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四線並行長度和難度位居全國前列

  • 發佈時間:2015-01-05 01:32:2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曾經山水相望,而今山水相連。2014年12月26日,鐵四院設計的我國西南地區第一條時速250公里高鐵——貴廣客專通車運營,打通雲貴高原和珠三角地區,成為繼南昆鐵路後西南地區又一條出海通道。

  “從西南內陸到華南沿海,需要這麼一個快速通道和全新的經濟動脈。”鐵四院貴廣高鐵設計總體負責人李其龍説。“它大大縮短了黔桂粵三省的時空距離,帶動了沿線旅遊等相關産業發展,為三省間的經貿往來、區域合作打開新的格局。”

  貴州廣東一直山水相望,卻路途曲折。以前從貴陽到廣州有兩條通道,一條經過湖南,全程1560公里,需要20多個小時,另一條經過廣西,全程1440多公里,也要走20多個小時。貴廣高鐵通車後,貴陽廣州4個小時即能通達。

  “跨越重重山水,貴廣高鐵實現了科技、人文、社會的高度融合。”鐵四院副總工程師許國平介紹,“我們採取了先進的設計方法,確保施工運營安全。”

  鐵四院設計範圍賀州至廣州段全長259公里,沿線地質複雜,經過大的斷裂帶,此外河網密布、既有鐵路及公共道路交叉多,給設計選線增加了很大難度。

  “初測時我在地形複雜的賀州段擔任技術隊長,”李其龍回憶説:“每天勘測,中巴車、老鄉的船、農用拖拉機等幾種交通工具才能到工點,一天要走20多公里。有時下過雨,山邊的土路很滑,下面就是幾十米的深淵,坐在拖拉機上很有些擔心,萬一翻下去命就沒了。”

  經過前期勘察,鐵四院拿出了貴廣高鐵賀廣段的設計方案。這份圖紙上,最大的設計亮點就是四線並行長度長、車站規模大、特殊橋型多、真正實現了全線跨區間無縫線路。

  四線並行長度和難度在全國位居前列。貴廣、南廣鐵路從肇慶開始並行,直至廣州南,四線並行地段長達80公里。且四線之間存在多次小夾角交叉跨越,通俗點講就是幾條線路“繞成了麻花”,同時又要儘量考慮節約用地、減少拆遷。四線並行段制約因素多、設計難度大、技術要求高,在全國一次建成的四線並行鐵路中,長度和難度均位居前列。

  大跨度、特殊結構橋梁多。貴廣鐵路進入廣州地區後,跨越珠江等多個重要支流及多處高等級道路,鐵四院使用了斜拉橋、係桿拱橋、鋼桁拱橋等多種特殊橋型結構,設計跨度大、難度大、造型優美。其中跨穗鹽路四線獨塔鋼箱混合彎斜拉橋,為了提高結構整體穩定性和剛度,採取了塔、墩、梁固結的剛構體系,新穎美觀,是目前最大跨度的鐵路曲線斜拉橋。

  站房 “一站一景”,成為新地標建築。鐵四院設計了賀州至廣州段懷集、肇慶東、三水南、佛山西四座車站。懷集縣是廣東西北通桂達湘的重要交通樞紐,有“中國燕都”的美譽。懷集站取“燕舞嶺南”之意,建築屋頂以簡約流暢的線條,描繪金燕飛舞的意境;肇慶市有著“中國硯都”的美譽,盛産的端硯自唐以後一直奉為貢品。肇慶東站將現代的風格和端硯文化結合起來,整體形象舒展大氣、造型別致;佛山西站設10座站臺23條線,面積68000平方米,車站規模在珠三角地區僅次於廣州南站,為國內首座下進下出車站。

  無砟軌道及跨區間無縫線路長。本線肇慶以西全部採用無砟軌道。跨區間無縫線路不僅將區間鋼軌全部焊接,而且將道岔內部接頭焊接,在有效減少養護維修工作量的同時,顯著提高了旅客乘坐舒適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