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在綠色中崛起的尚義縣

  • 發佈時間:2014-12-26 00:31:5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河北省尚義縣位於內蒙古高原南緣的張家口市壩上地區。近年來,抓住京張聯合申奧、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機遇,全縣上下凝心聚力,紮實苦幹,走出一條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多業並舉、多元支撐、協調聯動、一體提升的發展之路。

  綠色生態優勢獨特。尚義縣把加快生態建設、改善生態環境作為生態崛起、綠色趕超的最大優勢,先後實施了21世紀首都水資源規劃、京津風沙源治理、鞏固退耕還林專項規劃等一系列生態工程建設。建設察汗淖爾濕地壩上植物百花園和小蒜溝三區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園;還實施了26.95萬畝退化林改造工程。目前,全縣林地面積達到215.89萬畝,草地面積151萬畝,林草覆蓋度達到了76.8%。

  清潔能源“風光無限”。按照“擴規模、上檔次、加厚度”的發展思路,大上風電,快上光電,做強新型能源産業,呈現出追“風”逐“日”的新景象。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新能源建設的意見》《光伏資源開發利用管理辦法》等專件,在繼續推進風電建設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光伏資源市場的建立和有序發展,與國內15家大型新能源企業簽訂了總規模400萬千瓦的光電開發協議,使清潔能源産業邁入了風光互補、綜合開發的新階段。投資4.2億元的大青溝500千伏變電站項目一期工程已經完成進入試運作階段,開闢了能源輸出新通道,全部工程建成後,可滿足480萬千瓦風電光電並網需求,從根本上解決了風光電並網難題。還引進啟動了列入國家重點建設規劃、總投資48.8億元的10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核準了26項風電工程項目,建成21個風電場,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42萬千瓦,投産容量137.2萬千瓦,佔全市總量的25%,位於全省前列。

  高效農業“繁花似錦”。打造高效農業現代化、産業化示範區,重點突出節水蔬菜,打造高效農業現代化、産業化示範區。堅持以高效節水統攬高效農業,建設以膜下滴灌為主要內容的高效節水面積達到15萬畝,佔全縣蔬菜種植面積的93%。建成萬畝以上優勢蔬菜品種種植區9個,萬畝以上蔬菜産業園區兩個,千畝以上13處,設施園區11個。通過無公害基地認證12萬畝,其中GAP認證兩萬畝、綠色蔬菜認證4萬畝,有機蔬菜認證1萬畝。全縣蔬菜種植16萬畝,發展到八大類30多種100余個特優品種,年總産量達60.4萬噸,産值6億元,出口蔬菜1.2096萬噸,創匯3527.5萬元,2004年以來連續10年位居全市第一。全縣各類養殖園區、規模養殖場發展到153個,全縣完成畜牧業總産值5.2億元。

  生態旅遊“風生水起”。依託全縣良好的生態環境和風電景觀優勢,發展生態旅遊産業。縣內建成了美艷的察汗淖爾國家濕地公園、奇妙的大青山森林公園、塞上戴維營之稱的察哈爾牧場、珍奇樹種華北第一杜松群、清秀的風電山莊、蜿蜒的明長城、神奇的石人背地質公園等旅遊景點,還實施了閆家淖農業觀光園、天弘生態農業體驗園、三道溝生態莊園3個項目,串起了由壩下到壩上10個生態旅遊觀光園。連續成功舉辦了11屆集娛樂性、觀賞性、競技性于一體的“河北·尚義賽羊會”,每年吸引遊客10萬多人。

  商貿物流漸入佳境。發揮毗鄰京津、溝通晉蒙、直通西北的區位優勢,以建設區域冷鏈物流中心為目標,加快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打造現代物流集聚區。投資5.5億元的工業園區項目完成了基礎設施建設,探礦機械、華洋製衣等6家企業已經入駐,今年,北車型煤生産、型煤鍋爐生産等一批“國字號”企業項目入駐園區。目前,開發區內五環機械、華洋製衣、谷之禪有機食品深加工、西環路汽貿物流、惠農節水、西環汽貿城、遠大汽貿、新森服裝加工8個項目開工在建,總投資9.9億元,至開工累計完成投資2.2億元。同時,重點推進實施了西環服務區、冀蒙界安全應急服務中心、中國商貿城二期等項目。以繁榮城鄉商貿物流為著眼點,新建改建了南壕塹、大青溝、小蒜溝等一批鄉鎮集貿、社區便民市場,完善物流配送中心,形成覆蓋城鄉的物流配送網路體系。充分發揮毗鄰京津、溝通晉蒙、直達西北的區位優勢,依託京藏高速、白郭公路等交通要道,實施了西環服務區、西環汽貿城、冀蒙界安全應急服務中心、中國商貿城建設工程,助推商貿物流産業快速發展。

  民營經濟“半壁江山”。尚義縣把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步伐作為增強縣域經濟實力的重要突破口,為民營企業“培土壤”,引導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縣裏從打造政策扶持、行政服務、人才培訓、創業用地、信貸融資五大平臺入手,實行領導幹部挂點聯繫、定期走訪等制度,建立民營企業服務中心為民營企業做“保姆”,利用原鄉鎮企業局大院閒置的土地和廠房,建成了創業輔導基地,6家民營企業入駐。全縣涌現出了六馬養豬、五環機械等一批知名度較高的民營企業,打造出了倫比服飾、佳禾食品等一批擁有省著名商標的民營企業“小巨人”。對重點民營企業在政策、資金、技術方面實行“偏飯”扶持,縣裏安排1000萬元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用於扶持民營企業進行創業輔導、人才培訓、市場開拓等。為解決民營企業資金難題,建立了政府扶持融資機制,組建民營經濟信用擔保商會,開展銀企對接活動,運用“銀行+擔保商會+企業”、企業聯保互還的方式,先後幫助15家企業獲得貸款6780萬元。全縣民營企業、個體單位個數達到9403個,從業人員3.3433萬人。截至目前,已經上繳稅金1.3063億元,佔全部財政收入76%,實現銷售收入45億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