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聚焦:欠薪犯罪在中國將受到更嚴厲打擊
- 發佈時間:2015-01-06 22:31: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中國聚焦:欠薪犯罪在中國將受到更嚴厲打擊
新華網北京1月6日電(記者 徐博 王政)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安部近日下發了《關於加強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查處銜接工作的通知》,以進一步完善勞動保障監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這意味著欠薪犯罪將受到更嚴厲的打擊。
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將“惡意欠薪”正式列罪。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發佈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了“惡意欠薪”刑事案件的法律適用標準。中國打擊欠薪犯罪的決心和手段可謂空前強大,然而拖欠工資屢打屢犯。
記者從人社部獲悉,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國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共查處工資類違法案件22.8萬件,佔所有案件的67.6%,比去年同期增長7.2%;為352.7萬名勞動者追發工資等待遇279.4億元,工資數額增長25.3%。
建築等領域依舊是農民工欠薪“高發區”,而一些非傳統高發行業也越來越多被捲入其中,市場波動對勞資糾紛的傳導效應日趨明顯。
“受整個經濟形勢影響,建築業、製造業企業日子不太好過。兩者相比較,建築業資金鏈條比較長,工資支付週期也較長,所以一般大規模爆髮式欠薪發生在春節前後。”浙江省勞動保障監察總隊副總隊長陳偉説,而製造業對市場波動更靈敏,資金鏈一旦斷裂就很容易出現欠薪問題。
“從近年來查處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行為的實踐來看,由於勞動保障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部分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止步于行政處理,無法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影響了依據刑法打擊欠薪犯罪的效果。”人社部副部長邱小平坦言。
舉個例子,某公司法人欠薪“跑路”,帶走了工資賬冊等資料,人社部門由於沒有證據就無法將案件移交給公安部門,結果導致案件一拖再拖甚至無法處理。
而四部門近日下發的通知有望改變這一狀況——遇到上述情況,人社部門可以依據勞動者提供的工資數額及其他有關證據認定事實。
“各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執法中,經常會遇到欠薪的企業主‘逃而不匿’的情況,即雖然可以通過手機等通訊方式聯繫上企業主,但他既不出面配合調查,也不償還拖欠的勞動報酬。”邱小平説。
為此,通知規定,在人社部門指定的時間內未到指定的地點配合解決問題或明確表示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可視為以逃匿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通知進一步完善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移送標準和程式,將更加有力有效打擊欠薪逃匿等違法犯罪行為。”邱小平説。
然而,這些措施只是“治標”。邱小平認為,嚴格依法按月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是避免發生農民工工資大規模、集中拖欠的制度保證。
建設工程項目一般按照工程進度結算工程款,許多建築施工企業只是按月發給農民工一定的生活費,工資到年底或工程完工時集中結算,並非依法按月足額發放工資,一旦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發生經濟糾紛,農民工的工資往往不能保障。
邱小平説,這實際上是將經營風險轉嫁給勞動者。如果按照這一邏輯,那麼所有製造業企業都能以産品沒有賣出或者貨款沒有收回等為由不按月發放工資。
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楊建華建議,政府應大幅提高違法欠薪代價,並簡化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程式,爭取打破畸形固化的用工體制,以制度代替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