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開放淮安架起“空中橋梁”

  • 發佈時間:2015-01-05 13:29:40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通訊員 王勇

  2014年12月19日11時左右,淮安飛往廣州的MU2869航班正在辦理值機手續,淮安機場2014年第50萬名旅客將在這個航班上産生……

  “祝賀您成為淮安機場第50萬名旅客!”工作人員向當天的幸運兒劉巧梅女士獻上鮮花。這標誌著淮安機場2014年旅客吞吐量成功突破50萬人次大關。

  “能夠成為淮安機場第50萬名旅客,內心非常激動。由於工作原因,我經常出差去全國各地,從淮安機場乘坐飛機,不僅縮短了時間,十分方便,還有很好的服務,讓我有家的感覺。”劉巧梅説。

  相關研究表明,年吞吐量50萬人次是支線機場發展的重要標誌,意味著機場駛入了科學發展的良性軌道,已經具備了向更高目標邁進的綜合能力。淮安機場自通航以來,始終保持著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從第一年的20萬人次,發展到現在的50萬人次,僅用4年多時間就實現了同類機場需要多年才能實現的目標。

  創新發展模式,運輸生産實現跨越增長

  “年旅客吞吐量達到50萬人次,對於淮安這樣的支線機場來説非常不容易。”談到這一刻的感想,淮安機場公司董事長張慶民感慨頗多,“淮安機場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得益於淮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開放引領戰略的豐碩成果,得益於民航系統的大力支援和幫助,得益於淮安機場全體員工的辛勤付出。”

  淮安機場自通航以來,以建設“一流服務、一流管理、一流效益”品牌機場為目標,努力打造蘇北航空客貨運集散中心,形成蘇北交通高端服務品牌。4年多來,淮安機場在安全管理方面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以全國最高分通過了安全審計,率先完成了PBN先進導航技術的運用,安全運作持續平穩。目前,正在運營的有東方航空春秋航空2家公司。東航江蘇公司已在淮安設立了過夜基地,投放了一架空客A320和一架空客A321駐場飛機,已開通包括香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在內的10多條重要城市航線,航線網路日臻完善。運輸生産保持快速增長,從2011年的23萬人次,到今年的超過50萬人次,增長速度在同類機場中名列前茅。與此同時,淮安機場把創建“萬分滿意”服務品牌,作為加強行風建設,提高服務品質的重要抓手,推進服務標準化建設,不斷提高機場美譽度,服務品質不斷提高。淮安機場的科學快速發展得到民航業內普遍好評,被譽為“全國支線樣板機場”之一。

  2014年對於淮安機場來説,是發展較為艱難的一年,外部環境發生了許多重要變化,航空公司支線客機停止運營、嚴格控制“三公”經費支出、新《旅遊法》出臺等,使淮安機場航線發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航空市場也一度下滑嚴重。面對新挑戰,淮安機場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在不斷深化與東航合作的基礎上,嘗試與春秋航空、華夏航空、天津航空等廉價、支線航空公司開展合作,開通經停、轉机航線,不斷加大市場開發力度,使運輸生産仍然保持了穩步增長,單日、單月的旅客吞吐量連創新高,貨郵吞吐量提前完成全年任務。

  截至2014年12月19日,淮安機場已保障各類飛行10000架次。其中,運輸航班6200余架次,累計完成旅客吞吐量50萬人次,同比增長26%;完成貨郵吞吐量3280噸,同比增長39%。

  拓展空中通道,全力服務開放引領戰略

  淮安機場架起的空中快速通道,大大縮短了淮安與全國乃至世界的時空距離,已成為淮安擴大開放、互利共贏的“黃金商道”,先後吸引了全球最大的中國移動呼叫中心、鹽鹼産能世界第一的實聯化工、工藝水準國際領先的天淮大無縫鋼管、代表尖端科技的中歐直升機、敏實電動汽車等一批行業龍頭、産業高端項目落戶,為淮安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搶得了發展先機。

  目前,淮安已有台資企業1000多家,協議投資近百億美元,被國臺辦批准為台資企業産業轉移集聚服務示範區。在地方經濟發展過程中,機場發揮了獨特作用,正如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所説:“淮安機場建設和通航已成為淮安市招商引資的一張重要名片。”

  近年來,淮安機場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市委六屆三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兩大目標”“四個跨越”“六大戰略”“五大突破”的總體部署,自加壓力、樹立標桿,開拓創新、穩步發展,服務開放引領戰略,大力拓展對外開放空中通道,為淮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隨著淮安市台資企業的迅猛發展,進一步推動淮臺兩地之間的經貿合作需求日益迫切。在淮安航空口岸尚未正式開放、淮臺直航標準高、難度大的情況下,淮安機場認真研究,創造性提出了“三步走”的分步實施方案,第一步,開通了淮安—南京—台北航班,既改善了兩地交通條件,同時又為兩地直航提前做好準備。該航班採取行李直挂、一機到底的方式,在南京辦理出關手續後飛往台北。第二步,在口岸正式開放但直航未獲批准前,改為在淮安出關,但仍需經南京轉机飛往台灣。第三步,口岸正式開放且直航獲得批准後,開通淮安—台北直航航班。淮安市市委書記姚曉東專門對此作出批示,對這一創新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2014年10月26日,淮安—南京—台北航班正式開通,該航線為每日1班,機型為空客A321。該航線不僅為往來淮安、台北的旅客提供了方便,並且通過該航班經南京轉机,形成了眾多“虛擬航線”的佈局,進一步提高了淮安機場的通達能力。自通航以來,赴南京短途旅遊也受到普通市民的熱捧,淮安機場與旅行社聯合推出了“體驗飛”活動,一舉帶熱了航空旅遊市場。客座率一度在90%以上,為今後支線機場航線開闢提供了全新思路。

  目前,淮安機場一類航空口岸開放已獲國務院批准,正在準備接受國家驗收,淮臺直航工作也已報國臺辦和民航局,正在積極推進當中。

  提高保障能力,

  打造蘇北航空集散中心

  淮安機場現有建設規模是按照2020年旅客吞吐量60萬人次、貨郵4800噸設計的。隨著淮安機場的快速發展,將提前達到一期設計能力,機場現有保障能力已不能滿足未來發展需求,因此必須實施機場二期擴建工程。

  “目前,擴建工程已經獲得江蘇省發改委批復,前不久召開了開工推進會,部分配套項目將於近期開始施工。”談到對機場未來發展的展望,張慶民介紹,“未來,淮安機場將繼續以建設蘇北航空客貨運集散中心為發展定位,充分利用一類航空口岸這一重要平臺,建設高水準的國際航空港,從而為全市開放型經濟和臨空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建設對外開放空中通道。全力做好口岸開放相關工作,力爭早日開通淮安至台北直航航班。至2020年,陸續開通淮安至成都、昆明、海口、西安、瀋陽、烏魯木齊等15座~20座重點城市航班,開通至我國台灣、南韓、泰國等3條國際和地區客運航線,開通2條貨運航線;基本形成以淮安為中心,輻射東南亞及國內經濟發達城市的航空網路佈局。

  機場保障能力提高。淮安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將於今年全面動工建設,工期2年,項目計劃總投資7.5億元。主要內容為:跑道向北延長400米,對航廈進行流程改造,新增10個停機位,新建貨運站3500平方米;項目建成後將滿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13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3萬噸、起降1.5萬架次的保障需求,服務保障能力將全面提高,更加滿足淮安擴大對外開放的戰略需求。

  保持運輸生産穩步增長。充分發揮淮安的綜合交通樞紐和區域優勢,採取切實措施,加大客貨運市場開發力度,確保運輸生産實現穩步增長。至2020年,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和飛機起降架次分別達到100萬人次、1萬噸、1.5萬架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