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絲綢之路”或催生“人民幣區”——訪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前首席經濟學家賽迪
- 發佈時間:2015-01-06 22:13:4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迪拜1月6日電(記者李震 劉瑜茜)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前首席經濟學家納賽爾·賽迪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説,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壯大,人民幣國際化將繼續加速前行,而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將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區”的形成。
賽迪告訴新華社記者,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美國金融霸權被削弱,全球經濟活動的重心轉向亞洲和其他新興經濟體,“這種結構性轉變是由人口構成、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高儲蓄率、貿易開放、外國投資增加等多重因素所驅動”。
“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到2013年已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按照購買力平價來衡量,到2014年底前,中國經濟佔全球的規模將超過美國,達到16.48%,”賽迪説。
賽迪認為,在鉅額貿易和諸多貨幣互換協議的支撐下,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將在2015年繼續加速。這將有利於強化中國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主導地位。中國在與亞洲、非洲的新興經濟體經貿往來時也將因此擁有更多優勢,因為“‘中國製造’能與這些國家現階段的購買能力相適應。”
賽迪説,目前全球能源和資源貿易的主要貨幣仍是美元和歐元,阿聯酋在與中國進行石油産品交易時,大多還是以美元計價,並通過美元清算銀行進行處理,無疑增加了交易成本和支付風險。人民幣國際化將使雙方的經貿交往更加便利高效。
賽迪認為,中國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將把中國和眾多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更緊密地融合起來。“展望未來,這個戰略可能帶來三方面的變化,一是全球經濟和金融治理體系的轉型,二是人民幣真正成為國際貨幣,三是服務於新興經濟體的中國資本市場將能與倫敦、紐約等傳統資本市場相抗衡”。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未來將逐漸形成一個類似歐元區的‘人民幣區’,在這個區域內,多邊貿易均可使用人民幣結算。中國的商品、服務和投資也將因此進入更多新市場、新領域,逐漸遠離對美國和歐洲市場的依賴,”他説。
賽迪還認為,世界政治和經濟新秩序的出現,將促使美國等國重新評估他們的對華政策。“基於中國的崛起,現有的國際治理機構,如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必須進行改革,以適應持續增長的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