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爭當環保産業領域的領跑者

  • 發佈時間:2014-08-18 01:30:5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過國忠 李建榮通訊員 陳玉宇 閔德強

  雨後的宜興,猶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宜興生態之美,吸引著南來北往的人,他們到這裡來投資創業、購房定居、觀光休閒……而這一切呈現在記者眼中的新景象、新變化,都離不開宜興人早已形成共識的科學發展觀和創新理念。

  科技日報記者來到的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就是一個代表。

  這裡,環保産業和技術人才集聚發展,已形成了一個擁有1500多家環保企業、3000多家環保配套企業的環保産業群,造就了10萬環保産業從業人員,其中環保專業研發人員80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20000多名,專業市場行銷人員近萬名。

  這裡,環保産品和裝備配套齊全,環保産品涉及水處理、大氣污染防治、噪聲控制、固體廢物處理、環保物聯網等五大類、2000多個品種,水處理市場佔國內的40%,95%以上原輔材料可在本地配套。

  尤其是國內以資本勝出的環保企業和上市公司都把宜興作為採購目的地,國家節能降耗水處理裝備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4個國家、省級技術創新聯盟和行業發展聯盟落戶宜興,形成了支撐環保産業持續發展的獨特産業文化基因。

  可以説,無論是環保産業集聚度,還是創新能力以及國際影響力,在我國科技型産業園區,都是難得一見的。江蘇省省長李學勇曾這樣評價,“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勇當蘇南自主創新的先導區,區域經濟與社會統籌發展的排頭兵。”

  加快改革轉型:産業進入更高平臺發展

  環保産業是新興産業、“朝陽産業”。在業內,大家都這樣説,“宜興環保産業起步早,基礎好,發展快。”

  記者了解到,早在上世紀70年代,宜興就較早涉足環保産業,並在90年代初經國務院批准設立了國家級環保科技工業園。這是當時設在全國縣級市中唯一的以環保産業為特色的國家級高新區。進入新世紀,宜興環保産業發展繼續加速,成為著名的“環保之鄉”。

  曾任宜興科技局局長,現任環科園管委會副主任的潘泉華,是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轉型升級的見證者之一。

  潘泉華告訴記者,宜興環保産業雖然有著厚重産業積澱、優良先天發展“基因”。但是,同樣曾面對著轉型之痛:

  前幾年,宜興發現影響環保産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是:缺乏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大多數企業規模較小;缺乏拳頭産品,産品大同小異;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智慧財産權,製作水準較低;缺乏骨幹高級人才,普通生産人員多;缺乏産業鏈上的縱向合作,污染全過程治理能力弱等。

  用宜興市委常委、環科園管委會主任朱旭峰的話來説,“那時,頂著‘環保科技’的帽子,卻走著一般工業園區同樣的發展模式。面對激烈的競爭,我們別無選擇,必須要通過調整優化産業佈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先發優勢轉化成産業領先優勢和市場競爭優勢。”

  2011年起,環科園緊緊圍繞打造成為全國環保産業技術創新中心和先進製造基地的目標,注重頂層設計,抓好産業規劃,著力解決多年存在的小、散、亂、低等問題,吸引國內外高端要素快速集聚。

  調整優化環科園空間戰略規劃,以高端定位佈局一流産業。這是環科園加快改革轉型的一個成功做法。

  環保産業是宜興的支柱産業,在全市經濟總量中舉足輕重。宜興環保産業主要集中在環科園和高塍鎮。但是,由於過去分頭管理,二區發展水準不協調。為此,為了推進宜興環保産業整體發展,在市委、政府的支援下,作為宜興推動環保産業提質與提升“主陣地”的環科園,打破常規、創新思路,著力調整優化産業佈局和拓展發展空間。

  環科園首先整合了與之相連的新街街道,面積由15平方公里擴展到103平方公里。緊接著,又將宜興北部環保企業密集的高塍鎮納入園區版圖,實施託管統籌,面積擴展到212平方公里。

  其次,確立“瞄準世界一流、打造中國第一”園區發展目標,聘請成功規劃新加坡蘇州工業園的時匡大師,重新編制環科園總體發展規劃,形成現在“一園三區”空間佈局。

  “我們在核心A區,突出一個‘優’字,重點提升品質,做強高端承載能力,優化新城功能;在新街B區,突出一個‘控’字,涵養好自然生態環境,預留未來發展空間;在高塍C區,突出一個‘拓’字,把有形空間拓展為有用空間,佈置重大産業項目,從而奠定了産業轉型升級的空間框架基礎。”朱旭峰説。

  與此,環科園出臺了一系列鼓勵企業轉型升級的政策,引導企業實施“強強聯合、資源共用、向外拓展”,在更高的發展平臺上,形成了一個集研發設計、生産製造、工程施工、運營服務為一體的産業集群,呈現出邁上朝陽之路的廣闊前景。

  培育龍頭企業:引領産業全面轉型升級

  發展中國家環保産業市場巨大,商機無限。宜興環科園歷經40多年的産業發展史、20多年建園史,尤其在環保部和科技部共同持續支援下,已經積累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形成了獨特的發展優勢。

  然而,朱旭峰認為,“環保産業與眾不同的特質,決定了它發展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作為專業園區,只有突出重點、突出大事,才能引領産業升級,打造産業高地。”

  宜興環科園領導面對國務院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産業的意見》,以及即將實施新《環保法》等環保産業千載難逢的“黃金機遇期”,他們主動搜尋影響環保産業提質的癥結,理清産業躍升的目標路徑。

  環科園針對影響環保産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明確環保産業“做大、做尖、做高、做精”的基礎上,提出環保産業的“五大轉型”要求:産業門類上,從單一的水處理為主,向氣聲固儀和資源利用全面轉型;産品功能提供上,由單一的裝備製造,向系統整合和成套化設備轉型;污染治理流程上,由末端治理為主,向全過程治理和控制轉型;市場拓展上,由産銷型為主,向産銷型和技術型同步轉型;業態進展上,由環保製造業為主,向環保製造和環保服務業並舉轉型。

  “五大轉型”能否取得成功,龍頭企業的帶動舉足輕重。為此,近年來,宜興環科園推出了“所有”的新舉措,全力推動環保企業做大做強,培育了一批能夠帶動行業發展的領軍企業。

  組建環保産業集團,培育環保旗艦型企業。這是環科園有效新舉措之一。

  2013年,環科園優選首批20家當地骨幹企業,組建了宜興環保産業集團,通過聯合抱團,以集團為平臺、資本為紐帶、資質為支撐,打造資質齊全、實力雄厚、能徵善戰的環保企業集團,同時加快吸收其他一批本地優質企業、戰略夥伴加盟。

  集團還整合宜興建工、鵬鷂設計院等,擁有海外施工、國家工程總包一級資質,加速了集團跨入國內外環保市場。同時,集團還和以色列一家水務企業並購合作,註冊成立新公司,作為中以合作跳板,重點推進在以色列的海水淡化、高效農業、節水環保方面的業務合作。現在,集團正在成為一艘産業航母,領航全市環保産業轉型升級。

  推動企業間優化重組,將“遊擊隊”改造為正規軍。這是環科園有效新舉措之二。

  之前,宜興由於環保企業規模較小,業態同質化傾向明顯,錯失了許多疊加優勢機遇。環科園加大了環保企業的整合力度,大力引進央企等大企業、大資本,採用股權收購、資産重組方式,加快正規軍和遊擊隊的整合,國企和民企的整合,技術和資本的整合。

  尤其是及時引導資金困難的中小企業,主動加入兼併重組,借力謀求企業脫胎新生,在“集團軍”的帶領下,把環保産業的“拳頭握緊”,在有序競爭中努力形成幾個龍頭企業,以引領産業發展。

  設立産業基金,培育優秀種子企業。這是環科園有效新舉措之三。

  環科園與中植集團建立深度合作,準備專門設立環保産業基金,用於投資宜興市內乃至國內環保領域的擬上市優質項目。其他國內一些有實力的風險投資機構也紛紛在宜興建立産業基金。

  同時,還聯合中國進出口銀行推行産業提升計劃,培育100家中小型環保企業,以資本的擴張動力助推企業成為環保細分行業的龍頭。

  打造提供綜合服務的“環境醫院”,開拓專業市場和總包市場。這是環科園有效新舉措之四。

  由於環境治理的綜合性、複雜性和專業性,許多污染治理項目單個企業已難以承接和解決,需要環境專家會診提出解決方案、企業提供治理裝備和設備、相關方面確定綜合運作方案等。環科園領導清晰地看到這些問題後,一個以集團為載體綜合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環境醫院”迅速應運而生。

  “我們已經利用産業技術上的優勢,帶領一批優質企業共同承擔了區域總包、流域治理等一些大工程,成為環保問題系統方案的解決者。同時,環科園也將在哈爾濱、伊犁等多個城市,著手組建“環境醫院”載體,把環保專業市場拓展得更寬更廣,在全國獲得更多的總包市場。”朱旭峰説。

  記者從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的改革創新發展中欣喜地看到,40年前,依靠高塍鎮的一批青年人從水處理技術開始,逐步發展出來的宜興環保産業,今天,已發生“脫胎換骨”的新變化,成為中國環保企業最集中、産品最齊全、技術最密集的産業集聚區。

  潘泉華如數家珍告訴記者,目前,已形成了以環保工程承包為龍頭,以環保設備製造為重點,以原輔材料及零部件配套為支撐的完整的産業鏈條,尤其以給水、排水、迴圈水、污水處理等為主的多系列、多品種水處理設備和技術,已達國內領先水準,是中國最大的水處理産業裝備生産集聚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