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王家衛:在影像中見“天地和眾生”

  • 發佈時間:2015-01-08 15:57:2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月8日電(記者章利新 張正富 苑蘇文)提到香港導演王家衛,很多人會立刻聯想到“文藝范兒”“小資情調”等標簽;談到他的電影,很多人會立即浮想出某種獨特的影像風格:不固定的鏡頭、不規則的構圖、冷艷的色調、精良的臺詞、碎片化的敘事……

  “王家衛是謎樣的人物。”法國著名電影人洛朗·蒂拉爾這樣描述王家衛,他為自己樹立了一種神秘莫測的形象——從來不摘下墨鏡,回答問題時所言不多,但在很多方面都出人意表、富有創見。

  在《一代宗師》3D版公映前夕,王家衛在接受專訪時卻給記者留下了不同的印象:他依然戴著墨鏡,卻並不神秘,一身休閒裝、平實親切的言辭、甚至略帶靦腆的舉止,讓人覺得面前坐著的是一位“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採訪中,王家衛談到最多的是對待電影的“態度”。他本人正是“慢工出細活”的代表。執導筒近27年,他只産出了10部電影,量少但是部部精品,獲獎無數。他一次次打破自己的最長製作時間紀錄,《一代宗師》可謂“十年磨一劍”,光3D版製作就花了一年。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一代宗師》3D版于1月8日全國公映,這是王家衛的首部3D電影。他期望以西方最精湛的3D技術完美展示獨特的中國故事和美學。

  為拍《一代宗師》,王家衛走遍大江南北,訪問上百位武術界前輩。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他把關注點從一個人(葉問)和一個門派(咏春),逐漸拓展到了整個武林和整個時代。

  最終,王家衛把這部電影變成了一個重現民國武林的龐大工程,從動作、服飾、道具等各方面還原那個時代的真實面貌。“這部電影有它的風格,它讓人看到它的來歷,讓人看到武俠片可以是有根據的,站得住腳的。”王家衛説。

  更重要的是,他努力還原當時武術家們的“精氣神”、他們推崇的儀軌等內容,由此刻畫那個時代裏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它跟其他的武俠片不一樣,它不講誰是高手,它講武林的傳承,武術家的自我完善、最困難時候志氣和堅持。”王家衛説。

  電影中有臺詞描述功夫的三重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這其實也是王家衛對待這部電影的態度:他把武俠片從純粹的動作表演擴展到對“自己、天地、眾生”的觀照和感悟。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這個精神是對每個人都是一個啟發,和你練不練武沒關係。”王家衛説,你必須要對自己有一個要求,要認清這是不是自己喜歡的,能不能進入到裏面。你有沒有決心,有一天把你自己學到的東西或體會傳授給別人。

  很多人都問:“王家衛拍戲為什麼要用這麼長時間?”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對電影認真、嚴謹的態度,或者説他始終懷抱對電影的赤子之心。

  王家衛告訴記者這樣一個場景:在山西太原,他去拜訪形意拳的一位名師,當時是早上5點鐘,一個下雪的大冷天,就在火車站外面,這位師傅帶著30幾個徒弟在那裏練,幾十年如此,而他最年輕的徒弟都50歲了。

  打動王家衛的是他們的堅持;而打動武林前輩的又何嘗不是王家衛的認真與執著。“那些師傅都非常支援這個電影,因為他們看到你是在認真地做這個事情”。

  或許,也是因為認真和執著,王家衛的電影總是不落香港類型片的窠臼,大大拓展了香港電影藝術的可能性。

  他的第一部電影《旺角卡門》改變了當時香港流行的英雄片面貌;而《重慶森林》“解構”了警匪片;《東邪西毒》《一代宗師》則拓展了武俠片,把獨特的文藝和歷史的要素注入這個類型片……

  “我小時候是看類型片長大的,而且我對各種各樣的類型片著迷……因此我試圖以一種不同類型來拍攝我的每一部影片。這也是使得我的影片具有獨創性的部分原因。”王家衛在洛朗·蒂拉爾的“大師課”上説。

  “技術就是態度”

  把《一代宗師》拍成3D電影是王家衛的初衷,因為武俠片本來就適合用3D效果呈現,另一方面,這部電影空間跨度大,南方北方的眾多細節,如果用3D呈現,效果會完全不一樣。

  “但那個時候,沒有這個條件。”王家衛説,一般來説,簡單的2D轉3D,差不多一兩個月就能完成,但是他堅持用一年的時間來製作,這讓投資方猶豫再三。

  抱著“見天地”的心態,王家衛親赴美國,千挑萬選,最終敲定與好萊塢頂尖3D團隊Gener8合作。打動他的是這家公司的專業、嚴謹:他們坦承,在這部電影中,除了功夫動作,其他諸多東方美學要素,對他們的技術而言是巨大的挑戰,需要他全程參與。

  為此,王家衛每個月飛赴美國,看進度定修改。單單電影開場處的雨中打鬥那場戲,為了達到完美效果,他們就花了3個月時間,動用200多位製作人員,每天坐在那裏幾乎把所有的雨點都勾畫出來了。

  “中國電影走到今天,我們很多時候注意到的是行銷,但我們更應該注意的是技術。”王家衛説,技術不單是金錢,更是一個態度,光有錢不一定能做到極致,必須要有態度。

  談到技術時,王家衛關心的其實是中國電影在工業化方面的成熟度,是未來如何真正能夠和好萊塢電影相抗衡。

  “中國很快會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影市場。將來面對好萊塢的電影,我們不能一直依靠短平快、熱鬧一時的産品,我們需要的是技術。好萊塢更注重的是工業,他們在技術上非常考究,把大量的資金用在製作、研發方面。”王家衛説。

  像3D之類技術的話語權都掌握在好萊塢,紮根在他們敘事方法、美學形態之中。那麼,如何讓西方的技術真正適應東方的故事和美學,這是王家衛在此次3D技術嘗試中所作的真正探索。

  20年多來,王家衛在電影視聽技術上的探索從未停止過:他大大提升了電影中畫外音(旁白和內心獨白)的作用,他對現成音樂的運用堪稱經典,他拓展了電影敘事的自由度和舒展度……各種技術風格都被後來的電影人爭相效倣。

  早在15年前,美國著名電影學者大衛·波德維爾在《香港電影的秘密》中評價説:“王家衛的成功,重塑了本土電影視與聽的面貌”“環顧今天的香港電影,王家衛依然是最具有藝術風格、最敢於創新的導演”。

  “必須要有中國的美學”

  《一代宗師》3D版上映之際,正值中國電影票房衝刺300億大關。

  據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統計,2014年中國電影總票房296.39億元,同比增長36.15%。2010年中國電影市場僅為100億元,用了3年增長到200億元,僅用了1年又增加到近300億元。

  “現在電影市場整體是在往一個好的方向發展。”王家衛説,必須先把市場做好,先有量再求質,要允許那些導演和製片人多去嘗試。可能會有一些投機的電影産生,但那是不會長久的,會被觀眾所淘汰。

  在他看來,中國電影走向成熟,“必須要有中國的美學,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特定的敘事方法和美學形態”。

  在《一代宗師》中,王家衛通過新技術把雨、雪、鏡、影等東方視覺元素發揮到極致。“通過處理這些獨特的細節和情調,技術公司有了新的方法;同樣,我們也要吸收他們的技術,更好地表達我們的美學。”他説。

  除了視覺上的中國元素,更重要的是中國電影背後的價值觀問題。

  《一代宗師》細膩地描寫了民國時期武林宗派的規矩戒律、武術家們為人處世的原則,他們舉手投足間有中國氣度,一招一式間有中國美感,這是向中國傳統價值致敬。在王家衛眼中,武術的高下不止是拳腳的高下,更是思想和精神境界的高下。

  那麼,未來我們能否創新出一種更好的展現形式,在全球範圍更好地傳播中國的文化和價值觀呢?對此,王家衛説:“我相信一定會達到的,但現在我們還在一個起步階段,我們先把自己的志向定好,有這個勇氣去挑戰這個高度。”

  “在國內碰到很多年輕人,都很有想法。”王家衛説,其實現在我們缺的不是導演或編劇而是製片人,缺的是能幫助年輕人把他們的想法融入市場中的人。對年輕人來説,態度很重要,你必須要有這個膽,掌握這個魂。

  雖然頭頂無數光環,但王家衛對電影藝術始終保持謙遜。他曾坦言:“我仍然把自己看做是一位觀眾,一位走到攝影機背後的觀眾。我拍電影的時候,總是試圖復現我作為一位電影愛好者的最初印象。我相信自己首先是為觀眾拍電影。”

  站在身高超過一米八的王家衛旁邊合影時,記者笑問:“是不是,需要別人認出您是王家衛時,您就戴上墨鏡;需要躲進人群隱藏自己時,您就摘下墨鏡?”他笑答:“就是這樣。我戴墨鏡,就像警察上班配上槍一樣。”

  要認識墨鏡後的王家衛,他説,那就去看他的電影吧。他始終在影像中和“天地”“眾生”坦誠“相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