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臺掛曆行業去除"公款消費"依賴 存活企業勉強"過冬"

  • 發佈時間:2014-12-28 11:25:4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杭州12月28日電(記者韋慧)“去年中央禁令一齣臺,企業就像經歷一場颱風一樣,損失根本沒有估計到。”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臺掛曆行業協會會長陳邦景告訴記者。

  一年前,記者曾報道浙江部分長期依賴公款消費的臺掛曆企業因中央禁令而損失慘重。如今一年過去,臺掛曆市場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臺掛曆市場份額嚴重萎縮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金鄉鎮號稱“中國臺掛曆生産基地”,目前有100余家臺掛曆生産企業,佔據國內臺、掛曆市場的80%以上;義烏市則是浙江地區規摸最大的臺掛曆、年畫商品的集散地,這兩個地區的陰晴變化,直接反映了我國臺掛曆市場的起伏。

  去年10月31日,中央紀委發出《關於嚴禁公款購買印製寄送賀年卡等物品的通知》,公款訂購臺掛曆送禮的現象基本消失,隨之國內臺掛曆企業遭遇退單潮,市場也萎縮大半。蒼南縣金鄉鎮的生産企業損失2-3億元,義烏市的生産銷售企業則損失上億元。

  時隔一年,中央禁令是否得到有效貫徹落實,臺掛曆市場最新的産銷情況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再次來到溫州市蒼南縣和義烏市走訪調研。

  中央禁令下達至今,溫州市蒼南縣金鄉鎮已有約20%的企業停産甚至倒閉。記者看到,往年這個時候,路邊、街上到處是前來拉貨的貨車,今年卻顯得異常冷清。而在義烏市,不少帶有臺掛曆批發字樣的商行已經關門歇業。

  “以往政府機構、國企等利用公款消費的訂單量佔到50%左右,現在都沒有了。市場萎縮,企業不得不轉型謀求發展。”陳邦景告訴記者,“今年是企業的調整和觀望年,所有訂單全部靠市場,很多企業還得把去年存下的原材料消耗完。今年如果行情再不好,我們都要生産不下去了。”

  金鄉鎮此前吸引了來自四川、重慶、安徽等全國各地的外來務工人員3-4萬人,今年只剩下1萬多人。陳邦景同時還經營著景洲月曆貿易有限公司,他告訴記者:“最多的時候公司200多工人,看到去年行情不好,很多工人今年都沒有過來,公司招不到工人,只能請臨時工。”據了解,該公司年産值最大的一年達到3000萬元,今年只有1500萬元左右,去年損失約200萬元。

  企業“寒冬”中迎來市場調整

  臺掛曆行業意料中的“寒冬”雖然降臨,但並未徹底封凍。恰恰相反,公款消費剎車推動了臺掛曆企業進行深刻的市場化調整。由於企業紛紛大幅降低産能,百姓市場升溫,加上一些長期依附於公款消費的企業被擠出市場,目前不少活下來的企業産銷供不應求。

  記者在位於金鄉鎮的溫州四洲印刷有限公司看到,即使到了生産高峰期的尾聲,車間裏仍然很忙碌,從早上7、8點到晚上12點,4層車間的機器不停地轟隆隆運作著。印刷、剪切、裝訂、包裝,80多個工人不敢懈怠,每層車間裏堆放了約10萬冊半成品,5萬冊成品。該公司董事長蔡步棉告訴記者:“經歷去年的退訂潮,企業都降低産能,預備的原料少了許多,工人也裁員了三分之一,沒想到今年的訂單忙不過來了。”

  義烏市文化禮品行業協會秘書長丁佩存告訴記者:“禁令出臺後,義烏掛曆企業轉行倒閉了約30%,目前只剩下30多家。由於訂單量不足以盈利,一些裝訂廠也關門了。再加上蒼南産能不夠,一些訂單轉移到義烏,現在裝訂廠都來不及做。”

  “不能吊死在一棵樹上。”義烏的老丁文化用品商行負責人説,他今年收到了110多萬冊的掛曆訂單,一個廠子做不下來,就分散到3個裝訂廠去裝訂。

  記者在義烏金衛平裝訂廠看到,就連老闆一家人都親自上陣幫忙搬運貨物。工人們從早上7點開始趕工,一直要做到晚上12點左右。在義烏的臺掛曆批發市場,一位從南昌來訂貨的客人已經等了20多天,他每天都在盯著廠家趕貨。

   各方認為禁令剎住腐敗浪費

  雖然企業損失慘重,但走訪中各方均認為中央禁令有效遏制了臺掛曆奢侈浪費及暗藏的腐敗問題。

  蔡步棉告訴記者,往年的訂單中,移動公司、銀行、保險公司等國有企業、金融機構最多,主要是企業做宣傳用。“遺憾的是,這些企業往往都是通過中間商拿來給我們做,比直接過來下單成本大大上升不説,還造成很大浪費,有的只需要1萬本,偏偏要做2萬本。一些國企專門來金鄉鎮的生産源頭考察過,但最後還是在招標時人為地提高門檻,把訂單給了中間商,這中間蘊藏著大大的腐敗。”

  有企業反映,一國企的領導從他們那兒批發4元一本的臺掛曆,私下將之以每本28元的價格轉賣給下邊的客戶企業。

  不少市民反映,以前每年所在單位、銀行、郵政等都在發放臺掛曆,根本用不完。禁令一齣臺,能大大減少浪費,同時也能激發出人們消費多樣化、個性化臺掛曆的市場潛力。

  “臺掛曆蘊含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習俗,應該科學消費。”蔡步棉説,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外貿市場潛力巨大,“按照我們的經驗,外貿利潤要比國內市場多得多,企業應該主動去了解國外的文化和市場環境,主動走出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