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樓市年度聲音 毛大慶:搞不懂北京樓市
- 發佈時間:2014-12-26 10:0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房價是中國人最熱衷於討論的話題,每一年中國房地産市場都迎來變局和挑戰,充斥著爭議和質疑。2014年,我們在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下迎來了樓市的新一輪調整,全國樓市遇冷,北京樓市也進入了調整期。在這一年裏,融創、綠城的股權變局,萬科、綠地的老大之爭等等都成為了熱議話題。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2014年的年度聲音有哪些?
1
“我沒有把小馬哥當成對手,他活在理想世界裏,線上上跑,我線上下走路,我們比較慢,他比較快。” ——萬達董事長王健林
點評:還記得2012年底時,王健林和馬雲曾有過關於電商的“億元賭局”嗎?王健林當時説,10年後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佔到50%,他給馬雲1個億,如果沒到,馬雲給他1個億。隨即在2013年,王健林説賭局“不算數”。2014年,馬雲的阿里巴巴上市,創下新首富神話,而萬達也上市在即,王健林坦言稱馬雲非對手,背後則是萬達開發新文旅綜合體,線上線下融合應對電商衝擊。
2
斑馬到底是白底黑紋,還是黑底白紋? ——萬科總裁鬱亮
點評:6月,鬱亮對外表態,中國房地産是斑馬,“到底是白底黑紋的,還是黑底白紋”是仁者見仁,並解釋了萬科對市場的看法:在大家都樂觀的時候要保持警惕、在大家都悲觀的時候要有信心。業內認為鬱亮此舉是為幫毛大慶滅火。隨後鬱亮多次表態,樓市黃金時代的機遇和方式不可複製,白銀時代下,中國所有的發展商都未拿到下一個時代的入場券,萬科之所以有如此多的變革,是為了在新的時代活下去,並表示對老大、規模、數字不關心。
3
“搞不懂北京樓市。” ——萬科北方區域CEO兼北京公司董事長毛大慶
點評:5月,全國被降價潮席捲,北京地價仍在高漲,房價堅挺,似乎成為樓市的最後堡壘。時任萬科北京公司總經理的毛大慶在一個內部沙龍上的發言被曝光,其稱部分城市樓市風險大,搞不懂北京樓市為何能如此獨特。這被業內視為萬科看淡後市。業內意外地開展了一次樓市意識形態的大討論。
4
現在我只是年齡比鬱亮大。其實是不是老大不重要,我們做好2400億的銷售目標就是。 ——綠地董事長張玉良
點評:綠地從年初就放話,要以2400億元的總銷售額和萬科爭2014年的房企“第一”。萬科總説不在意,鬱亮還説誰願意接手老大真的很好,但今年是萬科30年。還是王石説了句實話,老二老三挑戰你,當然很緊張,但是不能緊張,因為一緊張就會被淘汰。張玉良正在衝刺上市,嘴上説做不做老大不重要,但私底下鉚足了勁衝刺2400億元。
5
經過這100多天,我發現把綠城賣給了一個不應該賣的人。 ——綠城中國董事長宋衛平
點評:融綠股權戰貫穿全年。今年5月,杭州綠城集團董事長宋衛平將綠城24%股份賣給了孫宏斌的融創中國,自己退居公司第三大股東,並稱孫是“有德者掌之”。10月底,市場開始傳聞宋衛平可能重回綠城。11月19日,宋衛平首度對外界稱“賣錯了”。12月18日,綠城中國和融創中國正式簽署了終止協議,在年底前,宋衛平預計將付50多億元給融創,正式終結這次交易。
6
年輕的時候覺得進取、冒險、堅持、勇往直前很重要,現在覺得忍耐、寬容、讓步、妥協也許更重要。 ——融創董事長孫宏斌
點評:11月27日3:22,孫宏斌發佈一條最新微網志,對宋衛平宣佈要回歸綠城表態。宋衛平邀請孫宏斌接手綠城,5個月後又突然反悔,孫宏斌曾在接手股權時稱,宋衛平、壽柏年轉讓股權給融創,是選擇接班人,是對二十年心血綠城的無私真愛,現在看來宋無法割愛,而孫的表態十分大方,年輕的時候把知進退、任勞任怨挂在嘴邊,現在知道任勞容易、任怨太難、知進容易、知退太難。而過日子真正需要的,是既要勇敢也要妥協,既要任勞也要任怨,既要知進也要知退。
7
網際網路是新人,房地産是舊人。 ——萬通董事長馮侖
點評:12月,馮侖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説,世上只見新人笑哪聽舊人哭,網際網路是新人,房地産是舊人,地方政府對新人關心,都是圍著新人笑,不管舊人哭。以前地産跟地方政府的關係是正房,直接招商引資,登堂入室,吃飯都是坐主桌的。現在換了位置,網際網路扶正了,地産下堂了,唯一給了面子,就是在邊上坐著,但看別人吃。其實今年經濟整體大勢欠佳,唯有IT企業一枝獨秀,使得“網際網路思維”成為最熱最時髦的百搭單品,房企見面不提一句“網際網路”,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8
我沒有唱衰房地産,房價明年9月會反彈,政府先忍不住。 ——中國房地産業協會副會長任志強
點評:12月16日,任志強稱自己並不看衰中國房地産市場,但現在房地産市場庫存仍然巨大,預計明年房地産投資增速會繼續下滑,到明年9月份會出現反彈。但前一段時間庫存過大,從目前看,價格迅速回升的可能性不大。由於還有一個巨大的庫存,大部分企業還要消化庫存之後才可能看到價格的高速反彈,所有人都應該做好長期準備,但他不認為這個時期會很長,因為首先忍不住的就是政府。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自曾暉
新京報製圖/師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