懲罰力度。

  大氣法修改剛剛開始,希望這部法律對於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希望大家都投入到這項工作中,獻計獻策,使我們能夠修改成為一個非常有用的,非常管用的,對我國環境品質改善起重大作用的一部法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