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兒童用藥“奇缺症”成頑疾

  • 發佈時間:2014-12-25 07:34:08  來源:長春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社電

  兒童用藥“奇缺症”已存在多年,常常是兒童吃藥時將成人藥“酌減”服用,這種不嚴謹的做法導致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率高。多年來,家長和臨床醫生呼籲,儘快解決結束兒童專用藥缺乏局面,為祖國花朵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在日前召開的第六屆“量身定制兒童藥物暨兒童用藥安全”高峰論壇上,國家衛生計生委藥政司基本藥物目錄處處長李波説,我國常用的3000多種化學藥品中,90%以上沒有兒童適宜劑型或規格。

  在這個由世界衛生組織兒童衛生合作中心和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等主辦的高峰論壇上,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主任委員申昆玲説,當前臨床醫生給兒童用藥,大多是把成人藥品減量給藥,可能導致服用劑量不準確,因此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率高。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副院長江帆説,上海兒童醫院藥房1000多種藥,僅5%是兒童專用藥物。“比如給成人用的一種顆粒藥物,若給兒童用,往往是用其十分之一或二十分之一,就要靠護士打開藥品包裝後,數這些顆粒,不僅增加人力成本,而且增加用藥安全風險。”

  “兒童用藥絕不是簡單地按年齡或體重就可以確定準確用量。因為孩子的臟器和成人不同,藥品在孩子體內的代謝速度不同,這會影響藥物作用的發揮。”申昆玲説。

  兒童專用藥種類缺乏,是因為兒童用藥的生産表現為小批量、多批次,工藝相對複雜,生産成本較高,新藥研發週期較長,利潤較低等,制藥企業不願生産。全國現有藥品生産企業6000多家,生産兒童藥品的企業1000余家,專門生産兒童藥品的企業僅10余家。

  兒童專用藥少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兒童臨床數據難獲得。江帆説,在醫院裏,如果讓患兒參與藥品的臨床試驗,最容易被家長誤會為“拿孩子當小白鼠”,這是絕大多數家長無法接受的。

  治療兒童專用藥“奇缺症”,首先要在兒童藥品價格、醫保等方面給予支援。對於兒童專用劑型的産品,要在定價方面讓藥企有錢可賺,使其願意生産。同時發揮醫保作用,及時將兒童專用藥的適宜品種、劑型等納入醫保報銷目錄。

  其次,要加強兒童用藥臨床試驗管理,提高受試者參與度。江帆説,如果所有家長都不願意讓孩子參與臨床試驗,就永遠難以走出孩子無藥可用的境地。

  另外,李波呼籲,我國應建立健全兒童短缺藥品供應保障預警機制,掌握短缺兒童用藥生産動態,協調解決兒童用藥生産企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困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