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蘇超英:平穩健康成2014皮革行業發展主基調

  • 發佈時間:2014-12-31 10:4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12月31日訊 對於整個中國經濟發展來説,2014年無疑是個帶有標誌性的年份。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持續下行壓力,中國經濟應對風險,開拓創新,走出了一波全年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的行情。

  又到一年歲末時。回顧2014這一年,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蘇超英在接受中國經濟網特約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年來,中國皮革行業正是暗合了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軌跡,平穩、健康、中速成為行業發展主基調。

  回首2014 直面多重壓力實現平穩增長

  一組重要的經濟數據指標反映了中國皮革行業今年以來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

  2014年1月至10月,全國皮革主體行業銷售收入、利潤、出口增速分別為9.66%、11.91%和9.7%;銷售收入居輕工行業第七位,利潤總額居輕工第六位,除輕革産量微幅下滑外,皮革服裝、毛皮服裝及皮鞋産量均為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我國規上皮革主體行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10,336億元,同比增長9.66%,增速上升0.79個百分點,佔輕工行業銷售收入總額的5.81%,位居輕工行業第七位。

  同期,全國規上皮革主體行業利潤總額637.19億元,同比增長11.91%,增速回落2.33個百分點;佔輕工行業利潤總額的6.26%,居輕工行業第六位。

  在總結2014年總體發展情況時,蘇超英錶示,這一年,國內外經濟形勢錯綜複雜,身處經濟下行壓力下的中國皮革行業走過了不同尋常的一年,壓力與動力同在,挑戰與機遇並存,行業整體保持平穩健康增長,轉型升級從口號落實到了實實在在的行動。蘇超英認為,回首中國皮革行業2014年的發展路徑,務實創新、大步流星是其鮮明特點。

  ——環保在2014年成為中國皮革行業最受矚目的關鍵詞。面對越來越大的環保壓力,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動調整,積極謀變,環保治理邁上新臺階。以海寧為例,經過幾年的環保治理,海寧製革企業從38家縮減為8家,數量減少了70%以上,但規模效益凸顯。數據顯示,海寧製革工業産值從2010年的30.72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53.7億元,提前完成並超過了2015年預計的50億元目標。辛集製革行業全面關停製革前道,隨著污水處理設施通過達標驗收,在因環保不達標停産兩年零6個月後,辛集市已有23家製革企業復工生産。

  ——打破固有思維,走品質創新發展之路。中國皮革行業屬於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産業,近年來原材料、人工、環保成本高企的壓力明顯,並有持續加重的態勢,“破冰”迫在眉睫。在這種形勢下,企業唯有打破傳統固有思維模式,走出品質效益型增長之路才能得到有效發展。蘇超英舉例説,浙江和福建等發展較快地區的企業已經先行一步,或以大型機器替代勞動力,嘗試智慧化生産,平衡效率與規模的關係;或推行個性化生産,滿足消費者個性需求,兼顧品質與效益的平衡。

  ——皮革行業企業“引進來、走出去”卓有成效,境外投資取得進展,企業邁出多元化創新步伐。蘇超英錶示,一些企業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形勢下,開始選擇深入中、東歐地區籌劃皮革生産加工,當地生産,當地銷售,開拓出新的境外投資和銷售渠道;還有一些企業則充分利用國際合作,收購海外品牌,借國際品牌之力,謀拓寬國內消費創新之路。例如華堅于埃塞建立大型製鞋廠,充分利用當地勞動力僅為中國1/6的成本優勢,成功紮下根基,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範本。

  展望2015 創新升級中速發展或成“新常態”

  2015年,中國經濟將進入增速換擋、品質上升的關鍵階段,在這一前提下,“中國皮革行業雖仍將受到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的多重影響,但即將進入以中速發展、結構優化、創新驅動為主要鮮明特徵的‘新常態’已成為共識。”蘇超英錶示。

  新常態意味著邁入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新常態下,企業如何應對成本上升和結構優化調整,繼續保持穩中有升的健康增長;如何以創新驅動思維替換要素和投資驅動理念,實現可持續性增長之路?蘇超英認為,企業只有正視現實、創新思維、修煉內功,才能真正適應新常態,推出新舉措,發掘新亮點。

  企業應清楚地認識到,2015年仍將可能延續2014年企業所遭遇的問題和壓力。一方面,國內新環保法實施第一年,企業將繼續承壓清潔化生産要求;網際網路經濟繁榮,傳統産業觸網,傳統行銷渠道融合新興産業渠道達到共榮之矛盾升級;成本上升趨勢不減,進口原料皮關稅持續保持較高水準,國內産能繼續向外轉移;受俄烏局勢影響,國際新興市場消費前景不容樂觀;中國被排除在眾多多邊貿易優惠協定之外,國際市場形式複雜,競爭愈發激烈。

  正因如此,市場對於企業轉型升級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創新需要開放性思維,惟有創新才能為企業增添內生發展動力。創新不僅僅是思想上的解放,更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秘藥良方。蘇超英認為,皮革行業領軍企業的創新範例可以給眾多企業更多有益的啟示。

  于企業而言,面臨新常態,應及時調整心態,提升生産效益和産品品質。蘇超英認為,修煉內功需要企業專注于優勢挖掘和潛能開發,著力於提高産品設計、改進生産技術、提高勞動生産率、轉變市場行銷方式和開拓行銷渠道等多元化創新潛能。

  進入新常態,産能相對過剩,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接近極限,依靠高強度、勞動型投入獲益的空間已然變小。蘇超英錶示,2015年,中國皮革協會將繼續以推動創新、增強産業競爭力為目標,圍繞行業創新平臺搭建開展各項工作。其中包括積極協助企業向國家部委申報創新項目,為行業爭取支援資金;引進國外設計資源和設計團隊,為中國企業開展設計服務,搭建與國外先進設計理念直接交流的平臺。

  中國皮革協會將全方位幫助企業設計人才提高創新能力,繼續資助優秀設計人才海外學習最新設計理念,並增加資助名額和範圍。青年學生和企業科技工作者都將有機會獲得資助,參加國際科技會議和標準會議等。

  2015年中國皮革協會將繼續在行業內倡導誠信陽光貿易,呼籲企業在法律準繩內規範自身行為。為此,中國皮革協會將致力於向政府呼籲原料皮進口關稅降低等優惠政策,提高環保核查品質,營造外部良好環境,樹立皮革行業誠實、守信的健康形象。

  2015年,是中國皮革行業進入新常態的一年,也是行業健康創新發展可期的一年。從國家統計局新近公佈的第二産業2013年數據來看,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和製鞋業總資産貢獻率為20.6%,這顯示出行業盈利能力仍處於一個相對較為健康良好狀態,基於這種判斷,實現2015年10%中速增長的目標顯然不是一句空話。(歐陽志)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