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改革讓民眾受益 人權事業永無止境

  • 發佈時間:2014-12-27 06:2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核心觀點:從經濟學角度來説,尊重人權和經濟發展應該是一種正相關關係。改善人權不僅不會影響經濟發展,反而會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

  “人一齣生就口含一枚金幣,一面寫著平等,一面寫著自由,這枚金幣叫人權”。18世紀盧梭便寫下這句話,但是兩百多年後的今天,使得“人人擁有自由和平等的人權”依舊顯得任重而道遠。

  在近現代史上,人權與發展是兩個永恒的主題。人權意味著自由與民主。發展意味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一直以來,人權與發展之間的對話似乎又很難。

  都説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得多創造的財富就多,勞動得少創造的財富就少。所以,一些人認為,尊重人權與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活動必然發生衝突。

  在填飽肚子還很困難的時候,人們或許不得不接受低水準的收入和福利,這一度促成了商業社會早期的資本積累。只是,在市場經濟高度發育的今天,拼命與産出的正比例關係在機械性勞動中存在,在創新型勞動中卻未必成立。

  不可否認,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這种經濟模式有它的優勢所在,但我們不能忽略低廉人力成本時代已然過去的事實。從經濟學角度來説,尊重人權和經濟發展應該是一種正相關關係。改善人權不僅不會影響經濟發展,反而會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走上了“快車道”,中國民眾生活水準提升也走上了“快車道”。城鄉居民的衣食住行條件不斷改善,基本公共服務逐步實現均等化,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形成,城鄉居民特別是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有了更多保障。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領導層採取了包括針對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的減稅政策、鼓勵創新、降低部分行業的準入門檻等一系列改革,以激發經濟活力並惠及民生。今年上半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快於經濟增速,農村居民每人平均收入同比增速快於城鎮居民,都顯示經濟改革讓民眾受益。

  改革是中國經濟的最大紅利,改革紅利有望逐漸釋放,也將給國人帶來實實在在的福利。當然,我們也要看到,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大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還比較突出。人權事業永無止境,伴隨經濟發展,民眾的生活需求也在不斷提高。

  如果説,人的生命是短暫的,那麼關乎人權的討論則是無止境的。近30年中國經濟成長,不僅伴隨著中國人價值觀念的轉變,也在一定程度上見證了國人“議價能力”的成長。近日,《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中期評估的發佈,就是我國保障人權的一個重大舉措。當然,瞻望未來,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經濟網網友 木蘭)

  中國經濟網評論頻道開放網友投稿,原創經濟時評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中國經濟網評論頻道徵稿啟事

  

  相關評論:如何對待人權 反映國家涵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