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線上教育:看上去美做起來難

  • 發佈時間:2014-12-23 05:21:3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儘管不像當年的團購行業一樣急速膨脹,吸引眼球,但線上教育在2014年仍然燒起了一把“暗火”。BAT“扎堆”入局,歡聚時代、網易、人人高調拓展,新東方、學大等傳統教育巨頭忙於轉型,甚至連包括西安飲食森馬服飾這樣看上去和教育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也紛紛宣佈將進軍這一領域。一份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從2013年至2014年11月,共有149個線上教育項目獲得投資,金額達9.1億美元,其中,僅今年5月以來,投資金額就達到4.7億美金。

  大把“真金白銀”的投入帶來市場研究機構的樂觀判斷。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3年線上教育用戶規模為6720萬人,同比增長13.8%,線上教育用戶規模將保持15%以上的速度繼續增長,到2017年預計達到1.2億人。另一份《網際網路教育藍皮書》則表示,2014年中國的線上教育市場規模將超過1300億元。

  然而,話題的“火熱”改變不了現實的“冰冷”。根據市場研究機構芥末堆項目資訊庫的統計,在2014年資訊庫中的近600家線上教育公司中有60家在“紅海”中消失,佔比超過10%,其中甚至包括曾創辦世紀佳緣的龔海燕“二次創業”的梯子網這樣頗受期待的網站。業內甚至有“寒冬已經來臨”的悲觀説法。到底是榮光勝景還是海市蜃樓?線上教育的明天究竟在哪?

  資本看好“無邊課堂”

  資本對線上教育的熱望並非“空穴來風”。一方面,用戶通過線上方式接受教育培訓的消費習慣已經形成,儘管從地域分佈來看,一二線城市依然是主流。在不久前的淘寶“雙12”中,淩晨頭15分鐘,用戶就搶購了1400筆線上課程,均價600元的會計培訓課程一下子賣出10萬元。東奧旗艦店負責人表示,像註冊會計師這樣的課程因為太過搶手,“購買的用戶要預約到2015年才能開始上課”。在購買線上教育課程最多的城市中,北京、上海、南京、廣州、天津排名前5。線上教育平臺決勝網也表示,“雙12”當天訂單比平日增長10倍。

  另一方面,為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用,政策層面的利好也為行業發展奠定基礎。來自教育部等5部委制定的《構建利用資訊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有效機制的實施方案》顯示,到2015年,全國所有學校實現網際網路覆蓋,其中寬頻接入比例必須高於一半以上。這也讓線上教育從業者們看到了新的機會。

  大量並購和融資由此應運而生。百度、歡聚時代、拓維資訊立思辰等上市公司均啟動了並購模式,所並購的項目從數千萬元到上億元不等,猿題庫、滬江網、一起作業網、51Talk等線上教育機構紛紛迎來C輪融資,無論在新三板還是海外資本市場上市已是“箭在弦上”。“大公司在不熟悉的領域會選擇投資和收購整合,小的線上公司和相對比較小的線下公司的融合也會成為趨勢。”跟誰學創始人陳向東表示。

  除單純線上教育産品外,BAT、YY、決勝、滬江等也開始打造線上教育平臺。騰訊高級副總裁湯道生表示,騰訊利用QQ推出的“騰訊課堂”,目前已有2500余家機構入駐。阿里巴巴則推出了“淘寶同學”,其負責人裴濱峰告訴本報記者,淘寶線上教育平臺將自己定位為教學需求匹配平臺,意味著通過這個平臺可以將碎片化的教育需求整合起來,將同類需求的用戶組建成小班,實現按需施教,“‘淘寶同學’將重點打造‘搜索+導購+交易’的教育大市場”。

  2014年網際網路領域最出名的名言,前半句是“夢想總是要有的”,但對於線上教育領域,後半句卻是:“然後呢?”

  如何營利尚待探索

  “鋻於我第二次創業過於樂觀冒進,戰線拉得太長,以至於在幾個月前就花光了公司融資……”今年9月,在向員工宣佈關閉梯子網的郵件中,龔海燕這樣寫道。

  難以盈利唯有燒錢,正是懸挂于線上教育機構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從商業模式來看,目前平臺的盈利點主要是分成和廣告費,而教育産品則主要依靠收取課程費用,只是將傳統線下教育的銷售渠道和使用場景搬到了線上。“懂教育的不懂網際網路,懂網際網路的不懂教育”的難題並未得到解決。在獨立IT分析師姜伯靜看來,目前線上教育的形勢就是“面對巨大的金礦,卻找不到打開金礦大門的咒語”。

  一位資深線上教育從業者告訴本報記者:“比如説中小學教育,使用者(學生)和付費者(家長)並非是同一群體,因此如何既能向付費者推廣課程,又能激發使用者的使用興趣,一直是線上教育機構難以解決的問題,對於本身就對線上教育抱著‘試試看’心態的家長,能否以課程免費而增值服務收費的方式,或者按照教育效果收費,這些新盈利模式目前還看不清楚。”

  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需要網際網路從業者能夠深入到傳統學校教育和線下教育培訓行業,充分取長補短,了解教育需求和市場規律。另一方面,也需要通過網際網路技術來革新線上教育生態。比如雲計算大數據技術。

  騰訊本月中旬發佈了一體化雲視頻解決方案。其中特別強調,騰訊雲將打通騰訊視頻、騰訊課堂等內部資源,為用戶提供流量引入服務,並通過騰訊雲分析、騰訊信鴿推送、騰訊分析等3大産品提供大數據分析服務。騰訊方面表示,這意味著“線上教育提供者可以將課件和視頻資料統一保存在雲上,可以實現業務突增下的快速擴展和調配,並實現教育視頻的實時分發,從而幫助更多傳統機構實現線上教育”。決勝網也表示,已開始通過大數據平臺,通過對消費者行為進行分析,更為快捷與迅速地給消費者提供精準匹配的教育産品。

  此外,移動網際網路也是一個突破點。今年8月,好未來旗下的e度教育網更名為家長幫,實現了從PC端向移動端的轉型。新東方線上副總裁潘欣也表示,隨著用戶群從“90後”向“00後”轉移,線上教育的方式也從PC端轉向了移動端。“如何抓住移動學習這一趨勢,將決定教育培訓企業的未來。”

  在業內人士看來,線上教育是個“慢工出細活”的行業,從項目上線到運營成功,至少需要3到5年時間。而現在,對於線上教育的所有人來説,唯一的目標就是先活下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