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事一議解民憂 苗家古寨展新顏

  • 發佈時間:2015-01-08 09:30:21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自2009年以來,湖南省財政安排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64.28億元,全省投入獎補資金及整合涉農資金超過190億元,帶動農民籌資12.14億元,籌勞2.13億個工日,引導社會投入30多億元,興建了萬餘件惠及全省數千萬農民的公益項目,受到了基層幹部群眾的廣泛歡迎。

  矮寨鎮之“困”

  雨後初晴,煙霧縈繞,綿延起伏的武陵山脈若隱若現。群峰腳下,幾個獨具特色的苗寨散落其間,清澈的峒河水緩緩流過。這裡是矮寨鎮,位於湘西州府吉首的西側,距離市區19公里。

  矮寨鎮,一個以苗族人口為主的山區生態名鎮,碧水藍天的寧靜,古樸獨特的民風,讓不少旅遊愛好者趨之若鶩。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海拔800多米處,四面懸崖峭壁間,還有一座純苗族聚居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深藏其中,而這也曾是吉首市唯一不通公路的村寨——湖南省吉首市矮寨鎮家庭村。

  多年來,家庭村的村民飽受交通閉塞之苦:上學的孩童來回學校要折騰五六個小時;豐收的瓜果菜蔬只能眼睜睜看著爛在樹頭田間;村子裏已有十幾年沒有聽過娶親的爆竹聲……

  不通路,窮日子看不到邊;不通路,好日子不會來。家庭村的村民們日夜期盼著一條通山的路穿村而過。

  2002年的冬天,200多人的家庭村舉全村之力開始修路。沒有錢,家家戶戶湊,沒有勞動力,男女老少齊上陣。舞鋼釬,掄大錘,挑擔子,搬石頭……在板壁一樣陡的山嶺上,他們用自己的義無反顧硬生生地鑿通了6公里的毛坯路,而這一修路竟然修了十年。

  家庭村的毛坯路鑿通了,而一座千米懸崖卻擋住了他們的去路。這是一段繞不過的懸崖,自古以來就橫亙在家庭村人下山的路上。公路必須鑿通這段懸崖,兩頭才能連起來。村裏老人説,這段近乎直立的懸崖自古以來無人越過,連猴子也要繞著走。天險在前,家庭村人想靠簡陋的修路工具開通這段懸崖,可謂比登天還難。

  破解難題

  2009年,湖南省在全省全面實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重點選取群眾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強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級公益事業作為切入點。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採取“村民自願、村民決策、村民受益、政策公開”的原則,通過“村民提議,優選項目,集中民智,資金捆綁,專款專用”等辦法,充分發揮了農民的主體作用。

  湖南省財政廳副廳長郭秀宏表示,這是一個非常受農民歡迎的好制度,它契合了農村的特點,就在農民家門口,讓農民看得見、摸得著、管得住、做得好、得實惠。“農民把這個制度捧在手裏,放在心上,對制度實施得非常認真”。

  事實上,這項惠民政策讓時任家庭村村支書的秧勝千眼前一亮,在確定村裏修路完全符合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條件後,他召開了全體村民大會。

  “十年前,我們通過村民大會決定修路。十年後,我們修路遇到了難處,但政府有好政策,獎錢幫我們修路,大家説説,這路還要不要修?”秧勝千的一番話讓原本疲累的村民沸騰了,大家一致舉手通過。村裏議定後立即向吉首市財政局申報,在一番考察後,家庭村修路的事被納入了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

  2012年3月,郭秀宏到吉首檢查工作,在絕壁阻擋的家庭村毛坯路前停住了腳步。他堅定地表示:“一定要用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幫助家庭村修出一條暢通無阻的好路來。”隨著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的迅速到位,2012年9月,懸崖鑿通了,到家庭村的毛坯路也終於拉通了。然而,這段路的路基保坎不牢實,隱患較多,路面沒有硬化依然難以通車。為了徹底解決這一難題,村民們再次議事,再籌勞,吉首市財政局也再次立項,實施路基維修和道路硬化工程。

  “美麗鄉村”夢成真

  隨後,湖南省財政投入一事一議獎補資金並引導整合相關惠農資金800萬元,帶動村民投勞3500多個。一年多後,一條寬4.5米、厚20釐米的標準水泥硬化路將家庭村與外界的公路連接了起來。從此,這裡的山上山下暢通無礙,久在“深閨”的家庭村展現在了人們面前。

  2013年,家庭村因其獨特的生態人文景觀被省財政廳列為首批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安排財政獎補資金200萬元。

  湖南省的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是財政獎補“普惠制”、集中連村“特惠制”、美麗鄉村“升級版”三方面的協調發展。旨在分層次逐步解決農村、農民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努力改善環境,美化鄉村,發展生産,增加收入,實現“村莊秀美、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的美麗鄉村建設目標。

  2014年3月,郭秀宏陪同財政部農村綜合改革辦主任王衛星,再次來到了家庭村。走在新修的水泥公路上,他們高興地鼓勵村民:路修好了,家庭村的優勢會逐步顯現出來,要抓緊把致富産業規劃好,加快發展步伐。

  道路通了,來家庭村自駕遊的遊客也多了起來。站在新建成的遊客接待中心前,家庭村村支書秧開席向大家介紹:“以前我們村的每人平均年收入只有1100元,現在已經翻了兩番!你看,大家正對面的東邊是軟籽紅石榴林,南邊是水蜜桃和高山菜種植區,北邊那片開闊地上是我們湘西的特産紅心獼猴桃和山核桃。”而更讓秧開席高興的是,以前村裏12年都娶不來1個媳婦,今年1年村裏就辦了12場紅喜事。

  家庭村的天塹變成通途,當地村民切身體會到這與財政支農惠農的政策分不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彌補了過去支農政策的短板,創新了財政支農方式,破解了長期以來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籌資難題,加快了公共財政向農村延伸的步伐。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制度是個接地氣的制度,源於基層、面向基層、服務基層。這種‘由下而上’與‘由上而下’相結合的方式,順應了農民的要求,契合農村發展的現實。”郭秀宏如是表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