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管好支農惠農“錢袋子”

  • 發佈時間:2014-12-26 05:33:31  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宋振峰

  甘肅,草食畜牧業蓬勃發展,牛、羊産業在全國排名分別為第11位、第5位。

  甘肅,設施蔬菜産業方興未艾,躋身於我國“西菜東調”“北菜南運”的五大商品蔬菜基地之一。

  誰能想到,對於農牧業基礎薄弱的我省來説,兩大農業産業發生質的提升,只用了短短幾年時間。

  如果要問一個為什麼,答案説起來很簡單,那就是惠農政策找準了現代農業發展資金與特色優勢産業發展的結合點,財政支援找準了撬動銀行、社會資本的著力點,各方合力喚起了千家萬戶的發展熱情,從而積小流成澎湃江河。

  但不簡單的是,決策者和實施者不斷的探索和豐富的實踐。

  惠農資金哪來?

  ——中央財政現代農業發展資金的強力支援,我省財政投入的不斷傾斜,讓隴原農民致富信心倍增

  涼州區高壩鎮蜻蜓村全村700多戶人,2012年以前,養的羊只有2000多只。如今,已達9000多只。

  村子還是那個村子,村民仍是那些村民。村民養羊的積極性,為啥一下子增長了起來?

  村支書馬元告訴記者,剛開始沒人養羊。政府出臺了扶持政策,一個60平方米的養殖暖棚,補5000元。在實打實的激勵下,村民合夥建起了養殖小區。“當時報名的人多,沒法子,只好抓鬮。”馬元説。

  “給蜻蜓村插上騰飛翅膀的財政投入,正是來自於中央財政在現代農業發展資金安排上對我省的強力支援。”省財政廳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

  小康不小康,關鍵在老鄉。

  農民的持續增收,需要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産業支撐必不可少。2003年,省委省政府便提出要將草食畜牧業培育成戰略性主導産業。

  但對於農戶來説,養牛羊好是好,可搞養殖的錢從哪來?缺錢,導致很多地方依舊是一家一戶養幾頭牛、幾隻羊。

  怎樣才能讓資金不再絆住畜牧産業發展的步伐?我省的財力狀況表明,我們自身能力十分有限。(轉3版)

  (接1版)中央財政的強力支援,給我省現代農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從2011年起,中央財政連續4年累計安排我省現代農業生産發展資金11.4億元,扶持我省肉牛産業、肉羊産業和蔬菜産業。

  在中央財政“特惠”政策接踵而至的同時,我省也著手建立財政分配新機制,新增財力向“三農”傾斜。今年,我省省級整合用於肉牛、肉羊産業的資金,從去年的2億元,躍升到6.5億元。

  這一筆筆“真金白銀”,為我省富民産業發展、農民增收裝上了高速馬達,讓農民真正嘗到了甜頭,他們發展的勁頭更足了。

  惠農資金怎麼用?

  ——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以財政資金為杠桿,撬動信貸資金投入

  現代農業發展資金的投入,極大地激發了我省各地政府、企業老闆、養殖戶從事牛羊産業、設施蔬菜的熱情。

  但是,對於底子薄、基礎差的我省來説,財政支農投入雖然不斷大幅增加,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

  如何把有限的資金真正用到刀刃上呢?

  在拿出“真金白銀”的同時,近兩年來,我省轉變農業投入方式,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以財政資金為杠桿,變財政直接投入為貼息投入,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産品,吸引和帶動銀行信貸資金更多地投向農業和農村發展,提高惠農貸款在農村的覆蓋面。

  “以前,農民建養殖暖棚,財政投入或先建後補或以獎代補,都側重於示範點補助,許多農民參觀學習完這些示範點後,囿于資金,還是有想法、沒辦法。”基層財政幹部對記者分析道,“現在,通過貸款貼息,變直接補貼為間接補貼,受益面廣了,而且農民貸款後有壓力了,發展産業的積極性更高了,不像以前,容易感到財政投入是白給的。”

  雙聯行動實施以來,省財政廳與省農行聯合創新推出“雙聯惠農貸款”。省級財政對農民貸款全程全額貼息,農行對貸款執行基準利率。同時,各級財政注資,在58個貧困縣均組建一個政策性擔保公司,為農民貸款提供全程全額擔保。

  為了充分發揮中央財政現代農業生産發展資金産業引導作用,我省專門出臺了肉牛肉羊和設施蔬菜産業貸款貼息配套政策,建立財政分級與農戶共擔利息機制,全力破解財政投入不足瓶頸。省級通過多渠道籌措貼息資金,對經辦銀行發放給規模農戶、合作社發展肉牛肉羊的生産性貸款,給予4%年利率貼息。

  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出臺,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戶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

  能貸到款了,今年40歲的涼州區高壩鎮蜻蜓村村民宋福基,終於“人生頭一回”甩開膀子幹起來了。

  原先,宋福基家裏最多養十幾隻羊。“養羊,咱農民沒有錢根本養不起來。像100隻羊,連吃草帶打針一個月得1萬多元。”他告訴記者。

  去年9月,宋福基貸了6萬元款,自個再添了1500元,買了100隻羊。今年1月,他將這些羊全出欄了。“4個月育肥下來,我凈賺了1.8萬元。”宋福基説。

  截至6月底,全省累計發放肉牛肉羊和設施蔬菜産業貸款12萬戶、158億元,省財政累計兌付貼息資金2.8億元。

  通過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和引領示範,我省實現了政府補貼和農民投入的有機結合,形成了要素互補、聯動聯促的籌資機制,極大地推動了肉牛肉羊和設施蔬菜産業的發展。

  惠農資金咋用好?

  ——向産業發展遇到的瓶頸發力,及時提供引導、扶持等服務

  雖説日光溫室一年能帶給自己近3萬元的收入,可張羅年一想到給棚裏種的番茄人工授粉,“頭就大了”。

  種了5年大棚,這位武威市涼州區羊下壩鎮五溝村村民每年都得花上近一個月時間,和愛人從早忙到晚,幹這個“既累又煩”的活兒。

  “現在,這活徹底交給一種荷蘭的蜜蜂了。而且,蜜蜂自然授粉的番茄,長得還圓、還亮。”張羅年如釋重負地説。

  一隻只荷蘭的蜜蜂能“漂洋越海”飛到他的日光溫室裏,張羅年告訴記者這緣于政府的幫助。剛開始,區裏農技人員動員他和其他農民買蜜蜂解決這一問題時,他一點都不信。等到政府給一箱蜜蜂補貼了一半的價格200元後,他才買了。“沒想到,真的‘解放’了。”

  讓張羅年嘗到甜頭的200元政府補貼,放在我省利用中央財政現代農業生産發展資金扶持蔬菜産業的大盤子裏,似乎微不足道。但是,正是在一個個類似這樣的補助中,我省農業科技落地生根,技術服務機制得以完善,蔬菜標準化生産水準不斷提高,制約蔬菜産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得以解決。

  目前,全省形成了兩大設施農業優勢産業帶:以河西走廊與沿黃灌區為核心的日光溫室蔬菜優勢帶,以隴南、隴東為主的塑膠拱棚蔬菜優勢帶。全省180萬畝設施蔬菜在農業生産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為全省種植業增收幅度大、農業增産技術整合度最高、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的重要産業之一。

  為了讓農民跟上市場經濟的節拍,我省在利用中央財政現代農業生産發展資金的牛羊産業項目實施中,重點用於良繁體系建設和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兩個關鍵環節。積極探索在慶陽、張掖、臨夏3市州建立全産業鏈發展模式。

  通過提升畜禽良種化程度,我省加快了“河西肉牛”、“隴東肉牛”和“中部肉羊”新品種選育步伐,為牛羊産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種源基礎。現在,全省牛羊良種化程度分別達到73%和77%。

  在項目的扶持下,一個個牛羊養殖小區的新建,有效地推動了全省牛羊生産從傳統養殖向設施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産方向的轉變,對構建現代牛羊養殖生産體系,加快産業化發展步伐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筆筆現代農業資金的投入,不僅夯實了産業發展基礎、提升了産業發展水準、接通了産業發展鏈條,更重要的是,它意味著給廣大農民以更直接的實惠,使廣大農民得到了更持久的激勵。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