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杭州發佈2014年電梯運作報告

  • 發佈時間:2014-12-23 06:33:19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財經熱點

  杭州市在用電梯共有72892台。

  今年電梯應急處置5737起,解救被困人員6655人,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平均用時14.80分鐘,現場實施救援平均用時3.99分鐘。

  記者 李長燦 實習生 華文潔

  “電梯驚魂”,雖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對當事人來説,絕對是一次不愉快的經歷。不過,杭州在全國率先利用物聯網技術建立了一個相當先進的電梯應急處置系統,以幫助受困于電梯的乘客儘快脫困。

  昨日,市質監局發佈了2014年杭州市電梯安全狀況年度簡報。一組數據足以證明這張網的“效率”:2014年1月至12月,96333共接電話56752通,電梯應急處置5737起,其中困人3040起,故障2697起,指揮解救被困人員6655人,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平均用時從以前的40分鐘以上下降到14.80分鐘,現場實施救援平均用時3.99分鐘。

  “電梯問題關乎市民的安全問題,能安全妥善及時處理電梯運作故障,無疑給人們的安全加了一道鎖。”昨日,杭州市特種設備應急處置中心主任李忠對記者説。

  電梯總量逐年上升 事故在下降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2892部在用電梯,這麼多電梯,難免有個“感冒發燒”什麼的,不少電梯乘客因此被困。今年,杭州電梯應急處置5737起。李忠説,與去年相比,在新梯新增4000余部的情況下,電梯故障率反而下降了0.5個百分點。

  “我們對去年的事故電梯都進行了檢修,並且根據以往的經驗,在出現影響電梯安全的突發因素時發出預警,並在颱風、暴雨等特殊氣候時關閉部分電梯,這也降低了電梯的損壞率。”李忠説。

  分析數據可以看出,部分小區電梯故障高發。“這也提醒小區業主應當督促物業對電梯進行檢測保養。”李忠説,去年事故最多的藍橋名苑,在今年與物業公司進行交涉後,對小區電梯進行了檢測保養,今年就大大降低了事故量。

  電梯接入物聯網 救援時間明顯縮短

  電梯的數量多、分佈散,要想純粹靠人力來管理幾乎是不現實的。因此,方興未艾的物聯網技術,進入了管理部門的視野。

  2010年10月,杭州市在全國率先成立了96333電梯應急指揮中心,建立了特種設備應急處置機制,這一機制為電梯物聯網發展提供了專業性的發展平臺。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援下,杭州市質監局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研發單位開展戰略合作,攜手開發電梯運作安全物聯網系統,將資訊採集、網路傳輸、智慧處理、有效反饋四者合為一體。電梯物聯網項目正式開始運作。

  分析今年的電梯運作數據,到達現場平均用時14.80分鐘,現場實施救援平均用時(電梯維保單位救援小隊接到電話後到現場的時間)3.99分鐘。

  “這兩個數據與去年差不多,不過,國家規定到達現場平均用時是30分鐘。”李忠説,而且到達現場平均用時與現場實施救援平均用時也已經做到了極限,不再會有太多進步空間。

  在李忠看來,自動報警和風險預警,是應用物聯網技術後起到的最大作用。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杭州在用電梯7萬多台中,接入網路的電梯只有3961台,主要是新建小區和人員密集的商場、賓館、醫院、學校等場所配用電梯。

  未來,杭州將進一步鋪開電梯安全物聯網系統,把更多電梯“監控”起來。“我們一方面要求新電梯要納入智慧管理,另一方面也在研究與運營商的合作,推進存量電梯智慧改造工作。”李忠説,加裝物聯網裝置已列入電梯維保單位星級評定體系,通過評定星級,幫助用戶甄別更可靠的電梯維保單位,從而推進優勝劣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