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公車改革幾家歡喜幾家愁 事業單位尚處觀望期

  • 發佈時間:2015-01-05 19:37: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北京1月5日消息(記者唐明)新年伊始,公務員小劉拿到了一筆特殊的補貼——車補。

  小劉:已經收到短信通知了,1月份開始發車補,打到公司卡裏。科級一個月500。

  公務交通補貼,通常被人們簡稱為“車補”。改乘坐公車為領取車補,是公務機關削減公車支出、減輕財政負擔的重大舉措。公務員們出門無車,自己解決交通問題,也是中辦和國辦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的要求。擠擠公交,坐坐出租,還能讓公務員切身體會一下百姓出行的辛苦,了解一下交通成本,接地氣了,也會在今後制定政策的時候,多站在百姓角度思考問題。

  相關人士:我們可以看到,國際上的政府開支,沒有在車上花這麼多的錢。比如説改革也是大勢所趨,也是好事。

  不過也有一位基層公務員告訴經濟之聲記者,沒了公車,出門辦事不方便。

  公務員甲:像我們這麼偏的話,還是有公車保障好一些。不然的話,你出去辦事很不方便。也可能不安全的。還有一些涉密的資料運輸,都是需要公車保障的。

  從中央部委發放車補的標準可以看出,車補的多少,完全是按照級別來確定的。是不是級別高,出行率就一定要高、車補就一定要多呢?基層公務員的車補夠不夠用?這應該進行測算並且徵求意見。實際上,不同部門的出行壓力不一樣,同一部門不同崗位的出行壓力也不一樣,用級別來確定車補標準,雖然簡單明瞭、易於推行,可依舊存在著缺陷。一位機關工作人員表示,自己用車不多車補很划算,但其他同事可能就吃虧了。

  公務員乙:我用車確實不多,一年用不了幾次,那當然給錢合適。但是好多科室,他除了白天八小時在外開車工作,他還要夜差。

  另一方面,車補標準定在多高合適,也是一個難點。一些公務員理解,車補是用來補貼上下班交通的,這還是有偏差。上下班交通該不該給補貼,不同單位有不同做法。所以,不該用上下班的交通支出來衡量車補是否夠用,而應該把車補看成因公出行的補貼。目前的貨幣化補貼很可能在一些單位帶來公車費用不降反曾的情況。杭州市發改委體改辦巡視員馬建華就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馬建華:如果這些人參加車改,我這個車怎麼能下鄉。這些學校醫院的退車是很少很少的。

  發放補貼是公車改革的一大步,甚至可以説是標誌性的一步,但依舊不能説是走到終點的一步。公車改革依舊會繼續下去,目的並不是交通支出形式上的改變,而是要仔細測算,公務交通的支出是不是真的減少了,是不是真的減輕了社會的負擔。

  隨著國家機關公車改革的推行,事業單位公車改革的步伐也開始提速。不過一位事業單位負責人告訴經濟之聲記者,目前事業單位還沒有主動開始公車改革。

  負責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實行,2014年,國辦和中辦關於公車改革,各發了一個文件。都是針對國家和中央機關的公車改革,明確了時間要求。要求到2014年年底,公車改革結束。下一步怎麼搞,沒有明確精神,各個單位都沒有怎麼搞。

  為什麼沒有改,這位負責人表示,大家都在觀望。

  負責人:現在絕大多數的事業單位,都只是一個事業單位的名稱,多數都是自收自支,自己掙錢自己花。究竟怎麼改,就應該由國辦和中辦針對事業單位作出規定。大家都在觀望,這種事情,上級沒有明確要求,自我革命還是很少的。

  那麼他們究竟在觀望什麼?最敏感的還是事業單位該怎麼改。會不會像機關一樣,實行簡單透明的貨幣補貼。一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説,他們很歡迎這樣補貼的形式。

  工作人員:就事業單位講,肯定是歡迎這種現金補貼。因為他們沒有專車也沒有車補,以後仿傚機關單位,肯定是多得了幾百塊錢。

  補貼的標準是多少也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所關心的。不過安徽銅陵財政局副局長單培認為,現在談標準還為時尚早,甚至有些事業單位都不應該進行現金補貼。

  單培:公車改革就是因為公車開支大,車多節儉才會減少支出。事業單位相對於公務員,他是車少人多,這個多少,補貼多少都不好講,沒有標準,就不好測算數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