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園區的“董北效益鏈”
- 發佈時間:2014-12-25 03:29:50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沈建華通訊員袁開建
“蘇中第一村”又“爆”出新聞:10月26日,國家鐵皮石斛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國家鋼絲繩索具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江蘇省興化市戴南鎮董北村同時成立。國家科技部有關負責同志説:“兩個國家級産業聯盟在一個村落地生根,這在全國尚屬首例。”
生産:“土而奇”
一個個智慧化鋼架連體大棚裏,整齊排列著一張張溫床,上面長滿了綠茵茵的鐵皮石斛。科技部有關人士評價説,目前董北村的鐵皮石斛種植規模、設施條件、技術水準,在全國都是一流。
以不銹鋼産業發家的國家級文明村董北,在富村眾多的江蘇也是“富”出了名的。最新數據顯示,全村118個企業,GDP達55億元,其中工業産值高達38億元。隨著不銹鋼産業步入調整期,一個擺在村民面前的現實問題是:工業強村如何轉型升級?
“我們看好高效農業,覺得將來生態産業大有文章可做。”全國勞動模範、董北村黨委書記張文德説,村裏流轉2000畝農田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區,“最初是想種葡萄,2012年我們花了幾萬塊錢,訂好了葡萄苗,準備季節一到就開種。”
巧的是,就在那當口,一個在村裏投資的浙商“打了個岔”——他提議説,可以種石斛嘛,我們老家那邊種得不錯。
“石斛,我們從小到大都沒聽過,最初我們不識‘斛’字,都念成‘鬥’。”説起當初“菜鳥”級的表現,張文德直笑。善於鑽研的張文德很快了解到,素稱中國“九大仙草”之首的鐵皮石斛是珍貴的中藥材,市場很緊俏。
於是,到各地考察,到市場摸底,鑽科研院所找專家……一圈圈轉回來,“石斛盲”個個開了眼:在浙江,人家的石斛種植熱火朝天;在國家級的農業科技園——上海孫橋現代農業園,那裏的石斛大棚居然收門票,進去15分鐘要收30塊錢;而在市場上,石斛的養生保健作用正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那時候,我們都成了‘石斛瘋子’,逢人必談石斛,一有石斛資訊眼睛就發亮。”董北現代農業園負責人王新明説,2012年10月,我們去上海考察,走到半道人還在車上呢,聽説雲南芒市正開一個石斛會議,我們立馬訂了最近一班的飛機票,直接把村委會主任張明榮送到上海虹橋機場飛了過去。“沒成想,到了那兒人家有名額限制,不讓進,村長説明情況軟磨硬泡,最後感動了人家才終於放行。”
很快,精明的董北人就認準這個“好東西”,把祖祖輩輩從未種過的鐵皮石斛敲定為自己高效農業的“頭版頭條”。為此,幾萬塊錢的葡萄苗訂金也不惜捨棄了。
去年4月,首批石斛苗進棚。為了管理好這批“金疙瘩”,他們在農業園對面,搭起一座140平方米的活動板房,老百姓稱之為幹部的“田頭辦公室”,村裏和園區的工作就在這裡商量。園區負責人、第一黨支部書記王洪所,原是陜西五金商會的會長。他告訴記者,被張文德書記的真情和家鄉的感情所打動,他讓家屬留在陜西打理生意,自己毅然回到家鄉負責這個項目。從去年至今掉了10多公斤肉,再也沒人喊他“王胖子”。10月31日,適逢分裝“瓶苗”,村幹部連同家屬也一起來這裡參加義務勞動。
技術:“科為特”
寬敞明亮的玻璃車間內,50多個身穿白大褂的姑娘小夥兒一字排開,他們把一棵棵細嫩的鐵皮石斛種苗小心翼翼地裝進消毒的小瓶裏,經過特製的消毒燈將瓶口封好,一位滿頭銀發的老者,不時在工人們中間指指點點……
這位老者就是台灣嘉義農業大學的李振榮教授。他笑瞇瞇地告訴記者,中心總面積8000平方米,在國內規模最大,全部採用台灣的技術和設備。只要有太陽就不需要開啟空調,全部用光能照明、取暖。自然光照培養,不僅讓幼苗更健康,一年還可省下電費約200萬元。
張文德説:“建這個組培中心實在是‘逼上梁山’。”一瓶成品苗只有40株,要價16元,全年單買苗就要耗資1000多萬元。
張文德得知李振榮一生致力於鐵皮石斛的研究工作,成果頗豐,就“三顧茅廬”前往邀請其加盟他們園區。李振榮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們的請求。
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努力,投資1200萬元、具有世界先進水準、中國最大的鐵皮石斛育苗中心終於建成。為了如期投産,董北村設立了“田頭辦公室”,村裏的事情都在這裡研究。中心今年可育苗500萬瓶,3年後達到1000萬瓶,其成本比買苗成本降低60%以上。
鐵皮石斛的生長條件很苛刻,光、水、溫、肥都很挑剔。為伺弄好它們,董北人專門請來上海著名鐵皮石斛專家、蘭花種植技術“非遺”傳承人馮安清當技術指導。
他們還與高校、科研院所展開多領域合作。如今,這裡被科技部命名為國家“興化鐵皮石斛研發中心、興化鐵皮石斛産業化示範基地”,江蘇省農科院在這裡挂起了“江蘇農科院興化鐵皮石斛研究中心”的牌子,幫董北建起保健品檢測中心、實驗中心等等;而與浙江大學的攜手,則意在推出興化鐵皮石斛相關標準。
效益:“鋼裹金”
“效益:‘鋼裹金’,有兩層意思:村裏過去主要是不銹鋼産業産出效益,現在是鋼架大棚,裹定的農業效益,産出效益比工業高出多少倍。因此,借用‘剛果金’國家的名稱,我們戲稱效益‘鋼裹金’!”張文德興致盎然地説。
今年中秋節期間,揚州的一個老幹部參觀團一下子就購買了價值5萬元的石斛。目前,有20個農戶參股園區,近200名村民就地成為園區的“農業工人”,每人平均年收入3萬元以上。
園區已經形成效益鏈條。張文德高興地告訴記者,産業聯盟成立以後已産生“連鎖效應”,正在與一些省市洽談擴大“瓶苗”和銷售事宜。南京中醫藥大學與董北村合作開發系列産品的方案已經形成。
董北村還在泰州、揚州等城市設立了新鮮石斛專賣店,目前行情一路看好。同時與泰州仁濟藥業有限公司合作,生産銷售石斛飲片等産品,還要與有關科研單位合作開髮膠囊、養生茶、飲料等十幾個新産品。張文德説,他們的底氣就在於“每一個産品背後都有一個專家教授。”
由石斛博物館、植物園、遊樂園等項目組成的生態觀光旅遊園,已完成規劃設計。屆時,遊客在這裡將體驗古代“繫繩登懸崖採制石斛”、“弓箭射落石斛”等刺激遊戲。
張文德説,根據目前的銷售實績,新鮮石斛畝平效益近50萬元,經深度加工後效益更加可觀……他們的目標是打造中國一流、世界有影響的鐵皮石斛基地,掌握中國石斛的話語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