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稱西方將為應對崛起的中國和流氓俄羅斯頭疼
- 發佈時間:2015-01-04 08:09:00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1989年,好萊塢電影《回到未來2》中的男主角坐著輛能穿越時空的汽車看到了2015年的世界。如今,2015年真的來了。於是一些美國媒體忙著算計那部科幻大片中貢獻了多少“神預言”。更多人則拿出自己的水晶球,試圖窺探人類下一個365天。一些人很悲觀,他們説這是歐元區與歐盟行將解體的一年,是美國國際影響力急劇下滑的一年,是俄羅斯遭遇巨大困難、普京可能犯最大錯誤的一年。也有人很樂觀,認為埃博拉病毒暴發會在這年終結,“伊斯蘭國”會在這年失去“民心”,朝韓有可能在這年和解。《印度時報》還相信,印度的潛力會在這年爆發。這一年,體育迷會迎來橄欖球、板球和女足三大世界盃,巴黎要召開全球氣候大會,人類飛行器將抵達冥王星……中國會怎麼樣?外媒中有人説中國經濟之路會有些難走,也有人預言這個國家會被WiFi覆蓋。英國《獨立報》説,天馬行空的預測是笨人玩的遊戲,但可以確定,2015年絕不會是沉悶乏味的一年。
2015,更好還是更壞?
“2015年,世界會比《回到未來2》所預言的更好”,新年第二天,美國《丹佛郵報》以此為題的社論透露著樂觀。在那部26年前的電影裏,生活在1985年的男主角馬丁與夥伴布朗博士穿越到2015年,他們看到了平板電視、紅外掃描、可隨身攜帶的通信設備、視頻對話等那個年代人們眼中的科幻産品。《丹佛郵報》説,除了沒有會飛的汽車、能自動繫鞋帶的鞋,以及已經出到第十九部的《大白鯊》系列電影,《回到未來2》中的 許多預言都實現了。不僅如此,電影中身處2015年的馬丁還在用公用電話亭和傳真機,而實際上人類已經歷意義堪比工業革命的網際網路時代。(英國《每日電訊報》稱,該片沒有預想到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這一過去10年人類最偉大的技術進步。)《丹佛郵報》説,當然,2015年要是有人能發明會自動繫鞋帶的鞋就好了。
談及2015年的國際形勢,媒體的預言則變得嚴肅了許多。CNN題為“2015充滿興奮與寒意的世界”的文章説,一年前,無人會相信一個殘暴的軍事組織(伊斯蘭國)會侵佔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土地把美國拽回中東,無人會預言俄羅斯出兵吞併克裏米亞,也沒人相信一種致命病毒會在非洲帶來毀滅。但對2015年,文章百分之百確信它會是大意外之年,並作出以下美國味兒很濃的預言:雖然希拉裏仍是最有可能的美國下任總統人選,但她在民主黨初選時就會遭遇強勁挑戰,因為她在公眾眼中太不新鮮了;民主會在俄羅斯“死亡”,油價下跌與經濟困難背景下,普京會加緊控制權力;失去查韋斯的委內瑞拉會爆發革命,拉美與美國關係會走近;“伊斯蘭國”的殘暴會將許多穆斯林推向西方;當中國經濟增長有些犯困的時候,印度終於要崛起了。
CNN説,希望2015是樂觀壓倒悲觀的一年。BBC也給出好消息,埃博拉病毒爆發有可能在2015年終結。但英國《經濟學家》認為,談論2015年,“樂觀可能會供給不足”。文章説,這一年巴黎要召開全球氣候變化大會,考驗各國能否解決這世上頭號難題;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會比2014年更快,但西方經濟會走到岔路口;民族主義抬頭將威脅全球合作,西方要為如何應對崛起的中國和“流氓的俄羅斯”頭疼,奧巴馬則要對付共和黨控制的國會;西方會為應對埃博拉病毒和“伊斯蘭國”時的遲緩付出代價;哥倫比亞政府沒準會與反政府遊擊隊達成和解;科技領域的發展則可能變得驚悚,智慧手機興許會出現讀心功能;體育迷會迎來橄欖球、板球和女足世界盃,愛看電影的人會看到新《007》、《星球大戰》續集等大片。文章還説,時間機器雖不會在2015年出現,但經過9年、長達30億英里的旅程,NASA“新地平線”號探測器將探訪冥王星。
“2015年絕不會是沉悶乏味的一年”,英國《獨立報》在新年社論中説。美國政治評論員奧克萊説,今年5月,英國將舉行大選,反感歐盟的英國獨立黨很可能在大選中攫取選票,而工黨和保守黨都無法單獨獲勝,意味著英國要用一個“失敗者政府”迎接2017年決定是否退出歐盟的公投。更急迫的是,1月25日希臘就將大選,反對緊縮政策的左翼政黨很可能取勝,希臘新政府一旦否認外債,拒絕改革,歐元區又將面臨災難,且西班牙、葡萄牙今年也將大選,反歐盟勢力也將抬頭。因此,2015有可能成為歐元區與歐盟解體之年。但德國《世界報》3日文章不信這個邪。文章説,儘管困難重重,只要團結,歐盟仍將是地球上最強的經濟區。
“2015會出現世界石油新秩序嗎?”美國CNBC稱,2015年,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美國頁巖氣革命間的決鬥會更激烈,很難預測他們中誰會先眨眼。英國《每日電訊報》説,面對油價下跌和經濟困難,普京會怎麼做將是2015年一大懸念,而西方不能讓普京亂來。美國《福布斯》題為“俄羅斯才是2015年美國頭號威脅”的文章説,就像股市常卷走投資者的錢,軍事危機也難以預測。華盛頓從不是優秀預言家,從偷襲珍珠港到朝鮮戰爭,從古巴導彈危機到越戰,從蘇聯解體到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再到“9·11”襲擊和“伊斯蘭國”崛起,美國政治精英們總是等到事情發生了才後悔。如今,華盛頓為經濟制裁俄羅斯沾沾自喜,卻想不到反效果,普京將更加鞏固權力,而一個擁有核武庫的俄羅斯遠比“伊斯蘭國”和網路駭客更具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