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貴州省再次發力藥企整合打破家族壁壘或成勝負手

  • 發佈時間:2015-01-05 02:29:30  來源:貴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核心提示

  2014年年底,貴州省5位副省長帶隊分赴各地進行新醫藥大健康招商,希望引進各路資本介入貴州醫藥企業整合。一時間作為貴州大數據産業“姊妹篇”的新醫藥産業風生水起。

  其實,貴州提出藥企整合已非首次。2007年、2010年,貴州就曾提出推動藥企整合重組,培育幾個大型醫藥集團。但儘管有政策助推,整合併購的效果卻並不理想。

  “貴州醫藥産業整合已迫在眉睫,此時提出藥企整合時機很好。”貴陽中醫學院教授、科研處處長張永萍認為,在2015年GMP認證大限將推動並購潮加速到來,目前貴州不少沒有能力完成GMP改造的藥企正在尋找“買家”,與此同時,省外一些有實力的企業也看準時機,尋找有意轉讓的醫藥企業。

  不過,她同時也認為,貴州藥企整合仍面臨諸多困難。貴州醫藥企業約有一半以上為家族式企業,“寧為雞頭,不做鳳尾”思想和“誰掌權、誰控股”等種種擔心,讓這些企業對於尋求資本合作心存芥蒂。她建議,貴州省從省級層面成立藥業集團,整合藥企。

  貴州醫藥産業整合併購再成熱點

  2014年,貴州醫藥産業整合再次成為熱點。

  去年5月,貴州醫藥産業整合計劃被提上日程。貴州省醫藥産業發展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發文指出,貴州醫藥企業小、散、弱的特點,為優強企業進入醫藥企業整合併購帶來了機遇。貴州省計劃利用3-4年時間,將現有155家藥品生産企業整合到50-80家左右。與此同時,貴州省啟動了醫藥産業招商工作。與此同時,省經信委、省科技廳等4個省直部門組成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和東三省等4個招商工作隊,集中對外開展醫藥産業招商和投資推介。

  同年8月,被譽為貴州醫藥産業“巨人計劃”的新醫藥産業發展規劃發佈。根據規劃,到2017年,貴州省新醫藥産業總産值將突破800億元。形成100億元醫藥大集團1個以上,50億元醫藥集團1個以上,20億元醫藥企業10個以上,10億元醫藥企業10個以上。培育20億元醫藥大品種3個,10億元醫藥大品種10個,5億元醫藥大品種30個,1億元醫藥大品種40個。

  “巨人計劃”的實施必然需要企業的整合,因此引入大型藥業集團對現有醫藥企業進行並購重組成為貴州選擇的路徑之一。

  12月,貴州省5位副省長帶隊奔赴華東片區、華南片區、東北片區、華北片區、西南片區5大醫藥産業集中地區進行項目招商,希望引進各路資金助推貴州醫藥産業整合。

  在華南片區招商中,副省長蒙啟良帶隊先後在廣州和深圳拜訪了廣藥集團和華潤三九制藥。廣州、深圳兩地共有近400家醫藥、健康領域的企業參加推介會。蒙啟良在推介會上表示,貴州醫藥企業規模小和GMP認證大限將至,為外地大型企業進行並購帶來機會。對此,華潤三九醫藥副總裁周輝表示,貴州省中藥資源豐富,特色醫藥企業眾多,投資環境良好,目前華潤三九醫藥已經與一些貴州企業建立了聯繫並希望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尚榮醫療集團、康美醫藥等多家龍頭企業也表示,希望可以在醫院建設、醫療設備研發、新能源開發與利用、醫藥電商等領域找到投資項目。

  據此前媒體報道,貴州早在去年12月招商前,已特別安排專人跟蹤落實華潤集團、華大基因、國藥集團、廣藥集團、修正制藥、悅康制藥等知名企業負責人。

  家族式企業壁壘或成最大“絆腳石”

  貴州提出藥企整合已非首次。早在2007年,貴州在《“十一五”中藥現代化産業發展意見》中明確推進企業兼併重組,以促成優勢企業集團和産業集群;2010年,貴州“十二五”規劃中也明確提出,推動貴州制藥龍頭企業整合重組,培育幾個大型醫藥集團。

  張永萍認為,儘管有政策助推,但貴州醫藥産業此前的整合效果並不理想。相關資料顯示,2007年貴州擁有醫藥企業164家,而截至2014年底,這個數字為155家,“整合效果不佳與家族企業管理等不無關係。”

  首先,家族企業的“寧為雞頭,不做鳳尾”和“小富即安”的意識是貴州醫藥企業整合的一大障礙。張永萍表示,保守來看,貴州醫藥企業約有一半以上為家族式企業,“貴州一些小藥企擁有一兩個獨家品種,每年都可以賺幾百萬、上千萬元,日子過得很滋潤,並沒有做大做強的意願。”

  同時,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對於引入投資者後“誰掌權、誰控股”的擔心,也讓這些企業對引入外部資本心存芥蒂。“一些企業家創業時經歷的各種坎坷,使之在潛意識裏認為這個企業就是我個人的,外部資本的進入可能導致控制權的喪失,所以對於引入資本並不支援。”

  此外,貴州藥企整合還面臨資金門檻。儘管2015年GMP認證大限來臨,貴州有企業開始尋找“買家”,但報價往往很高,“據我目前了解,一個只有2-3個品種的小藥企,報價卻上億元。”據了解,2010年,益佰制藥收購民族藥業100%股權僅耗資5500萬元,後者擁有3個全國獨家品種。張永萍説,當初民族藥業肯將股權100%轉讓與其投身房地産行業有關,而現在好的投資項目已經很少,“醫藥企業找不到高利潤的投資行業,因此就想將手中的品種最大限度套現,這也打擊了並購企業的積極性。”

  外地資本遭遇家族式企業壁壘,而貴州本地藥企之間的並購與重組也鮮有操作。2010年,貴州提出由益佰制藥牽頭打造貴州苗藥集團。有媒體報道稱,共有包括益佰制藥在內的5家企業參與,但隨後這一集團再無新的企業加入,“由貴州本地的一家企業來牽頭做苗藥集團,其他企業會想‘大家都是貴州企業,而且規模不相上下,為什麼由你來做’,這種心理也讓貴州本地企業對於藥企整合參與度大大降低。”

  張永萍建議,貴州省可以從省級層面,通過基金、風投等方式設立大的醫藥集團,將貴州藥企整合在一起,在品牌打造、建立銷售渠道等方面統一規劃建設,更有利於資本集中,樹立貴州醫藥品牌。

  本報記者 趙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