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央視揭冬蟲夏草市場亂象叢生、張冠李戴 天獅等企業被點名

  • 發佈時間:2014-12-23 09:42:1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冬天是蟲,夏天是草,冬蟲夏草是個寶”。冬蟲夏草據説有很多功效,再加上長得奇特,産量又少,所以這幾年受到市場的追捧,價格也是越炒越高,動輒十幾萬一斤,甚至被叫做“軟黃金”。可這價格一高,往往就有人來混水摸魚、從中牟利。

  冬蟲夏草僅分佈在我國青藏高原地區的西藏、青海、四川、雲南、甘肅五省區,以及不丹、印度、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南麓的部分地區。

  中科院微生物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魏江春院士介紹:“冬蟲夏草菌在自然界只能在寒帶高山,別的地方不能長,冬蟲夏草可以人工繁殖人工培育,但是到現在為止還有實驗室的實驗階段。”也就是説,冬蟲夏草目前只有天然野生的,只能在特殊區域特殊環境下才能生長。由於受到分佈地域局限以及長期以來過度採挖的影響,其天然産量十分有限,且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杉欽叩韃櫸⑾鄭就在天然冬蟲夏草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市場上卻出現了很多叫做“蟲草”的衍生産品,像“蟲草王”、“蟲草菌絲體膠囊”、“復方蟲草口服液”、“復方蟲草補腎口服液”、“蟲草菌絲體口服液”等等,它們都以不同的方式與“冬蟲夏草”製品相混淆。就拿康富來的“蟲草王”來講,它在蟲草雞精裏介紹“保留了冬蟲夏草”的有效成分。那麼,蟲草和冬蟲夏草是什麼關係呢?魏江春表示,冬蟲夏草不要簡稱蟲草,因為蟲草有好多種,概念太廣了,蟲草有400多個品種,現在的概念比較混亂。

  專家指出,這400多種蟲草裏面,除了冬蟲夏草以外,有的具有一定的藥物保健作用,而有的則含有毒成分,對人體有害。因此,國家對《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真菌菌種》也有嚴格規定。

  記者在超市看到的一款今日牌“蟲草菌絲體口服液”,産品外包裝上就註明是以“蟲草頭孢菌粉”為原料,那麼,這種原料與冬蟲夏草有關係嗎?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員姚一建表示:“蟲草頭孢菌粉跟天然的冬蟲夏草分離出來的菌種是不一樣的物種,它跟冬蟲夏草沒有聯繫,不是冬蟲夏草菌本身。”

  據專家介紹,這個蟲草頭孢菌粉,根本不在國家制定的保健食品真菌名單中,然而卻被一些商家開發成很多不同的産品,進行銷售。

  除此以外,還有不少蟲草類産品,在廠家口中,不是冬蟲夏草,勝似冬蟲夏草。像一款天獅牌“蟲草菌絲體膠囊”,商家宣稱此品曾連續幾年榮獲“中國保健品公信力産品”,並且承諾,保證正品,甚至説“假一賠命”。那麼,這樣的産品跟冬蟲夏草到底有沒有關係呢?姚一建告訴記者,根據實驗室檢驗的結果,它叫做彎頸霉,與冬蟲夏草是不同的物種。

  如果説這種拿其他蟲草來代替冬蟲夏草是偷梁換柱,那麼帶有“冬蟲夏草”字樣的産品就貨真價實了嗎?

  記者發現,近年來市場上,很多“冬蟲夏草”類的衍生産品,用的最多的就是“冬蟲夏草菌絲體”這一概念,這是因為目前天然冬蟲夏草效果好、價格貴,卻不能人工培植,加之其功效成份尚不確定,而只有它的菌種可以培養成菌絲體。

  “冬蟲夏草菌絲體”是指從天然的冬蟲夏草分離出來的菌種,經過人工方式、工廠化生産的方法培養出來的菌絲體。記者在某購物網上搜索發現,稱作“冬蟲夏草菌絲體”的産品還真不少,有600多件商品,其中最便宜的5.9元,最貴的則賣19800元,它們都自稱是以“冬蟲夏草菌絲體”為原料。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告訴記者:“冬蟲夏草菌絲體,目前不能夠去直接提取,是人工培養的,而他在宣傳當中,並沒有告訴消費者是人工培養的,讓很多的消費者誤認為是自然的,是真正的冬蟲夏草的菌絲體。”

  雖説“冬蟲夏草菌絲體”不是天然冬蟲夏草,但成本便宜很多,總能是真的吧?記者在網上買了一款價值198元的“怡成牌”純冬蟲夏草菌絲體膠囊,該産品宣稱是以“100%純冬蟲夏草菌絲體”為原料,不含有其他添加成分, 並稱其保健效果優於其他同類産品。邱寶昌説,企業不能去宣傳最、極、優,這違反廣告法的規定。

  另一款純冬蟲夏草菌絲體膠囊稱,其各項成份的臨床效果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天然蟲草還明顯。為了鑒別真假,記者將此産品送到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進行檢測,結果怎麼樣呢?姚一建表示,檢驗發現這個菌裏面的成分不是冬蟲夏草菌,而是一種叫做蝙蝠蛾擬青黴。

  蝙蝠蛾擬青黴與冬蟲夏草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物種,用專家的話説,它們相當於牛和馬待在一起,是兩個不同的種類,蝙蝠蛾擬青黴所代表的是一個全世界都存在的真菌物種蟲草棒束孢,是一種昆蟲的病原菌,在土壤中也存在。

  冬蟲夏草菌絲體目前只能人工培養,但週期長,産量低,於是就有像這樣偷梁換柱,自稱純冬蟲夏草菌絲體,實際原料卻是蝙蝠蛾擬青黴,也有的乾脆張冠李戴,利用消費者的概念不清,直接把“蝙蝠蛾擬青黴”當“冬蟲夏草菌”叫賣的,像一款博翰堂的蟲草,直接就把“冬蟲夏草菌”視為“蝙蝠蛾擬青黴”,

  記者在超市買的“藏雪瑪”牌冬蟲夏草蝙蝠蛾擬青黴菌絲體膠囊,該商品在主要原料一欄既寫著:蝙蝠蛾擬青黴菌絲體粉(學名),又備註其俗名為“冬蟲夏草菌絲體”,而經過化驗,結果讓專家大吃一驚。

  姚一建介紹:“它打的招牌的冬蟲夏草,標明的蝙蝠蛾擬青黴,但實際上經過檢驗發現它是鐮刀霉。鐮刀菌很複雜,有的鐮刀菌可以吃的,但是有的鐮刀菌可能對人體會産生毒素,有害的作用。”

  原來,這些自稱是“冬蟲夏草菌絲體”或者自稱是“蝙蝠蛾擬青黴”的所謂冬蟲夏草製品,卻根本不含有任何冬蟲夏草DNA,有的還含有可能威脅人體健康的菌類,當然就更不可能具有“冬蟲夏草”的特殊功效。

  那麼,這些在市場上堂而皇之地混淆成份、張冠李戴的産品,有沒有經過相關管理部門的審批備案呢?記者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查詢發現,以上幾種打著冬蟲夏草的旗號産品根本不含任何冬蟲夏草成分,卻在藥監局的審批備案名單裏,屬於獲准産品,擁有保健品準字號,俗稱“藍帽”。

  姚一建表示:“2005年我們做實驗,蝙蝠蛾擬青黴不是冬蟲夏草的菌絲體,而且寫了一個建議書給食品藥品管理局,建議他們改正一下,可到現在也還沒有(改)。”

  此外,記者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的名錄中查詢發現,一些獲准産品的“主要原料”、“功效成分”等核心資訊欄卻是空白,底部又標注著“2011年2月1日前受理的産品暫無技術要求。”這是怎麼回事呢?姚一建説,因為沒有這個技術要求,企業就可以不提供。

  魏江春介紹,這種現象幾十年來都很亂,過去在科學還沒搞清楚之前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現在搞清楚了,市場還在自由地做,這就是管理部門的問題了。

  實際上,近年來,除了“冬蟲夏草”外,還有很多保健品市場也非常混亂,有的打著“西洋參”的旗號,實際則為“生曬園參”;有的聲稱是“鹿茸片”,實則是用“鹿角片染色而成”;有的宣稱是“瑪咖”,實際是“蕪菁”;還有用“石莼”替代“螺旋藻”,甚至有用“魚肝油”冒充“魚油”生産成嬰幼兒食品的。

  邱寶昌強調:“相關市場的亂象産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完善了法律法規和標準,相關監管部門加大執法、加大監管,我們的食品市場才能得以規範,消費者權益才能得到保障。”

  不管是什麼菌什麼霉,不管能不能和冬蟲夏草扯上關係,只要傍上“蟲草”這兩個字,馬上就身價倍增。而在保健品市場上,類似現象並不只限于冬蟲夏草這一種産品。一些商家混淆概念、虛假宣傳,玩文字遊戲,打擦邊球,肯定不少賺,但坑的卻是消費者,以及行業的健康發展。但這麼多種形形色色的産品,要讓消費者去分辨,那也不現實。消除保健品市場亂象,要從根兒上抓起,完善標準、嚴格管理。而這,需要監管部門負起責任、拿出辦法。其實,咱們公眾對保健品的功效也不用過於推崇。健康的飲食習慣、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保健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