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銀企各方解讀山東金融業
- 發佈時間:2014-12-25 03:33:22 來源:大眾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孟 佳
本報通訊員 于貴貞
12月8日,我省在青島市舉辦金融支援實體經濟、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專題座談會。針對當前我省經濟、金融面臨的形勢,與會的政銀企各方對金融業支援實體經濟、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提出諸多建議。
部分區域外貿融資風險加劇
隨著國內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劇,今年以來,我省經濟基本面整體穩定,但局部區域和部分行業承受了較大壓力。
以外貿為例,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今年1到10月份,全省進出口2312.9億美元,同比增長7.7%,高於全國3.9個百分點,進出口增速在全國6個主要沿海省市中居首位。不過,進入下半年,月度進出口增幅逐月回落,領先全國的優勢在縮小。
省商務廳副廳長呂偉表示,大宗商品進口降幅較大:7到10月,鐵礦砂等7大類資源能源型産品合計進口減少47.4億美元,拉低全省累計進口增幅4.5個百分點。區域方面,受日元貶值、日本徵收消費稅等影響,對日本出口自8月份起連續3個月下滑。
受這种經濟形勢的影響,企業利潤下降,企業償債風險上升,部分沿海地區出現外貿融資風險。魯西部分産業結構偏“重”偏“舊”的市,也出現了擔保圈債務風險。
部分銀行對出現風險的地區和行業,採取了過激的抽貸舉措,使得部分風險有擴大的跡象。另外,部分銀行將貸款審批許可權上收,審批流程加長,貸款抵押擔保條件更嚴格,增加了企業融資到位時間的不確定性,影響了企業的資金週轉。
“各銀行出於業績考核的原因,貸款利率要求上浮,發放貸款後,要求存款回報,讓企業辦理承兌匯票存入存款保證金、辦理存單質押等業務,變相加大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孚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明鳳説。
多措施預防新的金融風險
在這种經濟和金融“新常態”下,政府應如何避免局域和行業性金融風險?與會代表認為,應從風險的前、中、後端分別入手。
當前形勢下,新的金融風險更需及時預防,這就需要對本地企業授信尤其是大額授信的情況作全面了解。這方面我省已有市地展開先行先試。
以臨沂市為例,該市已對5000萬元以上大額授信開展專項排查、風險評估,目前共建立大額授信客戶臺賬545戶,多機構授信客戶臺賬185戶。同時,市政府出臺《大額授信風險防範指導意見》,對大額授信、異地授信建立了規範的制度約束。
部分市政府還將企業的日常經營狀況納入風險動態監測範疇。“我們以企業逾期欠息表、水錶、電錶、納稅表、職工保險繳納表為核心,進行‘五表’動態監測。”濱州市副市長王文祿介紹説。
從各市應對銀行抽貸風險的舉措看,設立過橋資金是常見的操作。例如聊城市、縣兩級均設立了還貸週轉金,幫助企業解決短期貸款週轉問題。該市陽谷縣設立了1.5億元的週轉金,累計週轉金額已達到6.88億元。
政府參股擔保公司為企業保駕護航
對於已經出現的風險,為化解“擔保鏈”、“擔保圈”,可由擔保公司通過提供第三方擔保,逐步將擔保鏈條上的企業解放出來。基於此,各市政府近年來成立了不少國資背景的擔保公司。
“擔保公司需按市場化規則操作,從歷史上看,政府直接發起成立的擔保公司效果並不好,管理等方面容易出現機制上的問題。因此,東營市以政府參股的形式注資擔保公司,管理繼續由民營資本進行。”東營市副市長李俊峰説。
此外,風險的化解還須建立暢通的風險後續處理機制。青島市副市長劉明君認為,化解銀行不良貸款,可考慮嘗試組建省級或市級資産管理公司來解決。“如果市級資産管理公司一時難獲批復的話,可考慮在省級公司申請下來後,各市採取入股或成立分公司等形式,拓寬銀行不良資産轉讓處置的渠道。”劉明君表示。
除政府外,銀行也應採取更積極的作為,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黨委書記段紅濤認為,對銀行而言,這種形勢下更應抱團取暖,對困難企業要具體分析、區別對待,不搞“一刀切”,各自為戰只會造成總體風險和損失擴大。他建議,由授信份額大的銀行機構牽頭成立債權委員會,共同研究化解風險的方案。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